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 228章,设备,生产,抬枪

228章,设备,生产,抬枪(2 / 2)

“等安排妥当了,你小子亲自去一趟,安排兵工厂的位置!安排好了咱们就施工,我想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搬过去了!当然,前提是小鬼子别打到榆社这边来,真来了咱们就只能搬走了!”张部长说道。

“是啊,真要是鬼子来了,咱们就只能搬走。好歹咱们在马坊乡的时候搬过一次,有经验!”胡长义说到。

“嗯,既然做出决定了,那你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开始,咱们接着全力生产!”张部长说道。

胡长义自然是没意见的,接着开工,接着造么,鬼子来了咱就跑。总之,要充分发挥游击精神,绝不能因为鬼子来了,咱们就停工不干。

胡长义回到游击队驻地的时候,邢德正跟赵奉年也没问他跟张部长说啥去了,反而在讨论新兵的训练问题。

关于新兵的训练,胡长义早就把从系统购买的资料写成了册子,赵奉年他们也学会了如何练兵,现在只是安排下具体的负责人而已。

还有,游击队升级成了连队编制,但是轻机枪依旧只有一挺,重机枪也只有一个重机枪组,还是借来的。所以,游击队如何去增加连射的火力,这也是个问题。

还有,游击队升级成了连队,连长自然是赵奉年,副连长是胡长义,指导员是邢德正。那么问题来了,等新兵们训练完成,自然是要编入班排作战的。

那么,各排的排长人选,各班的班长人选就需要确定一下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新兵占了兵员总数的一半还多,游击队又需要保证战斗力,必须保有一个战斗力强的尖刀班才行,这也是要考虑到的事情。

总之,吃过晚饭后,胡长义跟邢德正他们讨论了好久,才终于暂时确定了游击队的编制问题。

嗯,暂时确定之后,还需要开支部会议讨论的,总之麻烦得很。

胡长义是个怕麻烦的人,所以这些事情上,他只是做了点头加点头的工作,其他一概不多想。

他要考虑的,其实还是兵工作坊的事情。

眼睛一闭一睁,一夜过去,时间到了4月4日,晋东南各处都传来鬼子开动的消息,九路围攻开始了。

而在韩家村这边,那些刚送来还没拆开的包装的设备,又再次被加固包装了一番,准备再次送走。

与此同时,一辆卡车从韩家村向南而去,准备沿着公路绕行一下,到东边的长治辽县公路上,然后去显王村看看去。显王村距离九寨比较近,隔着大山,倒是一个不错的物资中转站。

而且在原本时空中,这里也有兵工厂的分厂,应该是锻打工厂,还生产50小炮弹的尾翼。

当然,现在还是个山村而已,一切都在发展中。

4日下午,兵工作坊,在胡长义专门的生产实验室中,一个身影在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拿着硝酸跟缴获的兜裆布制造单基发射药的胡长义。

话说鬼子的兜裆布可是纯棉的,棉纤维也不错,洗洗干净了用来造硝化纤维是很不错的材料。嗯,将来造出了发射药,再推进一颗弹头还给鬼子,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是吧。

胡长义的生产,其实还处于实验室的水准,哪怕用的瓶瓶罐罐换成了坛子大缸,也无法掩盖发射药还是实验室水平的本质。

好在,有着系统辅助帮忙,胡长义这边的生产效率还算是不错,造一次,能用好些天的,反正子弹装药是用克为单位的,最多都没有超过3克的。

胡长义在造发射药,郭德柱这个铁匠却被胡长义派去带着人打造三脚架去了,就是大抬枪用的那个三脚架。

而春生秋生俩兄弟,也被胡长义安排给那些陕造的大抬枪动锯子,把那些抬枪的枪托锯掉一部分,或者掏空一部分,还把枪管的护木取掉一些。

而在这之前,这些大抬枪的枪管会被李富贵拆下来,然后送上车床,给枪切掉一层外圆,以便减轻分量。另外,还有袁守革也没闲着,被胡长义拉去给枪管锯掉一截,也是为了减轻分量。

没错,胡长义在上午的时候,给那些陕造的大抬枪抽出来十支,画上了各种标线,让人拉去加工。

等他忙完了发射药的事情,下一步就是把这些大抬枪彻底的魔改一下,变成霰弹炮用来近战。

嗯,口径超过40mm的抬枪,完全可以叫做霰弹炮了,这个没啥毛病。

其实大抬枪改造成霰弹炮还是很容易的,毕竟都是后装栓动的,改造起来很容易。甚至于,枪栓都不需要改动,只需要在重量跟长度上进行修改就好了。

霰弹炮的关键技术,就是定装的大号霰弹,这个才是重点。

而这个问题,胡长义早就安排兵工作坊在造了,只是目前还仅仅完成了弹壳模具跟冲压的问题而已。

弹壳,胡长义没有用纸质弹壳,虽然他知道怎么弄,但依旧选择了用黄铜铜板来制造大号霰弹的弹壳。

为啥?因为这是在给制造枪弹的弹壳做前提的技术储备啊。尽管他能开挂,但是还是需要技术的。

而生产口径大的霰弹弹壳,正是给枪弹进行技术储备。

枪弹这东西,可是个头越小,生产难度越高的。

至于说材料浪费问题?黄铜弹壳只要不弄丢了,就可以多次的反复装填么,这没说的。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