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五十二章 灭宋

第五十二章 灭宋(1 / 2)

?

第五十二章 灭宋

本章六千多字,不求订阅不求票。只求各位书友能支持下士兵的新书——《决战朝鲜》书号:1501306

※※※※※※※※※※※※※※※※※※※※※※※※※※※※※※※※

四月之后正值雨季,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也不见稍停,漕河之水跟着大涨三尺有余,正是顺流而下的好时机。

旦随我的一声令下,三声号炮响起,数千艘各式战船便扬帆而动,在大雨中随激流顺水而下。

自从打定主意要南下灭宋之后,这三个月来我就为南下一仗做足了准备。召集大量的木客工匠制造各式大小战船自是不必多说,诸如火炮、火药、霹雳火球、弓箭等作战物资也是大量筹备。

我在成都所做的改革也是初见成效,炼铁权力下放到了成都互相独立的四大富豪身上让他们互相竞争,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炼铁量大增,而且质量也有所增长。这不但为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军器,还保证了用于长城、燕京防守的火炮的需求。

再加上林白木在成的都的制船厂不分昼夜的分批赶制战船,海鳅船、车船的数量也是大增,几乎每十余日便有数十艘满载着火炮、军器、粮草的战船自成都运往燕京。

虽说这些战船、火炮、军器都要向那些成都富豪真金白银的购买,但我只不过是把燕京仓库里成堆成堆的金银财宝扫出一个角落而已。

想到这里我不由苦笑一声,蒙古人自大宋掠夺来的财物,想不到如今却被我用来攻打大宋。

至于粮草,成都运上来的不说,是时正值夏稻收割之期,百姓所上缴的税粮足够充作数十万大军的军粮。

只是在兵员上又是捉襟见肘。朱五四所领的新兵把守长城脱不得身。龙卫水师自新兵中挑选强者扩军为五万,虎威水师扩军至两万。忠顺军与骁骑军只因是骑军训练困难,是以人数未增,扣去战斗折损合计三万余人。

全军也不过十万余人,虽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但要前去灭宋仍不免显得有些寒碜。好在北面已有长城将蒙古骑兵挡在塞外,襄阳再派重兵把守便失去意义,于是抽调了原本驻扎在襄阳的十五万云翼军,便凑足了二十五万大军威风凛凛地挥师南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蒙元灭宋时兵逼临安城下的正是这十五万云翼军打头阵。

“置使大人!”王坚一上船后便大吐特吐,此时更是面色苍白地在我面前叫苦道:“属下有一事不明,旦凡出征都是选在风调雨顺之时,为何大人却……”

“这便是置使大人高明之处了。”徐格代为回答道:“所谓兵贵神速,雨季水急,可以加快行船速度,再加上一路顺流,只怕不出四、五日便可兵至临安城下了。”

“正是。”我点头说道:“不过我此举还并非只此一着!”

“哦,属下愿闻其详!”徐格脸上不由有些疑惑。

“徐大人可还记得,我等挥师北伐时蒙军封江时的情景吗?”

“记得。”徐格点了点头,随后又疑惑地说道:“莫非大人是担忧宋廷封江阻止我等南下?但这与雨季又有何干系。”

“自是有干系。”我轻轻一笑道:“此时正是夏稻成熟之时,各地上收的粮税都要顺漕河运往临安,是以朝廷不能封江,否则临安数百万人口便要面临断粮的危险。但朝廷也有些我等不敢小瞧之人,比如赵癸!”

“正是。”徐格点头说道:“若我是赵癸,我必会沿途布置骑哨、烽火台小心防备,一旦发现有敌来犯便快马飞报,如若动作快。在我等前方设下千百条封江链也不是难事。”

“只是这快马,会快得过我等的舟船否?”闻言不我禁嘿嘿一笑道;“正如徐大人所言,雨季水急,且又是顺风顺水,漕河长直且无险滩,我等船队便有如脱弦之箭般射往临安,即便有快马快得过我等,只怕宋军也来不急布下几条封江链吧!且在这倾盆大雨之下,烽火台又如何能烽火传讯?”

“原来如此!大人英明!”徐格不住点头称是,眼中尽是钦佩之色。

古时通讯设备极其简陋,烽火算快的,但在大雨之下却无法使用,其次便是快马,但如果我们的速度能快过那些快马,便能忽视一切!

果然也正如我所料的那样,数千艘战船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了临安城下,当我再次在朦朦雨色之中看到久违的临安时,不禁百感交集。

这是一座美丽而繁华的城市,但是这层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腐朽。它就像一棵表面看起来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其实树干早已被虫蚁蛀空。终有一日会轰然崩塌。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其锯倒,而后种上一棵新树!

同时我也再次为南宋军队的素质感到震惊,我等数千艘战船开至临安城的天宋水门,竟然还没有人发现,想来那些把守水门的军士定是跑到哪里避雨去了。甚至在我们身旁还有几艘游船雨中游钱塘江,载歌载舞的一路自我们战船旁经过,只看得身披战甲手握钢刀的军士们啧啧称奇,他们在奇怪这哪有一点像战场了。

也不理宋军有没有发现,我只管按部就班,先是用运兵船在岸边迅速放下忠顺军与骁骑军两支精锐骑军排好阵势,派出骑哨,骑军只有在城外才能发挥作用,当然要先把它们在城外放下。

而后再一批一批地放下五万云翼军作为骑军的掩护,而另十万云翼军却依旧在运兵船上待命,我准备直接将他们运入城去。

我们只忙活了近半个时辰,这时城头上的守军才发觉不妥,在城墙上隔远了大叫:“来者何人!”

“来者郑言!特来取尔等性命!不知尔等欢迎否?”我高声朝城墙上喊着,引起了军士们的一阵哄笑。

城墙上这才一片骚乱,雨幕之下出现了一堆凌乱的枪头和旗帜,只看得我与徐格等人摇头苦笑不已。长驻京师之兵就这样子,也难怪当年蒙军刚刚兵至城下,宋军就派出使者求和了。

“放!”随着我一声令下,三声号炮轰响,预示着攻打临安的战争正式开始。

“轰轰……”的一阵乱响,首先出动的是海鳅船,这几个月来海鳅船的数目已猛增至两百余艘,每艘海鳅船上备了十门火炮,也就是说只火炮便有两千门。这时只第一个照面就劈头盖脑地对着城墙一阵猛轰,那成千上万的空心铁子带着可怕的啸声飞向城头,而后爆烈开来带起一片片腥风血雨。

守在城头的宋军哪有见过这样的打法,他们初时见着海鳅船还不屑一顾,只道那么小的战船又能有多少弓箭多少投石头,不想那比他们见过的车船要少得多的海鳅船,进攻的武器却不是弓箭、投石车,而是火炮。

只一轮的打击之下,城墙上的宋军就被铁子爆裂开来的弹片打倒了一大片,幸存的宋军怪叫一声掉头就跑,再也没有半点勇气登上城头再战。

这回我倒不觉得这些逃跑的宋军可笑,因为这些经我改良后的火炮的杀伤力,不敢说已接近现代的火炮,但却也比得上解放前手榴弹的威力,这时成千上万的轰将过去,又哪里是人力所能阻挡得了的。

“火药船!”

随着我一声令下,十余名水军就操着两艘满载着黑火药的小船朝天宋水门靠去,天宋水门上装的巨大铁栅栏早已被守军放下,但这等铁栅栏在黑火药前又算得了什么!那两艘小船一靠上那铁栅栏,船上的水军便点燃了引线,然后一个翻身就跃入水中。接着只听两声巨响,一阵烟雾之后那有几个船身宽的铁栅栏便再也不见了踪影。

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大宋的京师临安外城便告破。

“杀!”战鼓声响起。老天爷也像为我们助阵一般响起了一阵阵雷声,霎时电闪雷鸣,战鼓隆隆,运兵船就在数十艘海鳅船的开道下自天宋水门开了进去。

海鳅船一驶入城中,便用两侧的火炮对着两岸的守军一阵乱轰,只打得宋军惨叫连天溃不成军。紧随其后的运兵船,也陆续将其上的十万云翼军在岸上放下,只是入城后河道并不宽敞,虽说运兵船放下兵员急为快速,但十万人毕竟不是少数。再加上还有许多攻城器具,是以待那十万云翼军在岸边排好阵势后。已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接着只听一声令下,那十万云翼军便在海鳅船的掩护下黑压压地朝皇城杀去!

正当我等一路高唱凯歌杀向皇城之时,一声响箭由岸上的骑哨射上了船头,那是岸上骑哨与战船互通消息的方式,我知道必定是战局有变了。

果然,不一会儿徐格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前来说道:“置使大人,置使大人,骑哨来报,赵昀在水师的护送下驾着战船数十艘自保安水门逃往海上,骑军及城外的云翼军无从阻止……”

“什么?”闻言我不禁大惊,这千算万算,怎么会把赵昀这条直接从皇宫挖往钱塘江的运河给忘了,这条运河是赵昀早就设计好的逃跑之路,本来是算好蒙古只有骑兵而大宋却有天下无双的水师,只待蒙古兵临城下时便由这条运河带着水师逃跑,这时却正好让他用上了。

“徐大人!”我当际下令道:“此处便交由你来指挥,务必功下皇城,郑言带一百艘海鳅船,去追那赵昀小儿!”

徐格也知此事关系重大,略一沉呤便点了点头,只对我比了一个切菜的手势咬牙说道:“大人不可心软,务必斩草除根!”

我匆匆忙忙跳上一艘小船就走,来到城外跳上刘整的战船,让林白木点上一百艘海鳅船带上十余艘补给船随后跟着,补给船带着粮草、淡水、弓箭,以及海锹船作仗所需的火药、铁子等,由于担心一旦开战海鳅船铁子不足所以随船带着。

百余艘战船在钱塘江上驶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宋军船队的踪迹,只好顺着钱塘江一路狂追,但在这暴雨中能见度极差,始终也看不到宋军水师的影子,但我仍抱着一丝希望往前直追。直至追到了大海……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