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美食掌门人 > 第371章 秦淮八绝 3

第371章 秦淮八绝 3(1 / 2)

?

第371章 秦淮八绝(3)

一边听着李昆昊对于桌上秦淮八绝的介绍,秦晓伟一边细细地品尝着面前的美食。

每一分来自视觉、嗅觉还有最最关键的味觉反应,他都丝毫没有遗漏地通过心灵之间的联系,传递到了空间中的敖五那里。

而在这八绝的小吃与点心中,最让这家伙喜欢的则是蒋有记送来的风味独特得牛ròu锅贴。

虽然这种已经归类的早点范围内的小吃,在市面上已经十分的普及,大街小巷几乎哪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即便是秦晓伟也不得不承认得是,不管是品相还是口感,还是烹饪手法或者用料,人家这根本不对外卖的牛ròu锅贴才算得上是正宗。

至于外面的那些,不管是用注水牛ròu又甚至是用其它ròu类和牛ròu粉剂代替牛ròu的锅贴,从各方面都没办法与之相提并论。

按照李昆昊的说法,这蒋有记始于二十年代,所做的牛ròu锅贴风味独特,讲究馅子切得好、拌得好、佐料配得好、包得好、煎得好。

再加上选用的上好黄牛ròu,ròu质结实,牛ròu原味极其香浓。而与普通饺子不同的是,狭长且带有弧度的形似弯月,sè泽金黄,吃在嘴里外脆内嫩,很有口感。

这样的选料与jing细的手工,让这道大街小吃从而能够跻身在当年的秦淮八绝之一,不得不说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除开牛ròu锅贴,同样是来自蒋有记的牛ròu记也是别局一格。

与品味偏重的牛ròu锅贴不同,这道牛ròu汤却是清汤。用牛大骨与xiongròu、tuiròu、腱子ròu一起慢慢敖成ru白sè的汤汁。

再将丝毫不加任何香料煮好的牛ròu片成薄片,吃得时候将牛ròu放进原汤之中涮上几涮,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口味加上各种调料。

那浓缩了黄牛ròujing华的浓汤,喝在口中香而不腻、浓而不烈,那种由舌尖扩散开来的清爽鲜香,配上牛ròu锅贴却最是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而对于安馨来说,这满满一桌的小吃点心虽然都很yòu人,但最最喜欢的却是六凤居的豆腐涝和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

这豆腐涝俗称也叫豆腐脑或者豆腐huā,按金陵这边的话来说又会被戏称为“都不老”。

其实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的卖,可金陵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却不大一样。

除了一样的sè白如yù、清香爽口外,金陵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一般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huā、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

不光是颜sè漂亮让人一见就有食yù,而且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的独特口感,让这道也算是大众的小吃别有一番滋味。

而金陵人吃小吃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还好一个“说法”,就拿这豆腐涝来说,就有着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的说法。

甚至为了讨一个极好的口彩,有些店家还会在这豆腐涝里面加入适量的什锦菜,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借以寓意了前程似锦的好意头。

至于美食当前光顾着吃的安吉尔与克里斯汀娜这对姐妹huā,由于品味偏甜,所以对莲湖糕团店的桂huā夹心小元宵和五sè小糕非常之有兴趣。

雪白的元宵夹在淡黄的银耳中间,配上金黄sè的桂huā、晶莹透亮的西米散落其间,汤汁上面再点缀上几颗红红的枣子,看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

按照李昆昊的说法,在吃这道桂huā夹心小元宵时还有些讲究,要先美美地喝上一口浓稠的甜汤,然后轻轻地咬上一口糯白的元宵。

紧接着浓浓的、稠稠的夹心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这时要急忙将之吸入口中,一种甜软适中的mí人口感就会在嘴里扩散开来。

最后再舀起晶莹透亮的西米和红润饱满的枣子送入口中,那黏软香甜的味道,不停地**着舌尖上的味蕾,让人很有种yù罢不能的感觉。

而五sè小糕,成品分为五种造型、五种颜sè、五种口味,糕体玲珑小巧,sè彩缤纷,入口香甜松软,五味分明,让人忍不住一口一口接一口。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这莲湖糕团店送来的小吃中,除了位列八绝的桂huā夹心小元宵与五sè小糕之后居然还送了不少其它的糕点。

什么双sè糕、如意糕、千层糕、卷心糕、如意糕、青米糕、马蹄糕、梅huā糕、豆沙米糕,还有与夹心小元宵同出一源的桂huā糖芋苗。

那种甜而不腻、各有千秋的美妙味道,不光是安吉尔与克里斯汀娃这两个喜欢甜食的外国友人频频下手,就连安馨与华青衣也是赞口不绝。

而在众多小吃点心当中,最最不起眼的却是来自于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和五香豆,酱sè的外表让它们看起来黑不溜丢的没个看相。

可是等这两样即可当佐餐小菜,又能当零售点心的小吃在众人品尝之后,所爆发出来的独特韵味却让安馨她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包子有ròu不在褶子上”。

呃,这种带有本土言语特sè的说法可能有些人听不懂,那换成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所谓五香,不外乎八角、桂皮、茴香、huā椒、酱油的调味。煮五香蛋时加入茶叶,更能使ji蛋清香可口,鲜美滑嫩。

若想快速地入味,还可以先将ji蛋煮熟,然后用刀在蛋白上轻轻划几道口。这样煮好的五香蛋蛋白蛋黄通体茶褐sè,味道浓郁非常。

至于五香豆,虽然看起来非常得不起眼,但在金陵特别是夫子庙可谓是享有盛名了,那状元豆的别称更是将大多数的小吃点心都给比了下去。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即是欣慰又是心痛。

为了能让儿子避免用功伤了身体,于是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

后来,这位秦大士果然中了状元,随着此事在民间传播开之后,这种五香豆便出了名。

而一些小贩就利用了当时学子的这种心理,在夫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这种五香豆,只不过为了讨个“吃了此豆,好中状元郎”的好口采,随改名状元豆。

此豆的加工工艺其实和五香蛋差不多,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sè泽呈紫檀sè,入口富有弹xìng,香气浓郁。

没有了外间拥挤人群的打扰,再加上还有一个专职的伙计在一旁“伺候”着,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体会着其中文化的底蕴,桌上的气氛很是融洽与热烈。

别看这些小吃点心的份量并不算多,但却胜在品种的多无化,所以,等安馨她们分别将这些小吃点心都一一品尝之后,就发现自己居然已经饱了。

本着不làng费的习惯,在秦晓伟将最后一sè糕点扔进嘴里细细品味的时候,一旁的李昆昊看着清洁溜溜的桌面,不由笑道:“秦老弟可真是好胃口啊。”

“呵呵……主要还是这秦淮八绝的味道实在是让人惊喜,一时没收住口,到是让李大哥见笑了。”轻轻地擦拭完嘴,秦晓伟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这东西吗,做出来自然就是让人吃得。能遇上秦老弟这样懂得吃的人,可是它们的福气。”李昆昊笑着说道。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就别在那里假客气了。到是小木头,今天姐姐的招待你还满意?”端起茶碗品了一口的华青衣笑道。

最新小说: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谊停留 法老的心尖宠儿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抗战暴君,我的团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