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三十章 交易

第三十章 交易(2 / 2)

“哦,没啥,没啥。”这事儿八字儿还没一撇呢,王石觉得还没必要说出来。

北宫熊在一旁道:“师父,这事儿你看?”

“答应,怎么不答应?”王石道:“这对咱村子来讲,那可是好事儿。”

“那就好,那就好!”北宫熊道:“这样的话,师父,您看几天交易一次?”

“慢着慢着。”李老在一旁听了很久,这时候插口道:“话说,咱村子就这么大,像盐这些必需品需求量并不多啊。”

“对头!”王石一拍手掌,道:“就今天这一车盐,就够全村人吃几个月了。不可能每次都换成盐吧?”

“呃...”

北宫熊傻眼了。

就今天这一车盐,每户都分了六七斤,就算再精炼几遍,缩减到三四斤,也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了。

“那啥,师父,您再想想,村里除了缺盐,还缺什么?缺什么俺爹就用什么来换!”

老村正等人想了又想,却没想到还缺什么。

衣食住行,是生活基本元素。

先说衣着。村里人穷惯了,衣服都是自己纺织麻布,自己做。而且上一代穿到不能再穿了,还传给下一代,根本没啥特别需求。

又说食。同样的道理,村人们都节俭惯了,外加上今年又不需要给湟中羌上交‘税收’,又有王石这么多的新物种,轻松熬到秋收绝对没问题。

说住。每户人家都有屋子,家具什么的,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虽然看起来非常简陋,但村人们早就适应了,也没啥特别需求。

再说行。这时代,很少有人外出远行。如以前,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村里集体派特定的那么几个人出去购买,绝大部分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王家村,根本没有需求。

“唉?”王石突然道:“我觉得,咱村子里缺油吃。”

说起来,除了王石家每顿饭都有油水,其他的村人基本都是吃素。这样对身体很不好,看看王家村一村子人都黄皮寡瘦就知道了。

“这倒是!”老村正深以为然:“难道用油换?”

“不!”王石一挥手:“受人鱼不如受之渔。咱不要现成的油,要牲畜!猪牛羊都要。”

“这倒是个办法。”老村正想了一会儿,又道:“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不少的牲畜了,而且咱王家村就这么大,再多恐怕不行!”

“也对!”王石挠头,村子的确太小。想了想,王石眼睛忽然一亮,道:“村子是小了些,但村外不是还有大片的荒芜平原嘛!”

众人一听,豁然开朗。

以前村人不敢出村活动,是怕遇到危险,但现在嘛,根本就不是问题了嘛。

最后决定,北宫伯玉一方用生活必需品和牲畜来换村子里的特产。等到这些都够了,就拿钱来买。

不过在最后,王石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意见,就是鼓励村人们自己养黄鳝——就像王石家,在后院随便挖一条沟就行,平时喂一些小鱼小虫什么的就可以了——毕竟嘛,黄鳝的数量有限,如果不节制的抓捕,很快就没了。

老村正从善如流——王石的意见,他基本不反对。

问题解决,北宫熊立刻请王石传授厨艺。却原来,他带来的十几个人中,有一半都是北宫伯玉家的厨师。

“好小子,早就准备好了哈?”

王石虽懒,但这些可推脱不了,只能应下。

像黄鳝怎么剖,菜该怎么炒,清明粑该怎么蒸,油盐酱醋该怎么放。其中一小部分是王石手把手教授,其他都由俩寡妇代劳。

三天后,王家村与湟中羌第一次交易正式开始。

村民们觉得生活有了奔头,都踊跃参与,让北宫熊搜罗了总共十大车蔬果鱼鳝,征用了王石家剩下的两匹驽马和村里的几头驴以及几辆板车,这才完全装下,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

最新小说: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