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五十二章 伊万的发迹

第五十二章 伊万的发迹(1 / 1)

???伊万是一家手工作坊的老板。原本他也不过是个手艺人,会做靴子,勉强糊口罢了。但是自从彼得颁布新政以来,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彼得颁布新政,在全国推行行业考试。也有一些政府的大人们来到自己家中要求自己去参加一周后的考试。但是当时伊万没有放在心上,他还忙着做靴子,这可是关系到他一家人的口粮。

但是运气好的是,之后有两个来自莫斯科堡大学的学生,在讨论关于彼得的新政。正如所有活跃的大学生一样,这两个学生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对时事政治的莫大关心。当时的彼得新政引起全国关注,所有的俄罗斯的新成立的大学里的学生,不约而同的进行了这次大讨论。就连那些从欧洲邀请来的教授老师,也参加了这次讨论。

当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以后,尤其推崇古希腊的学术氛围。他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支持学生坚持己见。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然,当时欧洲脱离蒙昧不久,很多知识体系都尚在摸索中。就连牛顿的理论,也曾经受到质疑。因此,老师也就无法给出权威性的答案。这虽然造成了学生和老师经常各执一词,有时候固执起来闹得课堂不像课堂,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没有很明显的界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氛围对于创造和思维,独立和坚持,这些美好有用的品质,起到了一个丰富的培养皿的作用,使之茁壮成长。因此,虽然当时彼得在全国推行他的君主专制,但是他的对象乃是那些贵族.宗教.官僚。主要施行的是加强中央,削弱地方的政策。事实上,这样的政策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平民百姓是有莫大的好处的。至少,砍掉了那些中间阶层,他们只需要接受彼得一个人的剥削就可以了。所以,当时的俄罗斯的政治气氛,尤其是在大学这样的可以得到当权者最大容忍和保护的地方,实际上是比较轻松的。

伊万给他们量脚的时候,小市民特有的生存智慧让他留了一份心眼。

当他从两人的谈话中听到说“将来考试没通过的,就不能工作了”,心中下了一跳。自己一家从祖父开始就做靴子,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不能做工了呢?

伊万厚着脸皮问了这两个大学生,对方倒也蛮热心的,就给他详细的讲解一下。伊万这才知道,要去考这个什么考试,考好了拿到执照,就是叫什么行业从业证书的东西,证明自己有本事,才能继续给人做靴子。不然就是违法的,以后就不能给人做靴子赚钱了。

伊万当时就慌了,他也就只有这个做靴子的本事了。这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于是他就去考了。

考试的题目倒也简单,一排军官进来,每个考试的一个,就给他们做靴子。军官们连着穿一周,出操训练,一周以后,谁的靴子质量最好,穿的也最让人舒服。成绩就最好。

俄军自彼得创建以来,训练强度一向很大。一周以后,几乎所有人的靴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有伊万的靴子出了外面有些磨损,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他获得的甲级二等证书,据说正是当时参加考试的上百个靴匠中,成绩最好的。

伊万也凭借这个,成功的在莫斯科堡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很多军官也慕名而来。

后来伊万就把原来在自己家门口的摊子,扩大到一个在莫斯科堡街道上的铺子。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都在他的铺子帮忙,将来要继承他的手艺。他的二儿子则加入了俄军,成为了一名士兵。按伊万自己的话说,“都是沙皇陛下的恩德,做人可不能忘本。我年纪大了,但是我有三个儿子,总要有一个儿子帮沙皇陛下打仗。”

今天,报童来到伊万的铺子门口,挥动手里的报纸,喊道:“伊万大叔,最新的《莫斯科早报》。”

伊万虽然不识字,但是人生经验丰富。他很聪明,自从他考到了甲级二等证书,成为了莫斯科堡里排名第二的靴匠,来他店里做靴子的就不是一般人了。他们做的靴子,都要最好最贵的皮子。排名第一的自然是皇室制靴匠,给沙皇做靴子的。

但是通常这些人也是很没有耐心的。伊万的店里客人很多,后来的只能等在那里,但是一般等不了多久,就会自己离开。

伊万注意到这些人喜欢看报纸,就特地买了一些报纸放在桌上。很多客人在等的时候就看看报纸,可以留下很多客人。

伊万的儿子从报童手里买了七八分报纸,放在客人的桌子旁。一些客人就拿起来看了,看到有趣的就会念出来,和大家分享。热闹极了。

一位留着大胡子的客人说道:“土耳其佬越来越不安生了,上面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起游行了。”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道:“土耳其佬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了。肯定又是撺掇着他们的苏丹打我们了。”

“谁知道呢?也许又要打仗了。我们打了他们,他们不服气,肯定要扳回来。”一位穿着西装的男人说道。

“怎么说,也许他们的苏丹不敢打呢?报纸上头不是说游行被警察制止了吗?”年轻人说道。

“唉,谁知道呢?也许打不起来,也许打的起来。打仗总归不是好事。”

最先挑起话题的大胡子说道:“兄弟,话不能这么说。你以为政府造了那么多长的路,造了那么多的桥,建了那么多的厂子。那钱,是天上刮来的吗?是沙皇陛下一刀一枪从土耳其人口袋里抢来的。”

场面一时冷清。他们都敬重沙皇,爱戴沙皇,但是他们也害怕战争。毕竟,相比于土耳其的三十万大军,完全常备军化的俄罗斯,只有堪堪不到二十万。最重要的是,土耳其仍然还有余力,俄罗斯要想在实力上和它拥有持平的实力,只能全国动员了。

但是俄罗斯人虽说不太了解他们的沙皇陛下,但是从他目前来说尚算不短的统治以及目前政府的应对,恐怕他们的沙皇陛下依旧没有想要动员全国的心思。这位陛下,可是骄傲的很那。

ps:我前天晚上,在浴室摔了一跤,然后就......抱歉了,诸位。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归藏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