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51章:改土归流

第151章:改土归流(2 / 2)

徐永宁让人在箭矢上面绑上渗了火油的布条,点燃后扔到了林子中。

秋日里干燥的草木迅速蔓延出火焰。

“咱们再把这片地方提前围上,把那群家伙逼出来!”

徐永宁又下令,让跟随自己的几百人尽量把这个山头裹住,守株待兔。

等到大火烧掉山头上的大半草木时,躲在其中的人终于逃了出来。

他们身上都带着纹身,头发也不像中原人那样束起来,看上去非常野蛮。

这是一个反叛寨子的残余分子。

徐永宁已经追他们很久了。

“都抓起来,砍了!”

徐永宁手一挥,杀气腾腾的说道。

两个加起来才三十出头的少年面对哀嚎的俘虏,一点动容都没有。

对于公然违抗朝廷政令,并且杀了不少大明天兵的家伙,有什么好仁慈的?

——————

除了徐永宁在努力赚军功之外,还有一个人在默默崛起。

四川巡按御史王越也参与这次地方上的平叛。

他景泰二年的进士,三年的时候,奉命巡按四川,在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

可惜在第二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王越心里悲切至极,加上四川地远,于是他没等到接任的官员到来,就自己跑回家守孝去了。

这件事引来其他御史的弹劾,但景泰帝感念王越的孝心,特地原谅了他。

之后考成法推出,朱见济发现王越这人虽然正式任职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不管是弹劾还是罢免官员的数量与质量都很亮眼,于是没等人守孝满三年就给他“夺情”了。

景泰六年,王越就被迫官复原职,仍然在四川发光发热。

他赴任后,也许是感念蜀地民风彪悍,代代都有“边害”,于是命人缮修器甲,精简兵卒,减课劝商,颇立功绩。

到现在,王越已经剿灭了近十个反叛的地方寨子,将之废寨设县。

在本就富有武力的大明军队配备上燧发枪以及其他先进兵器后,这些土著的反抗根本不值一提。

即便是一些负隅顽抗的寨子,也都在将军炮的威力之下,被轰炸的遍地都是。

除了武力镇压,王越还采取利诱、讲理等等方式,让部分首领带着村寨拱手来降。

毕竟大炮一响,他们居住了那么多年的寨子直接被灭了,让人何其胆寒!

在四川地方的平叛上,王越已然成了令当地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想王越以文官身份,取得如此成果,已经非常出色了,再参与几次战争,只怕这人会跟王骥一样,成为以军功封爵的文官第二人。

但只是打仗,王越并不满足。

随着战事进入后半段,土司势力被清扫的差不多后,如何治理这些新空出来的地方又成了问题。

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管理,那这一波土司被灭,还是会有新的土司出现。

于是王越写了一封奏疏,上承天子。

建议在西南地方采取驻军、屯兵、修边、筑卡等强硬军事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动湘西社会的“儒化”。

其中主要包括通过设置官学、书院、义学等构建儒家教育体系、给与少数民族士子资助及科举名额优惠、颁令禁止苗民诸多宗教祭祀活动及风俗习惯、推行三纲五常及忠孝节义观念等等。

这封奏疏让朱见济见之心喜,特意传给内阁的诸位大臣观看。

“此人有大才啊!”

再过几十年,这人必然会成为大明朝堂的中流砥柱!

“可是规则虽好,但如何找来这么多人理事呢?”

“依照大宁旧例,抽调国子监生,各地社学成绩优秀的学子,以及地方吏员过去……”

两三年过去,朱见济提出的“尊孔复古”行动也取得了良好成果。

起码在社学老师的棍棒教育,以及在科举中重新焕发生机的明算、明法等科目诱惑下,大明的学子们比过去显得强健了许多。

过去也的确有读书人死活不肯学什么体育和理科,但为了科举,为了当官,他们到底是低了头。

这些人,在理论知识丰富起来后,正好放到地方实践实践。

而当朝廷签发政令,让监生、学子、小吏和因罪被贬的官员为大明去开发西南边疆之时,时间已经到了景泰十年底。

一年时间,在改土归流的前步骤“制夷”阶段,倏忽而过。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