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一百零九章:纺纱机出现了

第一百零九章:纺纱机出现了(2 / 2)

瓦剌内乱后,阿剌知院虽然成为新首领,但他也得面临和也先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草原内部的分裂。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诉求。

当初也先能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强行镇压他们的反抗,阿剌知院能吗?

他才通过造反上位,屁股下的椅子本来就不稳,儿子死的只剩下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即使有大明支持,接下来几年,他估计也要为了搞定集团中的利益集团而头疼。

在混乱结束之前,大明是有时间去建设边境卫所的。

而且他手里还有一个对付草原民族的利器!

不是在二月份终于宣告研制成功的燧发枪,而是新式的纺纱机。

琢磨已久的珍妮纺纱机总算被人折腾出来了!

说来也是巧合,

一个织布厂的女工在听说了太子重金悬赏的消息后,便想要拿下这笔赏金。

在进厂之后,她的生活是改善了很多的,连带着家里也有了余钱,打算着把儿子送去学堂里读书,让他们家实现阶级跨越。

但女工和丈夫算了一下,发现这半年来的积蓄并不足够让儿子读出具体的功名,书本费和学费都是高昂的花销。

这是女工研究纺纱机的原动力。

为此,除了在厂里织布外,她又在家里狠心购置一台常见的纺机,有空就想着哪里还能改一改。

直到某天儿子顽皮,不小心把纺机推倒了,给了女工灵感。

“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女工让她当木匠的丈夫按照自己的想法弄了一台出来,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引起了皇庄的轰动。

研究小院里面被朱见济一直供养着的老手艺人简直羞愤欲死,觉得太子给了自己如此优待,结果从一开始就挂牌悬赏的纺纱机,却是被个织布女工做出来的……

他们无能啊!

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罪恶感,老手艺人们跟打了鸡血一样,鼓捣起了新的研究发明,除了天上飞的有限制,水陆两栖的玩意都已经被他们画出图纸了。

“我就是想多了一些……也许是上天见太子爷给咱们老百姓做了太多好事,冥冥之中给了我指点,舍不得见您苦恼吧。”

朱见济还记得接见那位敢想敢做的女劳动者时,对方所说的话。

就像之前的老头老太太一样,对方在自己面前仍然是拘谨畏缩的,但她自以为的小功劳,解决了朱见济一个大问题。

于是小太子力排众议,不但给了这家人赏赐,还允许那个孩子入东宫学堂进行学习——

现在,

原本很皮实好动的孩子正在被题海淹没着,哭着喊着要回家。

但穷人孩子早当家,

这娃也是知道自己这种一飞冲天的机会有多稀罕的,常常是嗷两声又主动去背书做题了。

而这种新式纺纱机,被太子呈送给景泰帝后,得到了好爸爸亲口赐名,称为“黄氏机”。

虽然简单,但意义十足。

因为那名女工和黄道婆同姓,以姓称之,还能同时纪念两位杰出人物。

而且“黄”同音于“皇”,也能体现出皇家在这玩意儿问世前做出的努力。

朱见济如此想着,便没有去嫌弃好爸爸几乎为零的起名能力。

他决定,等黄氏机量产,便让人带着去往宣府一带,组建纺织厂,慢慢的侵蚀游牧民族的经济,效仿两千年前的管子,再现“鲁缟齐纨”的故事。

养马帮大明的军队组建骑兵,养羊帮大明的百姓织就毛衣,然后草原人民也能发家致富,多好?

小太子把他们的未来规划的明明白白。

只可惜,燧发枪虽然问世了,但产量还没有提上来,不然送一些去北疆,还能让宋诚他们时不时去关外一些仍然不听话的部族旁边“打草谷”。

朱见济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他一个文科生好不容易弄出来一个先进的枪械,不能第一时间拿去帮蒙古人在头上开第三只眼,着实不好。

只能等以后有机会了。

瓦剌还在乱,但辽东的女真可不会安分。

大明这次夺回了旧有的卫所之地,自然也将联系大明本土和辽东的通道打通扩张了。

这意味着,大明可以更大力的,去辽东这种苦寒之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距离朱见济“犁庭扫穴”的目标,不远了。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