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

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2 / 2)

狄青走了后还不行,必须将权利分化下去,特别是这么多钱帛,若用来谋反,可以做很多事的。但交给了田瑜等诸臣,郑朗就不能掌控,谣传自破。故郑朗返回桂州,这也是一种高姿态。

郑朗又说道:“诸位,虽前期准备完善,可工程零碎,一旦实施下去,会必引发诸多纠纷,要注意调解,持公平之心。到了明年春天,工程基本能草工,百姓开始春耕播种,诸项事务也就落实了。”

说完,商议一些细节问题,第二天郑朗便离开广州,乘船返回桂州。

狄青还要准备准备,没有走。

郑朗将狄青与司马光喊到家中,让他们坐下来,说道:“狄将军,这大半年来辛苦了。”

“郑相公,不敢当。”

郑朗又看着司马光,说道:“君实,你也辛苦了。”

“郑相公,谢谢你。”司马光说道。心中戚戚,差一点就将命丢在特磨道。

“你做事踏实,学问渊博,这是你的强项,可行事略过保守,故我让你前来磨练,开拓你的思路。不知道未来有没有战争,否则我会将介甫喊来,让他看一看战争的残酷。”说完,又看着狄青说道:“我将写一封奏折,你站在我边上观看。”

“喏。”

郑朗让月儿拿来笔墨纸砚,开始写奏折。首先说战事,梁适说岭南平安无事了。非也,交趾野心勃勃,不可小视,况且还有梅山蛮,这两战皆凶险。我对军事不是梁适所说的那样精通。现在因为某些人用心不诡,不得不将狄青调回京城,但还要派一名名将过来,张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又说朝中缺少能征善战的武将,南方虽有祸,仅是疥癣,割除时会痛,但仅是痛,不关系到生命危险。北方才是最致命的,无论西夏或者契丹,皆不可小视。虽有些将才,可仅善长于指挥步兵,能有大局与谋略,并且善用骑兵者,仅狄青一人。未来在北方作战,必用骑兵。此次诬谣一案,狄青又是一个武将,挤身于朝堂之上,必受文臣排挤。望赵祯三思,要善待保护好狄青,不是为了狄青,而是为了宋朝的未来。

将狄青与宋朝未来划上等号!

“郑相公……”狄青感动得不能作声。

郑朗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也料定狄青回去后,不是好事,会很惨很惨。他姓情又刚烈,身上多处带伤,一旦受到打击,会与王忠嗣一样,命不长久。

这封奏折当着狄青的面写,就是给狄青看的,不要感到委屈。还有我在后面支持你……还是不放心,将奏折放下来,说道:“狄将军,皇上对你很喜爱,加上你此番数次立下奇功,一回到朝堂必会重用你。但对于你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然而皇上……”司马光嚅嚅道。

“君实,皇上是一国之君,是治天下,非是开罪天下。即便袒护狄将军,若是所有士大夫愤起夹攻,皇上是要狄半军一个人,还是要士大夫?”

“我也没有得罪士大夫。”

“狄将军,你是没有得罪士大夫,可你是一个武将,挤身两府,士大夫如何容忍?”

“不公平!”狄青气愤地说道。他下句话未说,俺拼死拼活的卖命,为什么这些士大夫仅动动嘴皮子,就能拿我当猴耍?

“狄青将,所谓的公平,只是一个传说的名词。看看这天,天是圆的,太阳又大又明亮,月亮次之,星星微弱,即便星星与星星也有区别,天不公平!再看看这地,地有高山峻岭平原,高低不平,地不公平!再看看这水,水有清有浊,有宽有狭,水不公平!天地不公平,山川河流曰月皆不公平,天下间何来公平而言?所谓的公平,仅是强者给弱者的一种施舍,一种平衡之道。不然弱者积怨难返,最终会产生脱变。毕竟强者是少数的,一旦积怨到一定地步,他们凝聚起来,便会产生翻江倒海的作用。国家灭亡,权贵消失,强者不再是强者,只能任意的践踏。所以强者越明智,施舍得越多,强者越昏暗,越贪婪,施舍得越少,贫富分化严重,弱者怨气积累,最终强者化为乌有。这便是易经的演变之理,我的中庸之学。”

狄青听了还有些发愣,司马光却在沉思。

“说公平,实际根本就不可能有公平。即便是皇帝也要平衡之道,如郭皇后之死,杨尚二位美人拉出皇宫为女道士,陛下应怎么办?杀掉相关的士大夫?不能。一杀,士大夫就寒心了。为了国家的平衡,因此忍气吞声,择大弃小,默受之。若是士大夫对你群起围攻,陛下为了平衡,又该怎么办?”

“我要怎么办?”

“学王德用!”

但狄青未必听得进去,到时候再说吧,郑朗又说道:“狄将军,正好你要离开两广了,我问你一件事。”

“何事?”

“交趾,”郑朗将循州经过说了一遍:“若是交趾突然对两广发起进攻,我应当用何策对付?”

“难办啊。”

“我知道,交趾乃是一个国家,非是侬智高可相比的,而且交趾这些年一直在扩张当中,也不能小视其军队的战斗力。地形与气候对我朝军队又相当的不利,难办。”

狄青沉思良久,说道:“郑相公,你想占领交趾,还仅是让他们安份?”

“大理不感兴趣,交趾我更不感兴趣。”

“那就好办,郑相公,唐朝是如何击败高丽的?”

“如何击败高丽的……”郑朗回想,击败高丽有种种原因,不能小视这个棒子的顽强,不但隋唐打得吃力,如今契丹,未来女真、元蒙与明清都无法让其灭国。唐朝击败高丽有种种原因,隋唐多次攻击,让高丽举国凋零,高丽又正好产生内乱,唐军的强大,名将如云,等等,这才让李绩、刘仁轨、薛仁贵得逞。当然,寒冷的气候也成了高丽的保护伞。

但不可能将隋唐灭高丽的经验拿到交趾来,朝廷也不会准许自己发起那样规模的战争。

想了一会,眼睛亮起来,说道:“我明白了。”

司马光问:“何策?”

“天机不可泄露,”郑朗笑了一笑,用眼睛看着南方。

狄青也是一笑,又感到遗憾,不打便罢,一打,这场战役与自己一点干系也没有了。

狄青与司马光带着蕃骑返回京城。

朝廷派富弼为使,来到桂州与大理盟约。很慎重的,虽然宋军攻到鄯阐府城,连郑朗都不感兴趣,朝中君臣更不会对大理感兴趣。但盟约签订后,边境会变得很安宁,这才是大家最看重的。因此派了富弼为使,与大理盟誓。

大理更重视,派来扶国功臣岳候高智升。

这个高智升很有意思,后面杨家杨允贤公开叛乱,段思廉无力平乱,于是让高智升出兵灭之。为了封赏,将高智升封为鄯阐候,使王室实力更加削弱。最后高家渐渐壮大,直接取代段家成立大中国,但看到各部不服,高家的高升泰又将皇位传给段正淳,段正淳也是高家的女婿。因为高家的权势,段正淳害怕高家,也害怕自己的妻子,曾给写妻子高升洁一首赞妻诗: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比天龙八部里的那个段正淳,更是一个男子汉,大豆腐。

不过那已是五十年后的事,与郑朗肯定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高家的壮大,正是从高智升开始的。

富弼与高智升谈盟约细节,郑朗未参与。

但富弼找到郑朗,说了一件事:“郑相公,我临行前庞醇之托我问你一件事,关于钱币的问题。”

“钱币?”

“庞醇之说你将所有钱帛一起调到岭南,国家钱帛不足,钱币也不足,此事庞籍替君遮掩过去,否则传扬出去,会掀起更大的喧哗。”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