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不堪的童年 > 几人拿我当人

几人拿我当人(1 / 1)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从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的确是每个为人父为人母首先要考虑的。不要等到孩子长大后没有打到自己的预期一味的埋怨这埋怨那。每个人都应该有宽容,不要只看眼前。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那很多事情就很好解决,也不会出现坏孩子这样因为家庭的原因,从小受到这种不人道的畸形教育,从而导致长大后仍然不能正确的看待和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悲剧的发生就在所难免。

当然,更不能一概的把过错算在父母的身上,社会的大环境也是造成坏孩子在那个年代受到不公平教育的罪魁祸首。解放后,在那个做事政治色彩特别浓的社会体制下,一人做事,万人效之!坏孩子的命运也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任何事情有了根才会有据,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道理很简单。

当然坏孩子情况特殊,记得小时候。坏孩子放学回到家除了去民家找民玩,其它的就再没有可以让自己娱乐和开心的事了。就连去爷爷奶奶家都是件奢侈的事情,那个时候,坏孩子每次去奶奶家步子都迈的很沉重。

坏孩子的父亲兄妹六个,父亲排行老二。自从父亲得病后,家里的大事小事就只有母亲一个人扛着。父亲的兄妹几乎没有人过来帮一把手。这还不算,就连坏孩子去奶奶家玩,婶婶都不让。

那个时候坏孩子特别羡慕叔叔家的孩子,因为他们可以自由进出爷爷家,奶奶也会带着他们到处玩耍,坏孩子是不可以的。叔叔和婶婶不在家的时候他们的孩子都会在爷爷家吃饭,坏孩子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坏孩子的意识里爷爷奶奶只是个称呼,其它的好像与自己无关。

记得有一次,那是个夏天的傍晚,坏孩子和弟弟怀着忐忑的心情艰难的迈进了爷爷家的大门。或许他知道了晚上爷爷家吃水饺。

一进门,一张饭桌放在天井(院子)的正中央,满满的一穿盘(盛水饺的用具,用高粱杆做的)热气腾腾的水饺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爷爷坐在上座,不紧不慢的喝着散装烧酒。其它三面分别坐着奶奶、小姑、还有叔叔家的两个孩子。

坏孩子进来后,几乎没有一个人抬头,他们各自有滋有味的吃着,好像坏孩子不存在似的。这时的坏孩子实在馋的不行,口水一次次满了紧紧闭着的嘴巴,他只好不露声色的一次次咽下,然后不受管教的口水再次流出。眼看着水饺所剩无几,还是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让坏孩子尝尝。

坏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就自己找了块不大的石头,放在桌子边上坐下,眼看着水饺被蚕食殆尽。这时站在坏孩子身后的弟弟可能也和坏孩子同样的心情,恨不得伸手抓起桌子上的饺子,一口吞进肚子里,他们太需要一口热饭填饱肚子了。

水饺可能太馋人了,坏孩子一动不动的看着桌子,望眼欲穿。这时,弟弟突然在身后拉了一把坏孩子的肩膀。没有防备的坏孩子顿时后仰四脚朝天,这一下可坏了,因为太突然,坏孩子又离桌子太近,坏孩子的一个脚尖不偏不倚正好踢在桌子的一角。再看桌子腾的一下就掀起了老高,幸亏小姑手疾眼快才避免了桌子大翻个。

爷爷瞪了一下眼没有说话,小姑就气坏了,吼道:“嘲(傻)了!不老实滚出去!”说着起身就抓住坏孩子和弟弟的衣角往院外轰。

坏孩子就像做了坏事的畜生,被小姑给撵了出来。饺子不但一个没有吃到,而且还弄了个满脸通红。坏孩子和弟弟一言不发,有些不情愿的一步、一步向着家的方向走着,步伐特别沉重。

走出不到百米的时候,就听身后传来奶奶的喊叫声:“**、**!你们站住!”奶奶一遍遍的喊着坏孩子的乳名,气喘吁吁的来到坏孩子跟前。这个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奶奶心事重重的看了一下四周,确信没有人后,才从怀里掏出一包点心,快速的掀起坏孩子的汗衫,把点心放在坏孩子的肚皮上,然后放下汗衫重新盖好。

奶奶小声说:“这是你大姑昨天回家看我买的,赶紧抱着回家,千万别让人看见。不要在路上吃,让你婶婶知道了了不得。”奶奶接着说:“不是不给你吃‘鼓扎’(水饺的意思,当地方言),因为白面是你叔叔给的。如果给你们吃了让你婶婶知道要和我打仗的。”

“哎!”奶奶叹了口气又说:“你爸爸和你娘我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了,赶紧回家吧!”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

坏孩子看了一眼奶奶,有些埋怨母亲为什么不和叔叔那样对爷爷奶奶好些,如果好了我们不就可以和叔叔家的孩子一样跟着奶奶玩,在爷爷家吃饭了吗?坏孩子单纯的想着。瞬间的功夫就被点心的香气冲淡了埋怨,坏孩子还是高兴的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家。那一天坏孩子吃到了有生以来最好吃的点心。

说起婶婶,母亲就咬牙切齿。她说:“你叔叔和你婶婶最不是东西,没有一点人味。那个时候你们还小不懂事,你爸爸又不在家。我花四百块钱买了他的两间房子,你婶婶怕我不给她钱,说如果第二天拿不出钱就拆屋。当初逼得我东借西借,好话说尽了还是不行。最后你爷爷火了,大队支部书记出门调和才保住了这两间屋。”母亲接着说:“为了这两间屋,不知道生了你婶婶多少气,我都给她钱了。一天我赶集去了,回来后,你婶婶拿着工具正在拆咱们家的墙头。可把我气死了,二话没说,回家拿了铁锨就要铲死她。别说她一点不傻,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跑的比兔子还快。想想我就气得哆嗦,你说她有多坏,好好的虚棚(用花纸糊得天棚)她都给撕了,窗户门口也全部让她拆了去。

想想也是,从小到大坏孩子几乎就没有去过叔叔家几次。因为那个时候婶婶根本不让去,即便是在路上碰个满怀婶婶都懒得理,而且每次都会恶狠狠的瞅着自己,样子特别吓人。长大了坏孩子也就很少去了,除非有特殊的事情。坏孩子从小就知道看人脸色行事,只要是感觉人家不喜欢自己,他是永远不会主动再去接触人家的,他真的被伤害怕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

小时候奶奶对坏孩子还是不错的的,只是迫于无奈。那个时候叔叔和婶婶明确告诉爷爷奶奶,只要他们和坏孩子家来往,他就不养他们。可能爷爷奶奶觉得坏孩子的爸爸和母亲他们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叔叔婶婶说的话他们就言听计从。

背地里奶奶还是疼坏孩子的,记得有一次,村里来了爆玉米花的。坏孩子见人家的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爆上一炉。坏孩子实在馋坏了,就回家哭着吵着要母亲也去爆玉米花。

母亲脾气特别倔,坚决不答应,最后一气之下所幸锁了门下地干活去了。坏孩子见吵闹是没有用了,于是他开始在街上胡乱的走着,特别委屈。这时奶奶从家的方向走来,看到坏孩子脸上的泪痕,就走过来,扶着坏孩子的肩膀低头问道:“怎么了这是?你说说谁打你了,我去找他!”

坏孩子一听奶奶这么说,当时就忍不住,泪水再次像开了闸的洪水。坏孩子使劲低着头还是一言不发,肩膀干脆靠在墙上,一个指头不停的抠着墙缝里的沙粒。

那天奶奶特别耐心,问道:“别哭,你说说,有什么事?说了我就帮你。”

坏孩子仍然不说话,他知道说了也没有。

这个时候奶奶好像猜出了坏孩子的心事,慢慢的解开系在腋下的褂子纽扣。从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包的严严实实的手绢,一次次打开后,一沓毛钱呈现在坏孩子面前。坏孩子眼睛马上就亮了,他止住泪眼,不解却又满怀渴望的看着奶奶拿着手绢的手,还是一言不发。

小时候坏孩子除了母亲,他是从来不会开口问人家要东西的,他知道自己是个另类,要了别人也不会给。包括爷爷奶奶,姥爷姥娘。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他依然不会开口要人家的东西,他觉得要人家的东西很丢人。

就见奶奶小心翼翼的从那一沓钱里抽出了一毛钱,然后抓起坏孩子的右手,说:“拿着,不要哭了!回家让你娘给你爆棒槌花(玉米花)吃去吧!”

坏孩子心花怒放,这是他所渴望的。可他始终没有表露在脸上,手依然紧紧的攥着不肯松开。奶奶使劲扒开坏孩子的手,然后把钱放在坏孩子的手心里,说道:“听话,拿着吧!”

坏孩子还是不说话,没有说要也没有说不要,手却慢慢的攥了起来,还是一动不动。奶奶推了一把坏孩子说:“快点,不然一会人家走了你就捞不着吃了。”

坏孩子还是低着头,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前挪着步子,还不忘偷偷回头看看奶奶。拐角处,坏孩子确认奶奶看不见自己了,突然像变了一个人,欢蹦乱跳的向着坡里跑去。因为他知道母亲在哪块地里干活,他也知道自己有钱了,母亲一定会回来弄上一茶缸子玉米,然后带着自己去爆一炉香气扑鼻的棒槌花。

坏孩子兴高采烈的找到母亲,告诉她自己有钱了的好消息。他想:母亲一定会和自己一样特别开心。出乎意料,母亲的脸依然没有表情,有些诧异的问道:“哪来的钱?”

坏孩子特别怕母亲阴沉的脸,可这次他没有,开心的说:“奶奶给的,让你给我爆棒槌花吃。”说完坏孩子调皮的把奶奶给的一毛钱递给母亲。

母亲接过钱看都没看一眼,随手就把钱扔到地上,生气的说:“谁给的钱就让谁给你爆去!”

那一天母亲最终没有给坏孩子爆棒槌花,坏孩子伤心欲绝。后来想想也不怪母亲,她一个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活,也仅仅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可能舍得那一茶缸子玉米啊。

记得小时候过年母亲从来不舍得买菜,有棵白菜包一顿水饺就算过年,特别简单。鞭炮就更不舍得买了,为此坏孩子一直耿耿于怀,只是迫于母亲的犟脾气,他也没有办法,他知道哭闹是根本不解决问题的。

还好每当过年的前几天,奶奶总会偷偷给自己一毛或者两毛钱,让自己去附近的集市上买几扎呲呲冒黑烟的烟花留着除夕晚上放。这些就是坏孩子过年最开心的事了,这些也成了对早就去逝多年的奶奶最难忘的怀念。

长大后坏孩子懂事了,再没有因为母亲的吝啬而怨恨。他知道要不是生活所迫,她怎么会在当时连电灯都舍不得按上。那个时候一度电也仅仅需要一毛七分钱,坏孩子清楚的记得他们家用上电灯时,母亲都舍不得打开。到了月底交电费时都用不了两度电,可母亲也仅仅用了两个月就把电撤了。原因母亲要省下这几毛钱供她的孩子们读书。

母亲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己可以不吃饭,但她的孩子不能没有书读!那个时候母亲可以说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她的孩子身上。母亲多么希望她的孩子们好好读书,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改变家里的窘境。可她做梦也不会想到她的孩子在学校正遭受阿华非人的教育,她的希望在坏孩子上学时已经注定落空。小小年纪坏孩子就知道自己不是人,心里除了自卑还是自卑。难以想象,一个从小失去自信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复杂的社会!

;

最新小说: 吾,鬼才郭保坤,从谋划庆国开始 综漫:从实教开始多子多福 取代庆国太子,躺赢长公主司理理 抗战:战绩万倍返还,全球MVP 甄嬛:身穿苏培盛,我在后宫杀疯 盗墓平行记(盗墓笔记同人) 我和高启兰学外语,惊动祁厅长 综漫:开局小作文,被判有妻徒刑 网王:称霸网坛,开局悟性逆天 螳螂进化,从东京实验室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