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袁尚传 > 第一九五章 攻破

第一九五章 攻破(1 / 2)

?

“滴滴答!”一队骑兵从对面冀州军中开出。一阵呼喊声传来:“文若。为了满城百姓不遭兵灾。你还是让兵卒弃械吧!”

接着。一个黄门郎官走出。捧着一份诏书念道:“令荀文若收束兵马。归大将军袁尚统领。否则以谋逆罪论处!”

荀心中被触动。先前的声音很久没有听到。但是他记的。那是同窗好友的声音。而且诏书这一招太狠了。荀最不想做的就是背负这种罪名。他苦笑一阵。毫无畏惧的站起。不顾亲兵的阻拦走出街巷中间。

“奉孝。大将军可在?”荀问道。

“文若兄。我就是袁显甫!”又一个声音传出。

荀苦笑着摇头。“希望大将军以社稷百姓为重。善待百姓。辅佐陛下匡扶社稷!”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传出。“这自然是我要做的。不过也要文若兄收束你方兵马。还有。我这是跟文若兄做的担保。如果文若兄不在了在下可不做数。”

这话正击打在荀心中。他本想让兵卒归降后。自刎以报道曹操知遇之恩。

荀无奈。转身让人传令归降。冀州军步卒缓缓开出。处理收降事宜。

毛来到荀身旁。同样目光复杂的看着策马而出的袁尚等人。

“不知这位先生何如称呼?”袁尚指向毛。

“陈留人毛。毛孝先。”毛答道。

“噢。原来是毛先生。久仰大名。虽然你我初次见面。但我看先生果然如传闻那样清雅。真是一时杰出的名士。”袁尚笑道。

毛叹了一口气。问道:“在下不明白。曹公来信说大将军乌巢的军粮被烧。而且邺城又被袁熙占据。但大将军不但不回师平乱。反而用了那么一招奔袭。当真是好气魄。”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先生当明白这其中道理。”袁尚说着露出笑意。“而且袁熙叛乱、乌巢屯粮不过是我布的一个局而已。为的就是引曹操入瓮罢了!”

荀打一个激灵。“这是你们的设计?”

郭嘉挥扇直笑。“袁熙自认为聪明能忍。却不知他一直在公子暗卫的监控下。就连他的一些个仆役都是公子安排的。而你想他的旧部为何会恰好留守邺城。这都是我们事先就安排好的。设下那么个香饽饽。还怕他袁熙不上钩么?”

荀心中一凛。这真是好算计。不仅使曹操认为邺城沦陷。还将袁熙这个不安因素引诱出来。

“那乌巢之事也是你们设计的?”毛问道。

“为了歼灭吕布和曹操的骑兵。当然。最重要的是让曹操认为我军前后受困。兵粮不多。如此才能将他从官渡引开。”郭嘉解释道。

“好魄力。好手笔!”毛叹道。

“其实那也不全然是军粮。只有外面三分之一的粮食罢了。里面的都是木屑。曹纯、吕布当然不可能一包包拆开查看。所以想当然认为是那样!”郭嘉掩嘴直笑。

荀不禁感慨:“河北兵多粮足。又修养了三年。而且你们的谋智更胜我等。输的不冤呐!”

“其实冀州军就是在官渡相持下去。时日一久我等恐怕也难抵挡。大将军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毛说道。

“并非如此!”袁尚否定道。“兖州兵少。但以曹操等人的才智。退守许县、陈留。坚守也不无可能。不出奇兵。取胜也要多付出兵卒跟钱粮。而我等不起!”

“大将军心很急?”荀疑问道。

“是!”袁尚指着天际。“如今天下四分五裂。除去劲敌曹操。关中有马家。汉中有张鲁。蜀中有刘璋。江东有孙家。荆州还有刘表。如果战事一年一年拖下去。又有多少人死于战乱。又有多少乡民百姓不能安置家业田产。”

“当年我就看出你志向不小。想不到真是贤主。还是奉孝眼光独到。”荀叹息道。似是追忆。又似是懊悔。

“文若。如今公子占据河北。中原也唾手可的。正需要你这样的治世之才辅佐。”郭嘉劝说道。

“奉孝!”荀打断了郭嘉的劝说。“我是怎么样的人你晓的。忠臣不事二主。大将军想杀想收押我都无所谓。但决不能背叛曹公。”

“公子。将文若和毛先生先看管好吧。”郭嘉说道。

“只盼大将军看在昔日的交情上。不要为难曹公等人在许县的家眷。”荀说道。

袁尚点点头。让兵卒将他们带下去。

“荀文若倒是个贤才。看兖州的政绩。恐怕不在田元皓之下。”贾诩说道。

“我深知文若。想让他归顺一时恐怕不难。”郭嘉说道。

“噢!”袁尚来了兴趣。“何叫归顺一时?”

“只要兖州平定后。公子向皇帝讨一份诏令。让文若出任户曹的职务。那他肯定不能推辞。”郭嘉说着挥挥羽扇。“但将来公子若是一统天下。文若就……”

袁尚知道郭嘉的意思。如果自己想废汉自立。那么荀肯定会跳出来反对。可是那时天下已定。怎么收拾荀文若还不是自己一句话。

“主公。已经将曹操跟他那些将领的家眷看管起来。要如何处置?”郭图问道。袁尚笑了笑。“方才答应过荀文若。那我就不能以他们做人质。”

“可是让他们押到前方劝降。那么曹军将领就会无心应战啊!”郭图劝道。

“不能做人质。还要放一批人。先押到前方。再放给他们!”袁尚笑道。

“这是为何?”郭图问道。

贾诩点头赞同:“如果将曹军将领家眷做人质。反而可能激起他们的愤慨。让他们孤注一掷。但是放还一部分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家小无恙。倒是会扰乱他们的军心。那些将领就是想抵抗。也生不起死战之心。”

“啊。妙啊。大将军之智果然天下无双。比之韩信的四面楚歌还要厉害!”郭图不住赞道。

“三军可以夺气。将军可以夺心。”袁尚一眯眼。说道:“那些外姓将领的家眷放还一些。但是曹操的家眷不的放!还要让曹操知道我对他们另外严加对待。”

“这又是为何?”郭图不解道。

袁尚淡笑道:“放还将领的家眷。可以瓦解他们兵将的士气。若是将曹操的家眷扣押。可扰乱曹操的心神。使其忿。至于曹仁他们和夏侯家不同待遇。不自然的就会跟外姓将领隔膜开!”

“啊!兵法上说的。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主公就是想让曹操愠忿。高啊!”郭图再次赞道。

“奉孝、文和。你们去主持城中防务。让骑军休整一日立即奔袭陈留。”袁尚对郭图说道:“走。去朝见皇帝陛下。”

“喏!”众人纷纷领命。

袁尚带着郭图还有典韦许褚等近卫。一齐到了行宫。这时虎贲御林把守住行宫四周。大臣们也都聚集在行宫。袁尚一到外面。很多朝臣就来套近乎。袁尚对他们隐隐有些印象。大都是袁绍那一辈人。而且还多是袁家门生故吏。袁尚跟着他们来到行宫中所谓的“朝堂”。

“臣。袁尚。拜见陛下!”袁尚施礼道。

“爱卿快免礼!”刘协坐在上首。脸上带笑:“大将军平叛辛苦了。是大汉的功臣。诸位大人瞧瞧。该给予什么赏赐。”

“恐怕只有丞相一职才行。”有人说道。

“且慢!”袁尚上前两步。“在下诛灭逆贼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汉。而大将军一职已经是位极人臣。在下年纪尚轻。何德何能担当如此要职。只求陛下封赏底下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再为大汉建立功勋!”

袁尚并非不想再进一步。但却是如他所说。年纪轻轻就当上大将军。如果再有什么封赏。那就过犹不及。刘协不置可否。底下朝臣却是赞声一片。

“末将一定会尽快收复旧都。让陛下重归洛阳!”袁尚说道。

“大将军有心了。”刘协点点头。

“如此。请陛下发诏书。历数曹操罪状。让天下豪杰都群起讨伐!”袁尚建议道。

“请陛下发诏书讨伐曹操。”众人也纷纷附议。

刘协无奈。让杨彪处理此事。

接着又是一通可有可无的朝议。袁尚好不容易脱了身。带着郭图和一众近卫直奔司空府。

此时司空府被大军包围起来。由文丑、周仓两个把守。其他将领的家眷也被集中看管起来。细作头子徐光也在司空府外等候。

“大将军!”文丑、周仓两人过来行礼。

“可清点了人数?”袁尚问道。

“按照这位先生给的名册。并未少了人。”周仓答道。

袁尚看向徐光。感激道:“这有好些年没有见了吧。多亏你在中原潜伏。数次送消息到河北。”

徐光也是一阵感慨。“若不是主人收留。徐光怕是早死在关中。这些年来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的的事来报答主人。只是传达一些消息而已。”

“商铺和人手都深入到南方去了吗?”袁尚问道。

“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直到去年才在益州荆州等的站稳脚跟。等兖州的事了。我就立即动身去荆州。”徐光答道。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