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八十七章 监察

第八十七章 监察(2 / 2)

“也就是你小子不知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啥都不管。”老村正瞪了王石一眼,道:“你小两口慢慢悠闲,俺老头子还得去看看。”

见老村正走远了,甄姜忽然道:“夫君,我们也去看看,好不好?”

“好,怎么不好。”王石呵呵一笑,拉着甄姜的手,往村外而去。

两口子沿着河,往村外走,一路上不少的村民都知道消息,也都出存看热闹,人还不少。

到了村外,老远就看见那边一片热闹。

一大群人人头攒动,其中景象却看不清。

两人走近,却见一条平坦光滑的大道从天边绵延过来,宽三丈,高出农田、草场地面一尺,无数的工人正在来回做工,搬运的搬运,铺石子的铺石子,和水泥的和水泥,还有赶着牲畜拉动碾子压实路面的,人马交错,声音鼎沸。

甄姜瞪大了美目,一眨不眨的看着那光滑平坦的大道,奇道:“这就是水泥路?”

王石点点头,笑道:“就是水泥路,怎么样,没让你失望吧?”

甄姜摇了摇头:“从不知道路还可以这样光滑...夫君那一个多月的忙碌,没有白费。”

“可别小看你夫君哦!”

王石哈哈笑道。

“现在天气逐渐热了起来,过几天,这路就可以通行了,到时候会方便许多。”胡远山这时候走近王石,说道:“这样的路,会节省许多人力畜力,还能节省时间,水泥真个是好东西。”

王石笑着点点头:“等凉州全境的水泥路都修通了,那才好。”

人们围在一旁,对着水泥路指指点点,各说各的见解,但一句话离不开一个好字。虽然大家伙文化程度不深,眼光不够长远,但至少节省劳力,节省时间,运输方便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王石让人把负责修路的人叫了过来。

是一个中年汉子,应该是羌人。

这人一见王石,顿时面露崇敬,想必应该认识王石。

“你认得我?”王石问道。

“小人是湟中羌北宫部族的人,识得大人。”这人恭恭敬敬道。

“哦。”王石点点头,道:“原来是北宫部的人,难怪。你可知道,其他两条路修的怎样了?”

这人道:“知道知道。跟我们的进度差不多。向东的那一条稍稍快一些,如今已经修到了安定境内。向西和我们负责的这两条,因为要过黄河,在河边修了渡口,所以进度稍稍慢一些。”

王石点点头,笑道:“速度不慢,好。你们修路的时候,仔细一些,要保证质量。当然,修得好,郡守府肯定有嘉奖。”

这人面露喜色,连连保证。

“另外,修路的工人,你们要好生对待,该发的工钱,一定要足量,饭食也不能克扣,虐待工人的事,咱北地不能干。如果让我知道其中真有什么猫腻,呵呵...”

听了这话,这人脸色一僵,连忙道:“不会不会,怎么可能呢...”

“没有就好。”王石点了点头道:“那你去忙吧。”

这人连忙作揖,退了开去。

胡远山在一旁看得真切,这时候道:“主公,这样的事很难禁绝。”

现在王石麾下,除了李老和村里的乡亲,其他都称呼王石为‘主公’。早先的时候,王石还不太习惯,但日子久了,就觉得没什么了。

“不错。”王石点点头,道:“这种事历来皆然,的确很难禁绝。不过我们可以从律法入手。我听说贾诩已经颁布了一些律法条例,虽然还不甚系统化,但已经很好了。可以再加深、细化、系统一些,从方方面面完善律法,以后照章办事,就会方便许多。”

胡远山点头称是。

说到这些,王石忽然想起,应该建立一个监察部门。

随着现在摊子越铺越大,其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龌龊,如果不趁早加以制止,年深日久之后,难免根深蒂固,不好处置。而监察部门,就应该应运而生。

于是,王石对胡远山道:“你给贾诩传个讯,让他抽空过来一趟,我有事情交代。”

胡远山点头领命。

回到家,甄姜做饭去了,王石就在槐树下躺着思考。

监察部门,最好呈半隐藏状态。为人所知,却又不为人完全所知,保持一种神秘感,想必更具有威胁力。其下要分两个部门,一对内,监控麾下将官文臣,负责收集罪证,有缉拿的权利,但没有定罪的权利;一对外,收集情报,做到天下事尽在掌中,知己知彼。

相通了这些,王石定下注意,准备等贾诩过来,就让他组建这个部门。

其实依着王石的眼光,让贾诩处理政务,还真埋没了他。贾诩的才华,在军事,在情报,在阴谋诡计,而处理政务,并非其所长。不过王石现在麾下并没有十分精通政务的人才,李老能算一个,但他老了,精力不济,胡远山虽有才华,但统筹全局却不行,所以只能让贾诩先兼任着,等到以后招揽到了更好的,再换下来,让贾诩专心负责监察这一块。

打定主意,王石放下心来来,笑眯眯的走进厨房,一边与老婆打情骂俏,一边做饭,悠然自乐。

;

最新小说: 归藏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