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燎唐 > 第330章 一路向南

第330章 一路向南(2 / 2)

蜀道难行,笮马速慢,这步行与骑马的速度差不太多,但负重而行那对人的体能是种极大的考验。

祝震把高汉的命令传达给了其他徒弟,遭到了大家一致的埋怨,“用先生的话说,你这就是嘚瑟大劲了!”

悟了是这些人里最支持高汉的,本来他不是高汉的弟子,也用不着跟他们一样,但悟了想试试这种训练方式,主动地按他们的标准背上了一块石头跟在高汉后面。

没有出二里,悟了就有些受不了了,气喘吁吁地问高汉,“你怎么不背呢?”

高汉乐了,把“棒子”解下来往悟了背上一搭,百十斤的份量突然加身,好悬没把悟了压趴了。

“你、你平常竟然带着这么重的东西活动!?”悟了相当吃惊,没想到这黑不粗溜的棒子会这么重。

高汉指了指缠在身上的袋子,“这里面还有卓不二送给我的一百斤金沙。”

“……”悟了再也无话可说了,向高汉高挑大姆指。

把“棒子”收回背好,高汉严肃地对悟了说道:“都说修行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真正做到者寥寥,我辈当不可懈怠。你要去西域寻梦,在那个自古便纷乱四起的地方,没有保存自身的实力或者势力,将会寸步难行。”

高汉这话在劝诫悟了,也是在告诫自已。

天变了,但修界的形势好象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乐观,如大巫宾就这样的巫者竟然想出以阵抗天的方法度过一劫,那么其他如玄女一样的老辈高人会不会用其他方法暂时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呢?

而且,最大的敌人鬼隐门的鬼隐子是不是修的元气、受没受到天变的影响也未可知,现在还真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必须得时刻加强自己和身边人的实力。

一行人昼行夜宿,每日二三十里,几天后便到达了新津。卓不二派的向导很负责任,把马交给了卓家在新津的商栈,又找来了三条蓬船。五个弟子一条,高汉、悟了和两个向导一条。杨敬是女人跟他们一起不方便,自己单独坐一条。

“总算跟这个狗皮膏药分开了,虽然是暂时的……”高汉倍感轻松地说。

每天生活在火辣辣的注视之下,让高汉压力山大。高汉很怕自己顶不住杨敬的攻势,一不小心犯糊涂对不起家里的两个老婆。却不查这种欲拒还休的心态与原来的针锋相对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或是“最难消受美人恩”一句了得。

把石头扔掉,坐到船上,众弟子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可把他们折腾的够呛,如今总算可以放松了一些,但高汉的又一道命令让他们再次叫苦连天。

“到达僰道之前,把这本《军典》都给我背熟了,我三天一考,如有懈怠者每日罚抄三遍。”

望着厚厚一本《军典》弟子们都傻眼了,这抄一遍都得两三时辰,抄三遍就得不眠不休了!

其实他的理解有误,不是让他们全本抄三遍,而是对不熟的抄三遍,熟的还抄它干什么?高汉对前世那种不分生熟一概乱抄的被罚经历是相当深恶痛绝地,不会让同样的悲剧在弟子们的身上再次发生。但他们这么理解高汉也不给予解释,有压力就有动力,千古致理。

蜀地各水因地势关系大部分流速较急、波宽浪大,船行水上忽悠上下,左右不定,非常跑船的人不能驾驭。对乘坐者来说,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晕船。

晕船这事儿很奇妙,不分人种和身份。两名向导常年行商,自然悠哉。五名弟子久居荆湘,那水性没得说,行得了船入得了河,也不存在晕船的事儿。可高汉这辈子还没坐过船,悟了也是旱鸭子,两人晕的一蹋糊涂。

高汉和悟了坐在船仓里脸色发青,为了尽快适应,不得已运功强抑不适。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半天之后,身体稍好的高汉解去负重、抓起船上的缆绳绑到腰上,扑通一下跳进了江里。

“先生!”两船皆惊,有弟子脱衣服要下水救人。

“都不准下水!”高汉扒着船帮喝到,然后松开手在水里一通挠扯,正规游泳姿势不会,但小时候在泡子里戏水的狗刨技术还没忘。

看着高汉在水里瞎扑腾,悟了青着脸嘟囔了一句:“又犯二了,比卓不二还二。”

高汉可不是犯二,而是心有算计。再不济也是修炼过的人,无论体质还是憋气时间上比一般人要强上许多,而且的选择这段江面开阔平缓没啥大危险,高汉就是要逼自己学会游泳。

因为晕船高汉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辈子在武道上算是超人一等了,陆上争斗自保基本有余,但水下功夫不行。云南多水,此去保不齐会打水战,如果不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之方面的训练到时候难免抓瞎。

现在在内陆的江河里自己都这般狼狈,那将来去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怎么办?海战的凶险可不是江河所能比的,现在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不是高汉没事爱瞎想,只因为这个世界遥远的东方也有那么个不着人待见的半岛,半岛再东还有一个更狼子野心的岛国。

“如果不出意外,我会在这个世界活很久,或许能尽量地多做点什么……”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