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九十九章 分歧

第九十九章 分歧(1 / 1)

???俄国的西方是强大的北欧霸主瑞典,与之接壤的波兰立陶宛王国也不是好惹的,至于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更是霸主级别的存在。因此俄国的对外开拓空间很有限,历代俄国沙皇很难扩张土地。因为西方很难获得扩张,因此他们才会派遣小部分人员向东探索,直到他们到达远东发现了肥沃的几乎没有被开发的东北,以及那些他们所渴求的优良的不冻港。因此,历代沙皇也开始派出先遣部队企图获取远东优良肥沃的土地,从满族还未入关之前的后金,俄国人就已经同当时的东北统治者满族产生了接触,只不过后金的战略方向还在当时的明王朝身上,再加上俄国还没有在西伯利亚扎稳脚跟.尚在积攒实力,所以双方并未发生实质冲突。

等到清兵入关,顺治皇帝当权的时候,俄国自认为东北因为把大量的满族人口和士兵调入关内,实力已经降到冰点,因此开始向东北方向渗透,但是顺治皇帝也开始命令驻扎在关外大本营的盛京派出军队予以反击。俄国攻略东北的计划受挫。

康熙皇帝当权以来,也就是托尔布津的前几任远东总督也相继进行过这方面的军事冲突,但是俱都失败。而托尔布津本人就是在后世闻名的雅克萨之战的俄军指挥官,只不过现在的他还没有同清国发生过正面冲突。不过他确实已经多次袭扰东北及靠近东北的蒙古草原,但是现在的清国政府还未给予反应,忍无可忍之下,之后康熙皇帝会决定发动雅克萨之战。但是现在双方还未发生大规模的交战。

正因为前几任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不能够获得西方的扩张,转而把精力放在了东方。然而作为这一任的沙皇彼得一世,成功地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获得了南方温暖地区的土地。而现在他的战略更是“西进”,正因为他的战略方向是西方,所以彼得也与之前的几位沙皇的远东政策大大不同。

俄国使团出访清国的目的,正是因为想要同清国政府缔结和平贸易条约,而这些这些士兵也只是处于增加达夫同清国政府谈判的筹码罢了。

当达夫详细地把这一任新沙皇彼得一世的远东政策和他此行来到远东的使命向托尔布津叙述清楚,托尔布津沉默了,脸色显得低沉的可怕。

过了好一会,托尔布津说道:“尊敬的达夫阁下,我想请问我向莫斯科堡呈递的那些关于远东地区的报告,政府有没有收到,是不是中途遇到什么意外而没有收到?”

达夫思索了一下,“莫斯科堡收到前几任总督的报告只有七份,而您所递交的报告目前只有二份,数目对吗?”

托尔布津一下子站起来了,低下头居高临下地看着达夫问道:“数目正确。既然政府已经收到了历任远东总督的报告,为什么陛下还有下达这样近乎于......愚蠢......的决定呢?”

听到托尔布津的话语,达夫的火气也是蹭地一下上来了,严肃的甚至略带寒气地说道:“总督阁下,请注意您的言辞。这是沙皇陛下的决定,你无权作出任何批评。如果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再听到任何对于沙皇陛下不敬的言论,我将保留向内阁及陛下本人弹劾你的权利。”

“好吧,好吧,”托尔布津伸出他的那双毛茸茸的大手将达夫按回座椅上,“那么我实在难以理解。这个国家的士兵已经习惯于在温暖的南方生活了,虽然对方人口数量庞大,但是能够在西伯利亚作战的士兵并且发挥战斗力的士兵却是很少,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军队可以击败对方。我想这五百名士兵辛辛苦苦来到这里,不仅仅只是政客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他们更应该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听到这里,达夫大概也明白了。托尔布津作为待在远东十几年的总督,自认为对清国已经比较了解。他不希望俄国同对方缔结条约,而是应该用强硬的手段击败对方,除了能够获取大量的土地之外,还能够凭借胜利要求对方同意开放边境。也就是要用战争的手段打开清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说实话,即便是被彼得耳提面命,说一定要和平的手段缔结条约.要充分尊重对方的达夫也有一点儿心动了。毕竟,和平手段取得的果实绝对比不上战争方式夺取的要甜美丰硕。况且清国说不定还不会同意呢?

但是彼得大概早就料到这一点了,作为这次的访清使团的团长,达夫可以说是严格的保皇派。也就是有点儿“愚忠”,他认为彼得是俄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沙皇,因此彼得的决定肯定是正确无误的,作为担负这次重任的自己只能够把尽心竭力地彼得交付的任务完成,而不应该作出任何违反彼得命令的行动。

因此,达夫说道:“总督阁下,我承认您的话打动了我,但是既然您的那些远东报告陛下已经看过了,而陛下依旧作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么陛下目的就不是我们应该揣测的,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同清国缔结条约。”

托尔布津依旧想要争取一下,“但是......”

达夫抢先说道:“我会休整一下,三天后出发。为了配合我的行动,也为了能够让对方看到我们的诚意,就请总督阁下命令士兵们停止对清国东北的民众的侵扰。”

托尔布津无奈地低下头,说道:“好吧。如您所愿,达夫先生。”

然而,作为远东地区的权势最大的总督,甚至几年才能够接到莫斯科堡传达的命令的托尔布津,已经在这里事实上地统治了十几年的时间了。作为这里的“第二沙皇”,真的就甘心听从莫斯科堡的一个小娃娃的指挥吗?他可是一直呆在远东,只是耳闻而没有亲眼目睹彼得所作出的功绩的。要知道眼见为实,说不定在他心里还不怎么相信一个小孩子会做出这样的成绩。

这样的一个人,会甘愿听从莫斯科堡发出的一纸文书?老老实实地呆在雅克萨城?如果和平条约达成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西伯利亚总督在远东所作的为俄国开拓的准备工作完全成为了无用功,他本人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十几年的工作几乎成为泡影,他能够容忍这种事发生吗?

远东总督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清国东北的土地,而现在他们所作的工作却因为一个小孩子的决定而变得毫无意义,如果和清国达成条约,他们这些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十几年辛苦的劳累,就这样一下子变得没有意义了,是个人就不能够接受的。

;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