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九十六章:衡州府的情况

第九十六章:衡州府的情况(2 / 2)

在他的劝说下,朱见济又让人弄出来了一批新的水泥,送去给还在和泛滥状态下的黄河斗智斗勇的徐有贞修大堤。

……只能说命运当真有意思。

想当初,朱见济还惦记着这人的人头呢,现在还得响应对方的请求支援。

而在这种黄金的日子里,南京和衡州府的情况报表被送到了朱见济手里。

“当真可杀!”

和儿子一同分享坏消息的景泰帝暴怒,连廷杖大臣都不怎么干的他直接喊出了一句狠话。

“这就是衡州府的父母官?!”

当初赈灾,高谷王竑是从东南而向西去的,由此视察衡州府工作的时候,时间已经比较晚了。

他们的确认真清点了当地仓储,随后让他们将东西放出来一部分,用于工赈。

一切看着挺好。

可根据朱骧去后的调查,才知道那些仓储物资大半是中途送入的。

由于工赈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资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但凡高王二人一到,必先去检查当地仓储,有问题就当场给人撸一把,给官吏们表演一下什么叫做“强撸灰飞烟灭”。

衡州府那边有着同样的问题,只是幸亏他俩来的晚,给了当地官吏查漏补缺的时机,才避免了一场在初春还寒时节的“火龙烧仓”大戏。

也正因为如此,高王两个都没有察觉到这地方的问题,匆忙安抚了受灾百姓,便去了其他地方。

之后用来填充的物资也被归还原主,三七分成。

面对这种事情,刑部尚书俞士悦也非常气愤,“如此贪赃枉法,不知悔改之徒,当诛!”

朱见济默默点头。

于是他让旁边的人起草召令给朱骧轩輗等人,让他们把那些人“好好”的办了,重刑安排。

查明实情后没必要压赴京城和等到秋后,直接处理了,拿首恶人头来安抚一下老百姓。

如此大灾再放任下去,人不想反也得反了。

有些东西,还是不要让他们出现苗头的好。

景泰帝仍然气不过,抬手揉着脑袋,“都六月份了,即便此时民生得以安定,朕再给他们减免赋税,可百姓的下半年又该如何?”

以景泰帝浅薄的农业知识,知道这时候再去奖励耕织,只怕是来不及了。

好在朱见济知道衡州府地处江南,跟北方不同,这时候抓紧时间,还能再种一季水稻,于是又着人赶紧总结了几页纸,让轩輗他们按着这上面的去组织生产。

老百姓总得看到地里的粮食,才会彻底安心。

顺便让轩輗这名号称“官场老流氓”的御史去清查衡州府土地,把隐藏的佃户和农田都找出来,并且弄一个江南版的皇庄出来。

朱见济都没想到,还没在属于自己根基最扎实的直隶清田理地大搞公社,就要在衡州府复制一个了。

没办法,衡州府的公信力被大灾给打击了个透,按户去分配物资和生产,那效率也比较低下,不如一次性整合起来。

抱团,是冷风之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方法。

朱见济打算在后面再派几个皇庄中的老手过去,教导衡州那边的分庄建设。

轩輗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的不错,可以重用……

不过在调动他回京城前,还是需要这个老流氓待在衡州府加班一下的。

朱见济将目光放到徐永宁送来的报告上,将对衡州府的担忧暂时放下,琢磨起了南京那一边的事。

徐永宁将自己在南京的动向和下乡调查都陈述给了胖太子,一叠子书信中的主要内容是在批判南京官场和士绅的作风糜烂。

他问朱见济需不需要核查官田,革除某些官僚。

朱见济没理这事。

起码要等到明年,派支拿着枪杆子的天子军队过去,这事才能搞起来。

不然徐永宁一嚷嚷要把在江南搞土地兼并的揪出来,改天朱见济就能收到南京对他的弹劾以及神经病当街刺杀定国公的消息了。

枪不在手,谁跟你走?

估计是在勋贵的里一呼百应给了徐永宁这种错觉。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