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鉴宝狂少 > 第522章 圣旨

第522章 圣旨(2 / 2)

圣旨供在家里,平时连碰都不敢碰,就是想要瞻仰,那也要经过一道道繁琐的仪式才行。

至于把圣旨偷偷带到墓里陪葬,那根本就没人敢想。

可偏偏陆飞今天就亲眼见识到了,这叫陆飞怎么能不震撼啊!

至于自己的震撼,陆飞万万不能跟孔佳琪明说。

看孔佳琪那嫌弃的小眼神儿,陆飞尴尬的笑了笑。

“你孔大小姐见多识广对这些不感冒,小爷我可是第一次见到圣旨,还不许我惊讶一下了?”

“哼!”

“少见多怪,还不赶紧看看圣旨里面写的是什么?”

陆飞平复下心情,来到床前把圣旨展开。

圣旨分青黄两色绢本,通长八十公分,宽三十公分。

外表黄绢打底,左右对称各有两条金丝刺绣五爪金龙,两条金龙中间是上下“圣旨”二字,这是典型明朝风格。

到了满清,对称的双龙改为二龙戏珠,这个是识别朝代第一步的关键。

翻过来看里面,右首绣有"奉天诰命"四字,左侧绣有"洪武三年"的字样。

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叫做帝令。

在神州古代,帝令也不全称为“圣旨”。

据《神州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

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

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影视作品中唐宋圣旨开头都是这八个字,那就大错特错了,千万不要被带进沟里。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金陵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

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

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自撰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

后世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法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而时下影视作品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同样是扯淡。

开场白后面是工整端正的楷书正文。

“自起义始,吾儿文英,恒永无敌,勇冠三军,屡立奇功。”

“尤是龙湾一役,文英护驾救主功在社稷。”

“如是,封与文英为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并赐予《十龙图》以兹嘉奖。”

最末端盖有皇家"敕命之宝"方形印章,以及标注的时间“洪武三年四月初三。”

最新小说: 耕读之家 仿生玩具?你这分明是仿生武器 综武:女侠,请助我修行! 影视:从琅琊世界开始,镇压诸天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民国:屡献毒计,光头求我当总统 黑狼山的女奇侠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光之国:闪耀迪迦 教师妹钟小艾英语,你侯亮平急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