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1871神圣冲击 > 286 海宋感恩节

286 海宋感恩节(2 / 2)

因为应届生的对手,往往都是吃透科举考试的自己师兄。

并且海宋科举增加了殿试,这殿试刚开始没两年,规矩让满清儒家笑得满地打滚,甚至直接笑死了几个上了年纪的儒生。这殿试完全符合了海宋皇帝赵阔是个粗人的特征。

1871年突然开始实行的新殿试:科举前一百二十名。环城五公里长跑(有跨江游泳),限定时间内,前一百名或者不足一百时通过者算殿试及格。

之所以有“或者”是因为可想而知,虽然时间标准放的极宽、极宽。比走路走五公里也少不了多少。但仍然很多考生无法跑出来。半途口吐白沫累瘫痪或者就猝死都有可能,撑死取100,却让120个考生参加。为的就是补缺。

第一次殿试就跑死三个。

对于皇帝而言:死三个算屁!怕死不要来!

但对考生和他们背后的家族来讲:为了当官,跑死算个屁!你腿断了也得给我爬过去!

因此尽管连海宋自己的文人都觉得斯文扫地至极,“所有殿试及格的家伙跑得快啊,可以当金兀术了!我们伟大的帝国真娘的是金朝啊!”

然而自己孩子要是进了殿试,那要乐疯掉。

这殿试及格的诱人之处在于这些考生将按跑步成绩顺序选缺:长跑冠军就是状元,状元先挑,他要了外交部办事员,那么榜眼只能挑内务部行政助理,以此类推。同时抵达终点的,那才以两人文比成绩分先后。

也即是他们有权捞光最热门的肥缺。

当然好处远不止这样,前面的人,会被誉为文武双全的帝国栋梁,由皇帝组织一些他随心所欲的考试,比如1870年他让前22名考生分队踢了球赛,1871年,他让考生组队辩论《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

但这无所谓,不管球赛还是辩论,都会被安排参加皇帝的赐宴、舞会、社交沙龙,排名靠前的考生不管怎么被玩,实质都是直接和皇帝认识,好处不言而喻。甚至是你讨了皇帝欢心,他随手点派你做什么职务,乃至于为你点门婚姻。

至于海游士名额啊、新翰林院名额啊,所有好处随便挑,基本上前三十名的考生可以为所欲为,并且一夜之间就会成为报界宠儿,假如不是海京那么巨大的城市,还会成为自己家乡的明星,市长都会上门慰问。

但这种殿试方式,委实是赵阔没有办法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随着国家强盛、经济发展,飘荡在帝国上面不走的孔子鬼魂又开始还魂,和新式思想争夺着阵地,**、小妾二奶、贪腐、贩卖人口、重男轻女、宗族势力又努力的卷土重来,甚至于开始在教育领域反攻,比如报纸上开始鼓吹废除体育课程这舶来品;军校报考人数始终上不去,导致精英在军事领域的质量下降,顽强的朝着他熟悉的那个民**阀放放枪看对方吓跑没有的方向前进。

皇报也刊登了自己的抄袭题目找枪手的社论《超凡入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等等,但没屁用,人家臣民对你顶礼膜拜,但就是不听你的,当你是放屁。

一怒之下,赵阔再次吼叫着:“给脸不要脸!那就把药插进屎里,看你吃不吃?!”改变殿试模式,强行以长跑、游泳体育成绩划分精英考生的层次。

考生需要以长跑、游泳跑过五公里距离,没有自行车,赵阔对此很遗憾:不能冠以铁人三项赛的头衔了。

他认为:能考入全国前120名的家伙那绝对文化精英,智商都一样牛。说大了:这种人谁当宰相都不是大事,就能看能不能加入强健体魄了,这看似轻巧,但其实属于改变文化——重文轻武的倾向,非常艰难,希望能以科举为导向,潜地里改变文化。

这事得到了大部分权贵的支持,因为科举对他们子弟也很重要,但权贵教养子弟的模式比平民的恰恰就强在身体素质上:吃得好、全西式学校绝对重视体育。

假如这种科举体系实施,那么一个在油灯下每天拼命学习的穷孩子。你作为一个儒家式的寒门精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一辈子也别想当状元了:殿试时候,别说跑不了几米,敢跟上去。人家一胳膊就杵飞你了。

当然。唯一缺点还是太丢人。包括权贵在内大家心目里的状元都是那种白面书生、文质彬彬,现在看来是个跑步极快、游泳如飞的黑毛大汉了,当然跑到终点后。还要高高举起一块写着《文武双全》的大匾,环顾四周,口里大叫着“yeah!yeah!yeah!”,那时候,胸口黑毛上湿答答的全是汗。

但是,既然对自己有好处,皇帝又不嫌丢人,我们当然要支持啊;即便他嫌弃丢人,因为对我们儿子有好处,我们也要拧着干!

仅仅是自己太文雅了,没有像皇帝这么成功还保持金田精神那么粗野而已,所以没想到这一个好主意呢。

于是有的权贵主动上书皇帝:不要殿试以体育论名次,干脆把体育成绩列入科举科目内,这样对所有人都公平,民间阻力会小。

可惜皇帝虽然粗野,却贼精。

一眼就看穿了这封所有过目大臣都激动的点“赞”的奏折,他不屑的把这封奏折扔在桌子上,冷笑道:“殿试铁人三项赛(他自己的真正想法)可是举国轰动的大事,众目睽睽、围观如墙,哪怕是晚上跑,记者那照明药都能把路一直照亮,你怎么作弊!全考?体育可不能把考生聚拢到一起考试,成本有多高?而且要是这样,你们小崽子体育成绩都是满分!明年《体育老师》就变成大宋第一大肥缺了!殿试考体育,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们想耍我?玩蛋去吧!”

权贵不反对,那推行的助力就小了,百姓从来都是不需要考虑的,而是要牧养的——反对体育的那伙人都是儒家余孽,恰恰是最需要牧养的,就是会跪下来吓得口齿不清的小声说:“爹,您不能强机我。”

你都跪了,爹就“强机”你怎么地?

因此这个悖论在民间只敢讥讽,也没有太多阻力。

大家还都想着:“我儿子跑这么快,说不定文比考了120名却武比99名呢!哈,一下赚了21名呢!”

主要反对的是前几年屡次接近目标而差一点的高材生,他们这些年读书都读垮身体了,本来文比成绩铁定打入前一百,但假如殿试完全武比分名次的话,他们必死无疑;

以及没有开办体育的海宋本土科举学校,结果,从增加新殿试开始,儒雅的老师们只能喘着粗气,踉踉跄跄的领着一群考生沿河跑步,高喊:“神佑大宋、跑步得中!1、2、3、4!”

为此,海皇赵阔颁发圣旨:从1871年开始,将每年的科举季定为大宋的感恩节。

科举日全国放假一周,一个月后,殿试放假三天,科举三天的时候百姓为自己子弟当官祷告,一个月后,就是来京城围观帝国今年最牛的120个精英累得死狗一样在两边人墙的欢呼呐喊声中踉踉跄跄的前进。

在社交场合,皇帝这么对列强外交官说:“每个国家,上帝给予的恩典不同:开拓美洲,神赐予食物,美利坚将其命定为感恩节;我国人民则希望上帝垂青他们的子弟,能够让他们为国效力。所以,朕将科举季定为我国的感恩节。”

很快,这个节日重要程度与春节不相上下。国民自发的。(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