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

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2 / 2)

不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回到治河司,郑朗写了一篇札子。

开始先写治河总方针。

这么大工程,多处施工,得有一个先后,不能将河北黄河分流堵上,那会出大事的。

先行施工的最主要就是新运河,运河是治河策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施工工程量最庞大的一环,用之蓄水分水注水灌水排水泄水,没有运河,全部成了纸上谈兵。运河一成,黄河洪峰到来时,就有部分洪水自东部注入淮河流域,因此淮河治理也是最先着手的一个环节。

其次是挖深加宽济水,也得抢在黄河水注入之前竣工,这是第二期工程,同时着手上游的束水工程。

第三期工程就是引黄入济,关闭河北支流。

最后一期工程乃是重新修葺北方诸水。

开始的言事颇为正常。

但最后郑朗说了一件事,因为工程浩大,横跨一千多里,若从最西方算,到淮河东南,会达到两千多里。自己是人,非是神,不能两头兼顾,必须分成一个个工程段。

每一个工程段都要设具体的负责官员,当然,治河成功,功绩会更大。有所得必有所失,抢功劳没有事,可也要各负其职,担负每个工程段的官员,就要对其工程段的工程负责任。若出了事,必严惩不怠。

郑朗来了一个变相的责任承包制度。

不怕抢功劳,抢功劳就是抢政绩,没有几个官员高尚到了范仲淹那种地步,若没有这个动力,对工程就会松懈。可这个功劳想抢给你抢,却不是那么好抢的!出了事,同样得兜着。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将自己大腿量一量。

札子上去,准。

不是开玩笑的,两亿多缗钱,赵祯能不慎重?

又将这篇诏书通告天下。

但就是这样,想进入治河工程的官员依然挤破了门坎。

非是南方,有蛮人,有交趾,有瘴疠,还有炎热的气候,离政治中心远。黄河天气正常,属于国家核心区域,就是一个六塔河工程,在官员心中的地位也高过了两广开发。只是六塔河失败了,否则文彦博这个首相,任谁也倒不下去。

吵吵闹闹间,时光快到了八月。

田瑜四人先来到京城。

郑朗正等他们。

若说帮手,这四个人才是真正的帮手,有治河的善长,又经过两广开发的磨练,乃是如今宋朝第一等的治河大员。

而且四人当中,只有周沆年渐老,其他三人一个个才四十几岁,五十几岁,正是年富益强之时。

不但治河,他们治民也是第一流的良吏。

也许没有能力担任宰执,可做为地方官员,将会是宋朝四颗明亮的珍珠。

四人到来,郑朗这才让各个官员前来治水司报到。

这段时间里,治水司一直空荡荡的,仅是郑朗与几名打杂的。

直到今天,治水司才真正成为一个衙门。

闻讯,赵祯也从内宫走出来,坐在边上旁听。

看着诸多官员,特别是包拯与欧阳修。郑朗道:“包拯,朝廷让你同知治河大使,非是让你亲自下去治河,而是让你掌控治河所用的钱帛,以免为下面官吏贪墨,或者浪费。”

包拯点了点头,同知治河大使乃是他的兼职,他的主职还是三司使,也分不出多少工夫下去主持治河的事。京城附近还能看一看,可是整个工程东半部北到沧州,南到楚扬,他也无法下去一一细看。

郑朗重重说道:“财政上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责任。”

包拯又点了点头。

这是郑朗刻意说的,对老包别的方面不提,清廉上郑朗绝对的相信。有他在最上面一层把关,最少能节约一成浪费或者贪墨。

郑朗又说道:“然后就是淮河,想治黄必须就要治淮,并且淮河工程有大有小,颇为零碎,须得力官吏前往主持。”

扫视了诸人一眼,最后道:“程师孟,让你去,可否?”

“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郑公所托。”

他一个人不行的,郑朗又念了一长串的名字,包括李璋等官员。

然后说道:“等会儿我会给你们一些我写的计划与图纸,还是与岭南一样,你们下去后,仔细察看,对我这个计划进行补充完善,务必使它尽善尽美。”

“喏。”二十几名官员答道。

一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才是强大,但有一个前提,这些众人必须能拧成一股绳。

郑朗在南方也充分地发挥出大家的力量,对计划做过多次修改,有了前例,倒不是作伪说的话。

然后又看着田瑜与周沆、元绦道:“周沆,你曾经在北方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我让你带着我的计划去河北察看,将它完善,至于京东路这一片交给田瑜了,京西路与河东路这一片则交给元绦,今年不会动工,但必须将施工计划于明年夏收到来之时,将它决定下来。”

“喏,”三人也不急,能瓜分到这个蛋糕,已让他们喜出望外。

不但他们三人,郑朗随后点名了几十名官吏,一道陪他们前往各地察看。

郑朗然后盯着欧阳修,说道:“六塔河一案中,你最先提出不可执行的,又先后上书言河之事,几位宰执对你交口称赞,永叔,新运河就交给你哪。”

赵祯微微一笑,这才是古人用人之风,不以善恶用人,不管二人的关系,郑朗居然将最重心的工程交给欧阳修,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欧阳修眉毛则拧了起来。

新运河与元朝运河走向差不多,肯定有区别,毕竟时过境迁,有河流的变化,有山川的变化,湖泊的变化,但大体上相仿佛的,直接从扬州北边出发,经过楚州、兖州、济州、青州,终点沧州。

此时幽州没有那么重要,以疏水为主,越往东越好,但东面拘于地形却极不便了,特别是京东路有泰山的限制,更是无法强行打通。

这个工程元朝修葺时足足花了十年时间,有好几个原因,工程断断续续,人力不足,财力不足,并且为了通航,使其底宽最少达到了五十米,最浅深度达到三米以上。

郑朗的新运河规模要稍稍小一点。

仅是稍稍小那么一点,放在整个工程来说,工程量会减少许多。

不过郑朗还是计划四年才将它竣工,但前两年必须将黄河段到扬州段修好,至于河北段可以放在后面两年完成。还有一个担心,郑朗未说,大运河一直往河北修,直接修到沧州,契丹人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

工程难度最高的乃是河北段,以及济宁段。

优势就是人力财力会更多,毕竟是募佣制,薪酬还可以,会有许多贫困百姓自发前来参与工程。可有一个缺点,元朝与隋朝时皆不将百姓当成一回事,没有多少土地纠纷。

在宋朝,一旦这么长运河修起来,会有无数的纠纷产生。不可能为了绕过一些大权贵的土地庄园,而使运河绕一个大弯子。为了节约工程,以后通航顺利,那怕就是曹皇后家的田庄,也要照凿不误。除非曹皇后家的庄子在泰山上,那不用说,会自己儿绕过去。

修得好,会成为欧阳修官场上最大的政绩,修得不好,欧阳修不知道会得罪多少商人地主权贵。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