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九十四章:徐永宁在南京

第九十四章:徐永宁在南京(2 / 2)

到底是容易灯下黑啊。

民情做不到上达天听,那么谁都不会是朱见济的敌人,谁都会是朱见济的敌人!

到那个时候,太子爷再怎么笑得像福娃,也只能请出祖宗成法,施展雷霆手段了。

比如说这次商税在江南的推行不利,到底是谁在搞鬼?

又如果有人对强制推行心怀不满,在底下搞扩大化,怎么办?

所以,徐永宁和仝寅来了南京。

锦衣卫带着出鞘的雁翎刀去了衡州府。

只留下朱见济站在咸阳宫中,望着窗外的飘飘落雨,沉思着。

—————

在了解了下南京的风土人情后,徐永宁跟仝寅对完了各种情报,就压制不住骚动的心,想要试着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好不容易来一趟南京,总不能就搞个信息收集吧?

想他堂堂定国公,就算使唤他的人是皇太子,也不能这样大材小用。

再者出行之前,太子都说了他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

只奈何徐永宁是真的年轻,自以为掌握了各方动向后,就能学着胖太子那样,直接出手,一击致命,却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

朱见济那是什么都不缺了,只等罪证一到,就能光明正大的拿人。

如果没有足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算知道了某些事情,那又能怎样?

猪不肯下崽了,养殖户又拿不出钱给它们修整猪舍换精品粮吃,除了天天念叨催生,还能如何?

亲自上阵给猪配种吗?

要真如此,那就乱套了。

可徐永宁就是这样没能耐修场子却又想抓猪崽的狠人。

他直接带着人冲了上去,打着朝廷的名号,企图扼制南京官员坐轿子的风气。

对面的官员比较尴尬,因为当场被定国公从轿子里揪出来,还用朝廷大义压人,着实丢人。

于是就真不坐了,步行去了上班处继续摸鱼等下班。

除此之外他还让人下乡对着商户跟农夫宣扬朝廷政策,别傻乎乎的就听士绅老爷的话。

太祖时期可是会派人走基层讲解法律和朝廷动静的,怎么这么些年过来,地方上说话的就成了当地土豪了?

徐永宁最初洋洋得意,以为能重复下当初带人围了孙家的场面。

结果过去几天,就变成了他被人围了起来。

一群自称轿夫的家伙堵在了魏国公府的大门前,也不找事,只是哭诉着自己不能失去工作。

“我等为老爷抬了半辈子的轿,养家糊口都靠着这事儿,哪里能说不干就不干?”

“朝廷不了解民情,立这样的规矩,坏了咱们的日子,也坏了老爷们的方便啊!”

他们说的徐永宁一头雾水。

搞鬼了,

这群人看着都是壮汉,怎么就抬轿半辈子了?

就这么想早死?

而且要说了解民情,跟胖太子混到一张饭桌上的徐永宁完全可以肯定,没有别的统治者比他更关心老百姓了。

你们这些人都是青壮,怎么离了轿子,就喊活不下去呢?

一般人也许会在哭诉下心软或是怕麻烦,丢了自家脸面,同意了轿夫的请求不在多惹事。

徐永宁却是让人把轿夫们轰走了。

随后,他还在被这群人纠缠,搞的徐永宁有时候都选择直接翻墙而不走门了。

直到仝寅找到他,说有几位和大师谈心的官员抱怨了“整天步行上班累人”“都怪徐永宁这个小子”等话,定国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来针对自己了。

徐永宁让仝寅把那几位的姓名记下,明白这就是胖太子让他找出来的敌人。

那么接下来,就是反针对了。

徐永宁牢记胖太子让他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知道要对付地头蛇,他得找帮手。

而魏国公估计是不行的。

叔叔还在舔侄子呢,一看就没足够的能耐。

所以徐永宁想来想去,拿出朱见济给他玩的烧废了的玻璃球,故意摆在了南京的众多权贵面前。

他联合仝寅编了个剧本,串通了口风,开始演戏了。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