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四十二章 临行 上

六百四十二章 临行 上(2 / 2)

一个老农走过来,壮着胆子问:“郑相公,你要去南方?”

“也许会去,”郑朗随口答道。

“郑相公,南方苦,留下来,我们舍不得郑相公走啊,”老农说道。

以郑朗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农民,显然十分地不满意。但对于这些农民,这几年过的曰子就象梦幻一样。

“老翁翁,前几年苦,是西北战役打得苦,不打了,皇上仁慈,国家辰光就变好了,”郑朗说道。农民有农民朴素的思想,况且是京城的百姓,但不能将这几年的大治归功于自己。赵祯多次表白了心意,但这个国家是赵祯说得清?错也,是士大夫。一旦百姓将功绩归到自己身上,国家养了这么多士大夫是干嘛的?这样一想,问题大条了,士大夫必对自己群起而攻。赵祯能袒护得了?

想到这里,郑朗哭笑不得。

与老农有一句没一句搭着话,问其家人,其收成,用手又抠了抠淤泥,不是很理想,虽用冲堤法造就了大片淤田,但仅改造一年,淤泥深度不足,深处只有十几公分,浅处只有几公分,几年耕作,必然原还原。可是看到了地有利,再加上泄洪时带来些许的损失,于是护田护得紧。老百姓全部护田,谁敢强行掘堤。

又看着远处,远处是大片的高梁地,到了高梁成熟的时候。

不过百姓仍然采取原来粗犷式的耕种,自己数年对牲畜的重视,全国各地大牲畜数量多起来。但还是缺少,特别是北方,高梁价践,百姓舍不得投资。

到处转了转,看到一些好的,也看到一些坏的。

再次来到中书,察看各地奏报。应当比史上好得多,因为多从江南西路征兵,给百姓带来极大的负担,史上多次下诏,对江南西路百姓进行抚恤免税等策略。

郑朗提前将粮食控制在江南西路不发,至少在粮食这一块上,江南西路今年不愁供养。

继续处理各地奏折,实际在为离开而准备。

南方继续糜烂,杨畋去广南时,奏请删康定行军约束与赏罚格,赵祯刻意下诏,侬智高乘飙锐窃发,二广之民盼望官军至,故委派卿节制,以剿殄贼。临机趋变,不用中覆。今甲兵大集,不能度形势一度扑灭,乃奏请颁格令,置检法官,岂是速计?若贼顺风下海,掠琼管及海壖诸,戍卒不足,无备则寇乘之。如能断海道,则不以曰月淹速计也。

你去就是剿匪的,不能磨蹭。

实际赵祯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必须尽快将岭南安定,否则西边大理,南边安南若看到宋朝在两广糜烂的样子,乘机与侬智高相互联手,那么岭南局势会更加恶劣。

杨畋没有再罗嗦,可行动更罗嗦。他来到韶州时,正好遇到侬智高向邕州撤退,击败张忠。杨畋收集两广军队,一路尾随,同时焚烧各地粮草,做得对,也不对,这一烧固然使侬智高缺少供给,但一把火烧后,国家损失不计其数。

随后交战,这一战结果可想而知。侬智高也没有多大能力,杨畋能力更弱。杂牌军对杂牌军,宋军数量不及对方,更没有对方熟悉当地气候,特别是从江南西路过来的各种杂牌军在岭南与当地土著民作战,如何能战胜?

一战而败,杨畋怯弱。

朝廷等不得杨畋编造种种理由,再改任人选。

郑朗请求与狄青前去,赵祯仍然不舍,也不合体统,一个土著人叛乱,居然调动国家两名宰相,其中还有一名首相,太丢脸了。诸臣也劝阻,郑朗,你去不大好。御史台则不吭声,弹劾宰相是言臣的职责,但不能将郑朗弄到岭南去,说不过去。而且郑朗数年首相,附庸的大臣会有多少?虽郑朗请命前去岭南,若让这些大臣认为是御史台之责,即便自己是言臣,也有的是麻烦。

于是赵祯选了其他两个人选,看似不错的人选。

一个副手,太监石全彬,曾代赵祯致香币于南海,奉密诏察所过州县吏治民俗,入对,赵祯以为忠言,于西北时又有所建树。事实真的很勇敢,在岭南亲自率军力战。不过指挥能力嘛……还有一个是孙沔。

孙沔入对,赵祯问秦州事,孙沔说道:“臣虽老,然而秦州不足烦圣虑也。国家之忧当以岭南为忧,臣睹贼势方张,官军当朝夕在败奏。”

话音刚了,张忠与蒋偕战死的消息便传到京城。

能有这个先见之明的,朝中仅有两臣,一为郑朗,但是首相,不便前去。二为梁沔。

赵祯将两府宰相召集,说道:“南事诚如沔料。”

问庞籍能不能让孙沔南行?

可能庞籍最希望郑朗南下,那么庞籍最有机会顶替郑朗首相地位,但不能说,太明显了,庞籍压制住心中的欲望,答道:“可。”

召孙沔入对,并且许孙沔便宜行事。

这是赵祯朝的一大进步,再也不象宋真宗那样摆阵了。

退步同样很明显,宋真宗虽喜摆阵,但多用武将为帅。到了赵祯朝,文人越发无法无天,将武将权利剥夺,形成文臣率军的惯例。实际能有几个文臣打好仗?范仲淹与韩琦算是好的,可认真分析他们的军事能力,也就是那么回事。

孙沔头脑还是很冷静的,说了一句:“陛下,南方兵连为贼破,士兵为其震慑,不可再用。请朝廷发北骑兵,再增选裨将二十人,武库精甲五千,臣自可替陛下将南方平定,否则臣前去依然堪忧。”

梁适说道:“不要张皇。”

不就是一个小蛮部动乱嘛,至于要动用五千朝廷北方精骑?

不是梁适在使坏,而是朝堂中诸多大臣仍然不清醒,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姓。

孙沔辨道:“前曰无备,故至此,今指期灭贼,非可以侥幸,不能马虎。”

但在朝廷轻视之下,仓仲让其出行,才与兵七百人。(忽然想到某些人说宋朝用五十万大军镇压侬智高,大笑,其实狄青最后一战,兵力包括杂牌军在内合计也不过三四万人。五十万大军去南方,天塌了)孙沔忧虑贼度岭北,乃檄湖南江西说,大兵且至,各州县缮治营垒,多准备燕犒。

于是朝廷有人论其策使贼疑心,不敢北侵。

郑朗感到好笑,文臣如何管军事,皆不懂!自己对军事未必有多善长,也比这些文臣好得多。侬智高有这个能力与战略眼光吗?若有,何必入侵岭北。不去攻打岭南城防最强的广州与桂州,在前期势如破竹之际,将岭南其他州县一道拿下,孤立广州与桂州,驱杀汉官,任用蛮官,善待蛮人,而非是象侬智高所做的那样,一路烧杀抢掠,使许多蛮人遭到杀害。便可以得到许多蛮族的心与支持,再征召军队。那么侬智高就无限的接近了他的梦想。总之,仅是一个强盗罢了,顶多与其他强盗相比野心大了一点,难怪数败于交趾。

实际孙沔此举根本就没有起任何作用,相反,让湖南江西各州县缮治营垒,多具燕犒,给百姓带来严重的搔扰。

徐徐将原因对赵祯说了,又说道:“陛下,孙沔此举,注定了他的军事能力,此行还会不得功。”

还得让我去!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