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袁尚传 > 第一四零章 荒年

第一四零章 荒年(1 / 2)

?

汉兴平元年岁末。汉献帝刘协移驾颍川许县。

次年。经随驾大臣商议。刘协改元建安。时值公元一九五年。比历史上的建安年号提前了一年时间。

三月。袁尚带着青州大小官吏参加迎春和主持了春播。

去年末。袁尚跟文丑所部回到邺城复命。说明朝廷跟皇帝的情况。袁绍对于迎接皇帝这件事本来就出于犹豫之中。袁尚虽然没能带回皇帝。但带来了刘协的嘉奖诏书跟封赏。冀州高层间或惋惜或庆幸。但他们对刘协移驾许县这已定事实只能接受。

袁尚使用郭嘉的妙招。将孔融调到刘协身边。换来了钟繇这个干才。钟繇一旦出任北海太守。过不多久袁尚就将他调到身边。经过岁末年初这段时间。袁尚将青州的军务政务都重新统合整编。

其中田丰还是出任别驾从事。国渊出任治中从事。郭嘉出任兵曹从事。王修出任部郡国从事。其实这时州长官的从事所管理的事物。大都是由州牧分派。他们是州长官的助手。受重用程度也由州牧喜恶决定。孙乾、田豫分担簿曹、主簿、假佐等袁尚私人书佐和助手的职务。

军务方面。经过几次大战。袁尚等人精选出六万青州常备兵。除去分守各地的兵卒。袁尚可以应急调动的有三万青州兵。剩下十多万预备兵都归地方军户管治。也就是分到青州各地实施屯田和服劳役。

骑兵方面。在洛阳收降了近两千西凉铁骑。除去不愿归降的和残弱。剩下了一千骑。洛阳之战损失的骑兵也各自在预备兵中补充。原先三千乌桓突骑。两千近卫骑。两千青州精骑的编制没有改变。如此袁尚就拥有了八千多骑兵。在这时除了鲜卑乌桓和西凉地方军阀。袁尚的骑兵数量可谓仅次于袁绍。

乌桓突骑和凉州铁骑被编制在一起。独立成建制。只听从袁尚调度。张辽、弥力担任正副统帅。太史慈统领两千青州精骑。不再独立成建制。而是被调去配合步卒的军阵作战。

两千近卫骑还是由赵云统领。补充进各支骑兵中的精锐。命名为骁骑营。骁骑营中兵卒有西凉兵、乌桓兵、鲜卑兵、冀州兵、青州兵。都是袁尚军中最精锐者。其战力更居各支骑兵之首。

在三万可以应急调动的青州军步卒中。袁尚也挑出精锐者扩充自己的近卫。总共有八千多地兵卒被编成近卫军。分成四营。由许褚、典韦、徐晃、田豫四人各领一营。他们平时领兵拱卫袁尚。遇到战事又可以分去出作战。

剩下虎卫、狼卫也被固定为各自四百的编制。经袁尚不遗余力地配合。史阿的暗卫“承影”也初具规模。如此青州军的编制更加完善和成熟。

军务方面进展得十分顺利。但在政务方面却不容乐观。开春来各州郡皆出奇地降雨稀少。如此春播之后的灌溉成了大问题。更有甚者说这是刘协迁都移驾触犯禁忌。是天降灾祸来警示世人。赵温也受不住压力。被迫辞去司徒一职。希望天灾就此终止。

袁尚知道今年各地都将大旱。去年秋收后除了拖欠甄家的钱粮。向冀州其他家族借地钱粮都还清。但是青州的库存也仅够供养兵卒一年多之用。要是民间出现饥荒。那么对于各项事务初有起色的青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袁尚、田丰、郭嘉、钟繇、国渊、王修等青州高层都亲自到地方督促农务。几人集思众议。都在为农耕之事出谋献策。

袁尚指着农田说道:“这两年来在元皓先生主持下修了不少沟渠。但是这还不够。今年全年都将有旱灾。这个月内让兵卒和军户们都抢挖沟渠引水灌溉。挖井的事也要立马着手去做。”

“少将军。这春旱往时也有过。到四五月时就会降大雨。这大肆调用军力民力挖井修渠是否会扰乱地方军务民务。”王修说道。

“去岁我就请教过管辂、刘良两位大师。他们皆说今年将会大旱。再说不抢修沟渠深井怎么确保春播。”袁尚坚持道。他假托筮卜是由于这时的人多会相信这套说辞。不然他也说不出个缘由。

“少将军说的是。就是没有春旱各地也要兴修水利。此乃有利于农耕的大事。”国渊也赞同道。

“属下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担心大肆调集军民会牵涉到地方的治安问题。”王修急忙辩解道。

“让那些将军们都带兵监督。各自领下任务。要是出了乱子分担到个人去!”袁尚说道。

几个文吏都答应下来。表示一定督促好修渠挖井的事。

“叔治先生。你亲自去一趟东莱。督促那里多组织人手熬盐和捕鱼。公你去一趟徐州。跟陶使君和糜竺商议大量买粮的事。”袁尚吩咐道。

王修、孙乾两人各自领命。今年是不能再有大规模地军事行动了。袁尚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确保度过荒年。

将任务分配下去后袁尚反倒清闲起来。底下这么多将才政才。他除了决断大事。执行就交由那些部下去做。

他来到了刺史府屯驻卫兵的一个小院落。这里关押着让袁尚也颇为忌惮地“毒士”贾诩。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归藏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