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袭清 > 第九十四章 面圣

第九十四章 面圣(2 / 2)

沈狱知道志锐这个人,记得是光绪六年进士及第,以世家子弟科举入仕,授编修,入京官清流派,以风节相砥砺。数上书言事,忤朝贵,屡岁不遇。至光绪十八年也就是去年才由詹事升礼部右侍郎,是光绪帝面前与翁同龢并列的左臂右膀。

两人坐下一番寒暄、客套,互相在探着口风。

志锐拨弄着茶盏,一直仔细的打量着沈狱。沈狱有些尴尬,放低姿态问:“志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面见圣上?”

志锐呵呵的笑笑:“昆仑伯莫急嘛。皇上正和翁大人商议国事,稍安毋躁,稍安勿躁……”

沈狱恭谨的应了一声:“嗯。”

志锐似乎对沈狱的态度很满意,笑容不减:“现在老佛爷归政荣养,不管国事。咱们的皇上可是志向远大,昆仑伯也必定能大展宏图的呢。”

沈狱知道宫中的水深,不敢乱说话,只能低声的应付着。姿态摆得要多低就有多低,他虽然被外界认为是帝党的人,但他自个明白,无论帝党还是后党都不是他亲娘。

志锐一直说着好话,突然间,话锋一转。“昆仑伯的黑旗军真强大。强大得连皇家的体统都不顾了?……老佛爷不垂帘了,难不成昆仑伯掂量着两边卖么?”

他轻轻了吹了一口茶面,见沈狱不作声。继续说道:“……嘿嘿。我知道昆仑伯不是那样的人,为皇上也是尽心尽力。咱们都知道地方上的那些个总督,上个折子言事情吧,都可以模棱两可,个个都油浸泥鳅,就不给皇上真心实意的办点事情。”

“要说嘛,你带着几镇的兵在朝鲜,又是募又要练,还要和个总督打交道,也是疲于奔命吧。我觉着吧,你黑旗军真不错。既然昆仑伯能练就这么一支强军,我倒有个提议……”

沈狱没有说话,巴巴的等着他说下文,见沈狱还没听懂他的话,索性,他也就直接说了。

“咱们自家兄弟,就不说两家话儿了,皇上有意让你再练新兵,至于黑旗军最好能交给皇上统领,你知道皇上肯定是亏待不了你的,你说是吧昆仑伯……”

沈狱心里冷笑,这果然是京城之行躲不过去的场面。自己孤军在外,皇上已经眼红,现在日本的祸患一除,就想着抢老子的兵,麻痹的。

谁都认为他是出色军事洋务人才,原本对黑旗军没指望的人,却在他手里练了出来。这,旗人的绿营早就糜烂,想重建可用武力,唯有另辟捷径。

黑旗军能征善战,无论是光绪还是慈禧,当然都想抓在手里,而,他们却忽略了沈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真逼到那个地步,丫的真揭竿而起。

心思电转,口中却是慷慨:“志大人说哪里话?狱自当谨记圣上隆恩,皇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没有二话。这次回京,不正是为黑旗军的事在愁么?”

志锐满脸堆笑,站起不经意的拍拍沈狱肩膀:“好小子,等着升官发财吧。走,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沈狱也笑着站起来,手从袖子里面掏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叠万两的四大恒银票:“志大人让狱茅塞顿开,这些……”

志锐脸一板,硬塞了回去:“还是自家兄弟吗?走吧,去面圣吧……”

光绪召见沈狱地场所,很正式的摆在仁寿殿。志锐没跟来,是一个小太监带得路,仁寿殿门口已经是侍卫太监林立。全都躬身控背的站着,一副森严景象。

春日湿冷的寒风从衣领吹了进来,让人不寒而栗。

那个小太监当先入内通传,就留下沈狱躬身站在那里。沈狱放松心情,打量着周围的装饰。侍卫太监们没人敢说话儿,都用眼光偷偷打量着这个昆仑伯。

在等候光绪接见的时候,沈狱是宠辱不惊,淡定以对。他们这些人的心思计较,他全部都能掌握。这些人地水准不过如此。既然他们都已经不能适合于这个时代,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怕他们的?

皇家威风,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笑话儿。也许下次自己再来京城,就不是如今这种光景了,但现在还是想办法离开才是上策。

仁寿殿内,突然传来太监尖锐、细的声音,一声接一声传来:“传大清昆仑伯,驻朝鲜钦差大臣,黑旗军提督,沈狱觐见……”

沈狱整整衣襟。迈步进了仁寿殿内。一道光线恰逢照在眼睛上,他用力眨了眨眼,才适应了过来。须弥宝座上面,端坐着一个面色虚白,脸上透着些许威严的年轻人,想必,那人儿就是光绪了。

在他的下首旁,站着的是个面色和蔼,一脸和气,穿着一品大员补服的老头。老头高高瘦瘦,瞧着沈狱笑吟吟一副我很欣赏你的样子。

光绪的目光投了过来,与沈狱目光一碰。不知道为何,沈狱在他眼中看到了些许的彷徨。他慌忙避开皇上的目光。

撩起衣摆,上前一步,纳头便拜,山呼:“臣沈狱,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