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373章:殿试

第373章:殿试(2 / 2)

而朱见济也没有趁此机会看清自己。

在他知道王云就是“王守仁”后,对于这小孩做什么特殊事情,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下棋赢过他儿子,这对王圣人来说很正常嘛!

也就是没有下过王守仁罢了,

天底下有多少人赢不过王圣人呢?

他儿子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

对此,皇后只能微微一笑,然后拉着丈夫赶紧上床睡觉。

这种事情,还是去梦里比较好。

……

“今日的考题,讲的是户籍制度。”

“古时户籍如何,今时户籍如何,你们要好好的想,好好的答。”

乾圣十六年的殿试,朱见济坐在上头,对下方正襟危坐的贡士们说着。

后者自然认真听讲,不敢在皇帝发言的时候大喘气,御前失仪。

等朱见济讲完之后,他们才拿起笔开始作答。

户籍制度在中国古已有之,毕竟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对国内民众进行统计是不可或缺的。

登籍造册,便是如此。

不过很多时候,户籍只是简单记录一下个人的出生地、家庭情况等等,以古时候的交通环境来说,普通人也不可能跑的太远。

出生在哪儿,基本上一辈子就在那儿过了。

除此之外,如果要通过参军、科举等手段实现阶级跨越的话,也不会有太大阻碍。

起码在流程上看起来,是没有限制哪哪的户籍不准参军考试的。

但是这种制度在蒙元之时发生了改变。

面对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情况,本来汉化程度就不高,对待富饶的中原江南也只是想着把农田变成牧场的蒙元统治者来说,他们可巴不得固定所有——

民族上固定四等人制,让少数的色目人去帮忙统治多数的汉人,前者外来户,要想好好收税,就只能依靠蒙古的军事能力,办事起来自然尽心尽力,然后压制汉人势力,蒙元贵族便天天吃着火锅唱着歌,高枕无忧。

而阶级上,则是定下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工匠永远是工匠,农人永远是农人。

最好谁都不要改变。

蒙元覆灭之后,由于其统治华夏也有近百年,影响力还是不少的,所以大明也继承了这户籍制度。

毕竟后世人看来具有极大人身限制,是真“人权问题”的户籍制度,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必要的。

屁股决定脑袋。

朱太祖开局一个碗,打下全天下,最后坐上了皇帝宝座,其根本目的,也是要把老朱家的江山社稷给维护好啊!

但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该出现的变化还是会出现的。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在洪武年间就出现了变故,很多军户逃亡,之后更是一路崩溃。

到了朱见济手里,先是废掉了大部分已经失去实际意义的卫所,让那些早就不会打仗了的军户转为自由民,再是采用募兵制——

即便向民间募兵需要朝廷出钱,又是一大笔开支,但一分钱一分货,整体上,总比征收卫所的军户们好一些。

之后对各地流民、移民也是就地编户立档,没有记录多余的东西,全算成自由民。

甚至李东阳这位状元公,便是军户出身。

皇帝本人都是如此做派,加上地方上早就有了的“逃户”现象,可以说,从蒙元开始的,把人一生乃至于子子孙孙都安排好的户籍制度,到眼下,可谓是名存实亡。

而一样东西既然到了失去实际作用,那就该果断一点,让它随风而去。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