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新宋之咏春皇帝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秦家军的底蕴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秦家军的底蕴(1 / 2)

铁甲骑兵丝毫没停下的意思,射完弩箭后迅速就着迂回的奔势圈马后撤。

与此同时,黑甲骑兵再度加速。

“变!”号令之下,黑甲骑兵骤然变为左右两队,分别在两名将领的带领下向左右两边迂回。比起铁甲骑兵,动作显迅捷灵活、井然有序。

“弓!”

黑铁骑兵整齐划一地双手离缰,各开长弓,利箭闪动寒光,“嗖嗖嗖!”地向着天空射击。三千支利箭在半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如雨点般落向正要放箭的弓弩队!

弓弩队措手不及,纷纷被利箭钉在地上,血花四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手中挽着的弓弩四处乱射,反倒射倒不少自己人。

程玉贵再度惊呆了,万万没料到黑甲铁兵居然会挽强弓!之前的铁甲骑兵会射箭并不奇怪,他的部分精锐骑兵同样配置速短小的硬弩,但他从未见过有骑兵配备长弓,既携带不易,双手离缰射箭也对骑术有极高要求。

如今这批黑甲骑兵居然在迂回的同时双手离缰放箭,马术之精,开弓之娴熟,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秦家军竟然有如此战斗力惊人的黑甲骑兵!

程玉贵慌忙指挥两翼骑兵合围、弓弩手攻击,但已经迟了,黑甲骑兵一触即走,如潮水般跟在铁甲骑兵之后撤退,而且各举圆盾防范弓箭。

不过片刻之间,近万秦家军骑兵已轻易突破围过来的两翼骑兵,风驰电挚般撤离远去,只留下了满地惨叫不已的贼兵。

程玉贵目瞪口呆,望着远处激扬的尘土,竟不敢下达追击的命令。

待得他整理好兵马,发现己方伤亡了五六千人,却连秦家军一具尸体都没留下。

程玉贵大觉心寒,使人飞马将战况详细报告给何元庆元帅,自己整顿兵马,扎下营寨严加防守。

直到天色大亮,他才接到何元庆的指示——中午前夺回宋埠镇,配合其余三个方向进行全面合围。何元庆的命令云淡风清,没有指责也没有表扬,一切按部就班,依着原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行军。

程玉贵暗自佩服,马上挥军挺进宋埠镇,谁知到了宋埠镇外一看,城上插满秦家军的旗号,但城门大开,竟一人防守。

程玉贵急忙按住兵马,小心观察起来。

空城计?还是内藏伏兵?

程玉贵经过昨天一役,对秦家军再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他沉思好半晌,才下令两千刀盾手全神戒备,小心向城池逼近。

那两千刀盾手你眼望我眼,迟疑着、畏缩着靠近大开的城门,好久才慢慢摸进了城内。

“报!宋埠镇城门周围没见到任何敌……”

探马还未说完,忽然间惊呼声四起,走在最前的刀盾手纷纷掉落城门前空地的陷阱中,被尖刺刺得惨叫起来。

其余刀盾兵吓得魂飞魄散,慌乱后退,论程玉贵怎么下令都不敢再靠近城门半步。程玉贵只得另外换了一队长枪兵,以长枪探路,再次靠近城门。

结果一连触发了三次陷阱,方始再阻碍,待得探马奔入城中,捉了百姓问话,才知道秦家军早已连夜离城,不知去向。

程玉贵行军多年,第一次吃了这么大的闷亏,暗恨不已,使人打听秦家军的指挥官,才知道这支秦军家不过一万五千人,骑兵袭敌,步兵和弓弩兵在城中布下陷阱后带齐粮草、攻城器械等缓缓撤离。指使官并不是东巡御使秦阳,而是他麾下的两名指挥使,艾铁和封孝友。

“艾铁、封孝友……”程玉贵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名字,他知道,这两个名字很就会传扬出去,成为秦家军中继秦阳、杨再兴、罗延庆之后的当代名将。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