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炎黄再现 >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2 / 2)

①秦文:即小篆。

②《仓颉篇》:已佚,现有王国维辑本《重辑仓颉篇》。

中车府令:主管皇帝车马的长官。

《爰历篇》已佚。

胡毋敬:复姓。《博学篇》亦佚。

汉人将三书统称《仓颉篇》或《三仓》。

或颇省改:有些多多少少的省略变动。

这种变动大约有减少笔画和调整部件位置两种情况。

③官狱职务:行政和诉讼事务。

④隶书:把小篆心圆多曲线的笔画,简化为平直方正的笔画。隶书是汉字形体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汉书?艺文志》言隶书之名因“施之于徒隶也”。

约易:简单易写。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shū]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zhòu]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注释〕

①自尔:从那时。

刻符:专用在符信上刻写的字形。

虫书:又称鸟书、鸟虫书,字中有的笔画的起始、结尾,画饰为鸟头、虫身之形,一般用于旗帜。

摹印:用于玺印。

署书:用于封签、题名。

殳书:用于镌刻在兵器上。

以上后六种,就文字体制来说,仍是小篆,但具有美术字的符点。

草书:它实际上不是一种字体,是为便利书写的一种副书。

②尉律:关于廷尉的规定。秦朝掌管刑律的官叫廷尉,简称尉。

讽、籀都是读之义,指会认读。所以的是小篆。

③郡移太史并课:郡县转送太史令,把认读小篆九千同八体字合并考试。

④不正:不正确。举劾:举,提出来;劾,批评。

⑤不课:不考试。小学不修:不研究文字学。莫达:不能通晓。

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

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yuán]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

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

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zuǎn]篇。

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

〔注释〕

①从受之:跟着“通仓颉读(dòu)者”学习。

②礼等:爰礼等。

元士:魁首。

《训纂篇》:字书。60字为一章,34章,2040字。书已不存,清冯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

《汉书艺文志》:“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廷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篆篇》。”

③略存:大略保存下来了。

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zhēn]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

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三曰篆书,即小篆。

四曰左书,即秦隶书。

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fān]信也。

壁中书者,鲁共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

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pǒ,不可]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

〔注释〕

①亡新居摄:指王莽摄政。

王莽代汉后国号称“新”,“亡”指它被刘秀所灭。

“亡新”犹言“伪新”。应制:奉皇帝之命。

②六书:六种字体。与文字构制的“六书”不同。

③左书:左即“佐”意。以“佐”相称,知当时法定的标准字体仍为小篆。

④鲁恭王:汉景帝之子刘余,封国在鲁,谥号为恭。

他为了扩大王府,拆毁了一些孔府房屋,在夹壁中发现一些前代藏书。

字体头粗尾细,形似蝌蚪,称“蝌蚪文”,又称“孔壁古文”。

实际是六国文字。

⑤鼎彝:鼎是炊具,彝是酒器,泛指青铜器。铭:铸在青铜上的铭文用字。

⑥汉字更远的历史状况虽不可再见到,但详情的大略可以做些解说。

而世人大共非訾[zǐ毁谤],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wěi]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

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miù]于史籀。鄙夫俗儒,翫[wán同“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zhǐ同“旨”]。

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僊[xiān,同“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yù],岂不悖[bèi]哉!

〔注释〕

①“大共非訾”句:大都是非议毁谤讲说古文字的人,认为都是好弄奇怪的人。

故:故意。诡更正文:弄假改变字的正确写法。

乡壁虚造:向壁伪造。

“乡”通“向”。不可知之收:不可理解的错字。

②诸生:今文家博士们。

醓字同喧,喧称,即嚷着说。

父子相传:即一代一代传授下来。

③猥:曲,卑贱。

猥曰:鄙陋地说。

马头人为长:长字的古文作,隶体变成,当时有的人按隶体说它的上部是马字的头部,下部是人字。

斗字:金文作,篆体为。

汉隶作,当时被分析为“人持十(升)为斗”的会意字。

单体的虫音huǐ,即虺字的初体,指覆蛇。

字形为。

双体的虫虫是昆虫的昆字的初体。

三体的虫,是总称的虫类义。

“虫者,,屈中也”是说中字的长竖下部弯曲,就成虫字。

许慎认为这三个字形体的解释都是不对的,是由于不知字形的演变所致。

④廷尉解释法律条文,错到竟然用字形的误解来解释法律。

⑤苛人受钱:汉代律令中有“诃人受钱”一条。

是说诃责审案人接受贿赂。

“诃”字用“苛”字或“]止可”字作通假,当时的隶书俗体又写成“可(苛)人钱”句讲成:不再审理而钩取被审者的钱。

⑥卖弄他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说法,拒绝接受很少听到的正确解释。

⑦通学:通达合理的学问。

字例之条:字形的规律,即六书。怪旧艺而善野言:对传统的解释感到奇怪,喜欢道听途说。

究洞:深知圣人深奥隐微的旨意。

⑧幼子承诏:幼子指学僮:承诏谓师之教告。秦汉以前,“诏”字有一般的“教训”义,不专用于帝王的文书命令。神仙之术:指传说中的黄帝死时乘龙升天。

既然《他颉篇》是黄帝所作,要“幼子承诏”继位,由此可知书中必记有黄帝升天的仙术。

这是望文生义者的错误推理。

⑨迷误不谕:执迷不悟。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quē]文,今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

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注释〕

①引句见《尚书?益稷》,意为,我要看古人的图像。

②穿凿:牵强附会。

③引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意思是:我还赶上看到史书里有阙疑的话。

古人的阙疑以待知者,就好比自己有马而不调习,借给善驾驭马的人骑着来调习。

现在人没有这种态度了。

④孔子这话就是批评那不知还不问的态度。

⑤那些人凭着主观猜想作解释,是非就没有正确的标准,天花乱坠的邪说,使学习者疑惑。

⑥经艺:经学,指六经。⑦本:基本,即指文字。

道:指文句要表达的意思。

啧(zé):通“赜”,精微,深奥。对文字的意思理解正确了,文句要说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也就能认识天下最深奥的道理而不会认识混乱。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

信而有证,稽譔[zhuàn同“撰”]其说。

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zhǐ同“旨”]。

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

厥[jué]谊不昭,爰[yuán]明以喻。

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

其于所不知,盖阙[quē]如也。

〔注释〕

②现在解说篆体,也结合着解说古文、籀文,广泛地采纳了高明学者或大或小的见解。

②只要是可靠而有根据,我都搜集起来,加以介绍。

理群类:整理出各种头绪条理。达种:讲明奥妙之所在。同“旨”。

③分别部居:分成540部,各归其类。

杂厕:杂乱堆积。厕,通“侧”。

④表示万事万物的字,没有不收在书中的。

⑤如果有那些宁的意思不明显,就援引经黄作解说。

⑥厥:其。谊:义也。

⑦《易》,孟氏:汉代孟喜对《易经》的讲解。孔氏:汉代孔安国。毛氏:汉代毛亨。凡是没有注明学者名字的经典,按段玉裁的意见,是因为许慎对此经“学无所主”,即不采一家之言。

⑧阙如:缺然。只好存疑,缺而不论。“如”是形容词词尾。又如“镇定自如”、“突如其来”、“空空如也”中,“如”都是词尾。;

最新小说: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