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三十九章 声名远播的俄罗斯

第三十九章 声名远播的俄罗斯(1 / 1)

???荷兰。在法荷战争之前,无疑是欧洲的一流强国,号称欧洲的仲裁者。当然,荷兰在法荷战争之后,丧失了这种权威。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取代了它的地位。路易十四因此也被称作“太阳王”。所谓“光耀欧洲的太阳王”的意思,就是仲裁欧洲的最强国的君主。

在法荷战后的奈梅亨条约的签订。欧洲的政治形势也就为之一变。一方面,被法国占领了许多领地的西班牙,开始走向衰落。荷兰抛开盟友勃兰登堡,单独与法国媾和,导致了勃兰登堡腓特烈选侯,投入了法国的怀抱。而抛弃了盟友的荷兰,也因此在欧洲的名声急剧下降。

前文说过,现在是封建主义。在寻找盟友的时候,好的名声,君主的威望,许许多多在现代社会绝对不会列入参考范围的内容,却对当时的各国寻找盟友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因此,抛弃了盟友的荷兰,之所以在战后,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退居法国之下,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法荷战争期间,荷兰的海军被法荷海军的联合部队一度压迫,法国陆军也一度占领了荷兰七个省中的五个省。局面的万分危急,因此当局下令掘开荷兰的海岸堤坝。众所周知,荷兰是“低地国”,它的很大一部分国土都是在海岸线以下的。堤坝的破坏,导致了荷兰的许多国土被海水倒灌淹没。当然,法国陆军也因此无法前进,荷兰有了喘息之机。

在当时,对于绝大多是国家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淹没状态,这个国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但是荷兰毕竟是荷兰。准确的来说,这个国家并不是靠土地收入生存的,他们的经济来源,几乎全部来自于航海贸易。因此荷兰在战后,依旧可以保存他们的绝大部分国力。

因此在法荷战争之后,欧洲的主要矛盾,就是荷兰不甘心失去他昔日的第一强国的地位,因此实力并未大损的荷兰与法国的争斗,变成为了欧洲主要的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英国呢?作为英国人在哪里呢?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当时英国一直是不被欧洲主流社会所承认的。英国甚至并不被认为是欧洲的一部分。在许多欧洲人的观念中,英国是和俄国没什么区别的野蛮的国家。也就是说,欧洲人认为英国人并不是欧洲人。虽然很绕口,但是这是事实。一直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才真正崛起,被认为是举足轻重的大国。

当然,英国虽然在欧洲没什么影响力。基本上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凭借他孤悬海外的地理优势,它可以将绝大多是军费侧重到海军上。因此,虽然英国的国力可能没有法国和荷兰强大,但是他的海军却是足以和两国相较。

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主要是法国,荷兰及英国,对于殖民地和航海贸易的争夺。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现在基本上就是吃老本,没什么前途了。目前来说,三国谁也不占上风。可以说是三强鼎立的局面。

既然现在的欧洲,法荷之争仍然是主要的矛盾。那么失去了盟友的荷兰,也就必须寻找盟友了。但是抛弃了勃兰登堡,私自与法国媾和。虽然荷兰当局也是被各省逼迫,不得已而为。但是,这依然掩盖不了本质。

纵观欧洲,现在唯一拥有实力并且与荷兰统一战线的是瑞典。至于哈布斯堡皇朝,他是典型的一个陆权国家。对于海洋霸权的争夺并不感兴趣。而且法国和奥地利,一直以来就是盟友。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两国都是天主教国家。并且颇有历史渊源。这里就不细讲了。

说起瑞典,我们就不得不说。其实瑞典在法荷战争期间,是法国人的盟友,并且他在战争中期,是直接派兵参战的。可惜的是,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愣是把他给击败了。堂堂北欧霸主,欧洲传统强国的瑞典,竟然被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小小的诸侯所击败。可以说,让欧洲人民的眼珠子掉了一地。腓特烈因此也被称作“伟大的选侯”。

而瑞典既然打了败仗,对法国根本没做什么贡献。相反,还助长了荷兰一方的士气。因此,战后法国人当然不会把战利品分给他一份。而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损了夫人赔了兵。不但丢了面子,还丢了里子。结果一毛钱没捞到。反倒是法国人赚了个盆满钵满,一战过后,成了最强国。因此瑞典也就顺其自然地和荷兰人走到了一起。

兴奋的荷兰人很高兴。但是他依旧想要获得更多的盟友。这个时候,在东方,一个叫俄罗斯的国家,拼命地和欧洲沟通贸易。在欧洲法荷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乘机雇佣走了欧洲大量的学者和工匠。并且这种风潮越来越强劲的时候。在海上拥有极强影响力的荷兰也就注意到了。

在仔细一打听这个国家。瞬间为这个国家在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所震撼。恰巧此时的欧洲诸国,在战争之后,都开始整理自己国家的烂摊子的时候。彼得的五年计划也刚刚开展。一时间,一个叫俄罗斯的国家,瞬间传遍了欧洲诸国。

他们突然意识到了。在他们自己争斗不休的时候,一个国家,在东方崛起了。通过这个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崛起的历程。一个俄罗斯王子,那个曾经为了去法国留学,在欧洲许多国家经过的人,顿时被人们所想起。

聪明的人,是不需要去主动教他怎么做。他自己就会迫不及待地怎么做的。在详细地了解了十万余人的俄军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击败三十万人的土军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瞬间掀起了常备军的热潮。

因此在1678年的欧洲,出现了一幕极为有趣的画面。俄国人来到欧洲,积极雇佣各行各业的人才,几乎来者不拒。并且积极的和欧洲人谈生意,邀请欧洲人到他们那里去。甚至俄国的政府亲自组团前来欧洲,开宣介会,邀请欧洲人去俄国。

同样的,欧洲人也积极的跑到俄国,寻求组建常备军的方法。他们也雇佣退役或者因伤离职的俄国军官,邀请他们到欧洲,学习俄国人的常备军的组建方式。

因此,彼得也被后世军事史学家认为是近代军队组织模式的创始人。

ps:今天有好多人收藏,可之前两三天收藏的人加起来都多。很高兴,谢谢大家支持!

;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