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逍遥法外 > 291 命运这狗东西

291 命运这狗东西(1 / 2)

?

“你身体里的基因也已经趋于稳定……换句话说,你现在已经失去了做小白鼠的价值。”曹毓文平静的诉说完,随即一言不发的看着杨峥。

杨峥眨了眨眼,看着曹毓文,直到确认对方不是在开玩笑,这才若有所思的说:“原来如此……我说剧烈运动之后的后遗症怎么不见了。”

那该死的后遗症曾经如同梦魇一般纠缠着他,就好似追魂夺魄的勾魂使者,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边小心谨慎的动用rta赋予自己的力量,一边心事重重的生活在后遗症的‘阴’影里。有那后遗症作祟,他甚至都不知道晚上闭上眼,第二天一早还能不能瞧见升起的太阳。

换个时间,如释重负的杨峥一定会好好庆祝一番。后遗症没了,从此不用担心剧烈运动后会猝死笼罩在心中的‘阴’影烟消云散。但现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杨峥只有报以苦笑。杨峥记得沙耶博士或者陈良谷教授曾经说过,引发后遗症的不是rta试剂本身,而是作为rta试剂载体的病毒。rta试剂以病毒为载体,修改人体的线粒体,以达到增强人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现在残存在他体内的病毒跟着后遗症一起消失了,他体内的基因趋于稳定,这意味着他失去了做小白鼠的价值……真是天大的讽刺。

“这么说……我死定了?”杨峥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结果。面对他的疑问,曹毓文继续沉默以对。四个多月之前掀起的那场‘波’澜,让庞然大物一般的保护伞公司走向了毁灭,军方与海外情报中心先后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可即便如此rta项目也没有终止,而是移‘交’到了曹毓文的手上。

大明帝国严厉的监察制度在臃肿的官僚机构面前形同虚设,身为海外情报中心局长的戴礼荣甚至都不知道每年超过一半的经费是怎么‘花’掉的。rta计划只需要换个外壳,做一些形式上的文件审批工作就会获得新生。然后每一年都会有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通过秘密渠道转移到rta计划的项目账号上,随着时间流逝,当民众渐渐遗忘的时候,这一项目会重新成为不宣之秘。

所以杨峥是rta计划的绊脚石,而为了大明帝国的利益,绊脚石必须要除掉!曹毓文很清楚杨峥最终会被处死所以他默认了,也许这样能减轻他内心的负罪感。

“我知道了。”杨峥沉重的吐出一口气。他以为面对死亡自己会恐惧,但这会儿心里偏偏没有恐惧这种情绪,有的只是惆怅与不甘。他满打满算才十八岁,按照正常的轨迹,大好的人生,多姿多彩的世界还在等着他。结果却偏偏要在这一年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真是不甘啊。

曹毓文双手‘插’在口袋里,皱着眉头似乎打算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叹息一声,说了一声:“祝你好运。”随即离开了牢房。

‘门’关上了,固定杨峥四肢的铐子自动打开,杨峥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双眼茫然一片。数不清的记忆片段在他的脑海里匆匆而过,有南哲那张欠揍的嘴脸,有林克那疯狂的神情,有史达林那彬彬有礼的微笑,有赵灿辰关切的凝视……不甘心啊,不甘心就这么死去。

老兔子说的很多,自己还走过于自大了。把别人当做傻瓜,结果自己成了傻瓜。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杨峥发誓,一定会谨慎,谨慎,再谨慎。茫然的杨峥在此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怨恨谁。

吴夫人死了,刘淼死了,而曹毓文只是个执行人……如果真要怨,那就怨这个错‘乱’的时空吧。如果自己还留在原本的时空里,也许会换一种方式,继续的活下去吧。说起来,他的双手早就沾满了鲜血,有被动的,有主动的,有好人,也有坏人。走到这一步,也许是罪有应得?想到自己是因拯救了空客223才落到现在这步田地,杨峥皱了皱眉头。难道真如大家说的那样,好人不长命,祸害一万年?

怎么刚刚救了上百人,结果就要死了?想来想去,杨峥始终也想不通。脑海里空‘荡’‘荡’的,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死去。

深吸一口气,杨峥从病‘床’上坐了起来,忍受着‘胸’腔的疼痛,小心的下了‘床’,而后咬着牙,开始试着慢慢走路。明知不可能,他依旧期盼着转机。

南京。

站在椭圆形的会议桌顶端,指点着一幅幅的幻灯片,戴着金丝眼镜的史达林侃侃而谈。

“目前大明帝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趋近于百分之五,而上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为百分之三点一,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我有理由认为,帝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处于徘徊阶段。大明的经济复苏已经持续了四十三个月,而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大战后,大明经济平均扩张周期为六十五个月。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周期可能已经步入复苏的中后程,也意味着大明经济可能更接近衰退的开端,而不是复苏的起点。这让我们处在了一个十分微妙的境地。”

过去的四十三个月,托了信息产业兴起的福,整个大明帝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况。百分之五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许还不算什么,但对于大明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其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市场的欣欣向荣。

四十三个月之前的几年里,为了刺‘激’大明帝国经济增长,帝国储备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增长的政策。从每月‘花’费九百亿购买抵押债券,到将大明帝国的基金利率维持在零到百分之零点二五的超低区间。按照他们的预想,大明帝国的经济会缓慢的复苏,也许这一过程会持续上五年。

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从四十三个月之前的百分之一点八增速,持续增长到现在的百分之五,信息产业让大明帝国焕发了青‘春’。虽然信息产业的泡沫已经足够的大,但经济学家依旧乐观,他们认为大明帝国在未来的三十六个月里依旧会维持百分之二的经济增速。

史家拥有着帝国储备银行的话事权,并且史家一直遵照着先祖遗留下的经济规律‘操’控着帝国储备银行。当经济过热,泡沫足够多的时候,帝国储备银行紧缩银根,戳破泡沫;当经济衰退的时候,帝国储备银行又会出台相应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帝国储备银行在史家的‘操’控下,就如同游弋在深海的鲨鱼。鱼群足够‘肥’足够多的时候,张开血盆大口饱餐一顿;鱼群太少太瘦的时候,又会网开一面。

“有鉴于此——”列举了足够多的支持点,史达林开始说自己的结论。透过金丝眼镜,他的目光扫过坐席上的每一个人。毫无疑问,与会的人里,史达林是最年轻的。二十一岁的年纪,年轻的史达林已经是帝国储备委员会的一名委员,而整个委员会才七个人而已。

过去的四个多月里,蛰伏的史达林一直与史家的智囊一起研究帝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走势。他用与年纪完全不相符的老辣推翻了一个又一个乐观的论调,协调整个智囊团得出了现在的结论。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任命于一周前,史致远动用了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将年轻的史达林安排在了这么重要的位置,其代价是史致远让出了主席的位置,出任委员会副主席。

两天前会议刚开始的时候,不论是与会的会员抑或者其他高管,投向史达林的目光里除了蔑视就是浓浓的羡慕。羡慕史达林有个好父亲,并且基于同样的理由蔑视他。总而言之,没人认为史达林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的能力。

两天后的现在,父亲史致远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那微笑里既有骄傲又有欣慰;其余五名委员脸上虽然古井不‘波’,但显然他们已经开始正视史达林这名最年轻的委员;而他们的智囊,则已经开始不停的用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数字不会说谎,这意味着大明的经济状况绝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乐观。如果继续维持现在刺‘激’经济的政策,其结果很可能加剧通货膨胀,从而催发72年那场极具毁灭‘性’的危机o

“——有鉴于此,我建议在失业率维持在百分之六点一以内的情况下,逐步紧锁货币;缩减购债规模,从现在的九百亿缩减到七百五十亿。”打了个响指,助手立刻关了投影仪。史达林温文尔雅的冲着所有人点点头,缓步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会议室里嗡嗡声一片,委员们正在与自己的智囊‘交’流着看法,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有结果。于是史致远沉声说:“先生们,我想今天到这里就可以了。有关未来货币政策的表决放在明天怎么样?”见所有人都点头赞同,史致远微笑着说:“那就这样,我们明天再见。”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