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晋击天下 > 第422章 皇后摄政

第422章 皇后摄政(2 / 2)

谢安朗声道:“既然诸位并无异议,还请与我一同,前往中斋,敬请皇后摄政。”

…………

哄闹了一天的建康宫,终于安定了下来。

但是建康城内,却并不平定。

首先是龙骧将军桓温,率全家老小,包括其弟桓冲等人,合计数百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建康城,一路往南而去,不知所踪。唯独南康公主司马兴男,不愿跟随,在夜里吊死在房内。

桓温原本掌控城门五校,故此就算是这么大规模的迁移,也没有人敢阻拦,任由其离去。

据后来所追查的消息,桓温一家人,逃到了广州,然后又乘大船出了海,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

很多人不明白桓温为什么要逃,就算他曾经想拥立司马岳,这也是符合纲常,无可非议。再加上其驸马的身份,又是司马珂的旧将,司马珂应登基后,最多只是不予以重用而已。

只有谢安知道,司马衍的驾崩,与桓温脱不了干系。根据张桓和众內侍所述,司马衍是服了仙丹之后,吐血而亡。谢安派人取了司马衍所吐的鲜血,在里面验出了砒霜的成分。

其实,由于司马珂十年前的提醒,宫内对司马衍的衣食住行,都有严密的防范。所有的食物都经过了银牌验毒、內侍试吃的环节,御厨也在严密的监视之下。

但是,独独对着仙丹这玩意,一直疏于防范,这才被人钻了空子。

与桓温一并逃走的,还有谒者仆射殷浩。而掌管仙丹的內侍,也在当夜投井自尽而死。

一切都成了迷,但是一切又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司空诸葛恢和几个右第四品以上的北方士族官员,纷纷向皇后杜陵阳请求致仕。杜陵阳在征求谢安的意见之后,一一准旨。

而余下的北方士族们,自知大势已去,有的在静观其变,有的人已经开始主动向司马珂的阵营靠拢。

乌衣巷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府上,城东的纪府,每天都门庭若市,拜访者络绎不绝。还有褚府和荀府等,所有与司马珂关系密切的士族官员,都有人前来拜访,拉近关系。

司马无忌也回到了建康城。随之而来的,还有沈劲的控鹤军和卞诞的解忧军,合计四万大军,驻扎在建康城外,以防京师出现变乱。

由于桓温奔逃,杜陵阳令司马珂无忌全盘掌控王室六军,至于城门五校,则暂由谢安统领,待司马珂回京之后,再做定夺。

明王将要即位的消息,也早已传播了开来。

司马珂阵营的官员们,自是十分欣喜,至少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自己的家族都将兴旺一时。毕竟,明王的面相和身体状况,怎么也不像短寿的样子。

最为高兴的,自然是即将成为国丈的太尉纪友。谁也想不到,十年前青奴的一通胡闹,跟着谢安一番与司马珂这个落拓的宗室结拜,竟然拜出了一个皇后来。接下来,秣陵纪氏,必然成为大晋的顶流高门之一,整个家族都将为之自豪。

其次,当然是乌衣巷的陈郡谢氏。谢安和谢尚,一文一武,都是司马珂的心腹,陈郡谢氏也将提前进入高光时刻。

而琅琊王氏,也是喜气洋洋。对于王悦和王允之来说,压在心头多年的一块大石,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王曦作为琅琊王氏的嫡女,做妾是堕了家族的名声,但是若为帝妃,自是尊贵无比。

晋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三夫人即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九嫔即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等。

王曦若入宫为妃,自是在三夫人之中,位视三公,岂是普通士族之家的正妻所能比。

除了这三家之外,褚家、荀家等与司马珂亲近的北方士族,还有诸南方士族,也都是欣喜不已。

而孙绰和许洵等与司马珂关系较近的名士,已经开始在替司马珂草拟登基诏书了。

为司马珂即将登基而兴奋的,不只是士族,那些寒门庶族、黔首们,更是欣喜若狂。

这些年来,司马珂给江南带来日新月异的富庶繁华,也让江南的百姓们彻底摆脱了饥荒之苦,在百姓们的眼里,司马珂就是神明一样的存在,无不感恩戴德。听到司马珂即将登基的消息,叫他们如何不欢呼鼓舞。

整个建康城,都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的气息,若非先帝司马衍尚未发丧,恐怕早就全城欢庆了。

司马珂也不负众望,紧赶慢赶,六天之后,便抵达了京口。在京口休憩了一晚上之后,次日便带着两千羽林骑,浩浩荡荡的奔往建康城而去。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