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四十四章:太子对进士们提出了问题

第四十四章:太子对进士们提出了问题(2 / 2)

“孤见各位才俊,心生喜悦。”

“特别是孤这边早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各位能否为孤解惑?”

“这个问题便是——国与家,谁先谁后?”

朱见济将问题抛出,然后眼神在殿内进士的身上一扫,想看看有那个机灵的猜到自己的意图。

想这些进士们为了等待放榜,这十几天都是待在京城里时刻张望的,民间传言或多或少都要听一点。

比如说现任的景泰皇帝为什么不直接把他哥打发去给太祖守陵,还好吃好喝供着这废物干嘛?

“自当是国在家前!”

朱见济问完不久,就有哪位急性子的进士的答道。

于是其他人也跟着回答,“国在家前,无国哪里有家!”

“好个【国在家前】!”朱见济腰带一扶,久违的小肚腩再次得到突显,“那么孤再问,如果家中有长辈因事误国,是亲亲相护还是要以国为重?”

此时,旁边臣子里已经有人意识到了小太子的来者不善——

他们的宅邸也都在京城各处,是听得到某些传闻的。

所以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严重,右都御史杨善迅速站出,对朱见济拱手抢答,“舜帝在时,对其父不改孝义,孟子也曾强调过【亲亲相隐】,人伦之重。”

“可见自古忠孝同等,太子不可强行舍一取一。”

“那在杨御史眼里,是家比国重要?”朱见济冷眼看着这位朝中守旧派的坚定领导者,“孤已经设了一个前提,表示家中有人对国不利,只是国势有危,杨御史还在顾忌什么忠孝人伦……”

“难不成杨御史觉得,刚刚说【国在家前】的这些新科进士,都是忠而不孝之徒?”

“我等岂敢!”进士们吓得脖子一紧,低着头不敢掺和太子和左都御史的斗法。

“于爱卿!”

朱见济上前一步,目光灼灼的看向于谦,“敢问卿家,家国天下,谁轻谁重?!”

于谦从容道,“家国天下,自然是小家而大国。”

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的话说了。

即便他心里清楚朱见济想要做什么。

但是这些时日过来,于谦看得出景泰帝和他儿子的确比南宫那位强上一截,所以只要保证国祚稳定不出乱子,于谦是不会参与皇家内斗。

朱见济早就预料到于谦这位纯臣的回答,满意的点点头。

而于谦这位救时宰相的答案也算是给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

小太子已经挖坑把新科进士们埋进去了,还让于谦上前帮忙填土,景泰帝在旁边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天真,谁还敢上前乱跳?

没看见杨善都被憋的说不出话了吗?

杨善自己也清楚,当初迎回太上皇已经让景泰帝不满意了,好感度刷成了负数,现在要是继续为太上皇站台,只怕会刺激的皇帝当场大怒。

但封建的道德感让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土木帝下坠到糊穿地心的程度。

一切还得徐徐图之……才好让他尽臣子之道。

杨善无奈退下,想着回去后要不要写一封奏疏,先遏制住民间对太上皇的埋怨,顺便弹劾一下顺天府尹的治理不利。

在他看来,哪里有放任平民议论天家事务的道理!

那些胡乱说话的就应该被抓起来!

进士们也松了口气。

没想到还没正式入职,他们就被迫参与一场朝堂口水战。

虽然双方都表现得儒雅随和而且没多说话,但他们都感觉自己被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恨不得立马回去洗洗睡了。

随后,景泰帝带着儿子回到内廷,一坐下就大笑出声。

他看不惯杨善已经很久了。

当初要不是杨善直接把太上皇带了回来,打了景泰帝一个措手不及,何至于让他着急上火?

偏偏景泰帝迫于压力,还不得不给他升职。

在此之后杨善也一直是守旧派的中坚力量。

现在能看到这人吃瘪,景泰帝当然高兴。

最新小说: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