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山河血 > 第125章 夜间登门谋将来

第125章 夜间登门谋将来(2 / 2)

“董事长!”

进入办公室,吴子川先是看一眼董事长,随后发现他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太自然,难不成是碰到什么难题了?

会是什么难题呢?

自然的吴子川还是会把难题朝汉阳铁厂上靠,毕竟,现在就公司而言,真正的难题,也就是汉阳铁厂。

“怎么,福临,急匆匆的从德县赶回来,这个钟点,刚下火车?”

挤出些笑容,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嗯,应该还没回家吧!这么急,是不是德县厂那边有什么事儿?”

“董事长,也没什么大事!”

呵笑着,吴子川犹豫着是不是应该把报告递给董事长,这份报告还是他在火车上书写的。

“说吧!老吴,有什么事,尽管直言!”

面对董事长的要求,吴子川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草拟的文件。

“董事长,这有一份报告,请您看一下!”

报告?

接到报告,看着报告的抬头管明棠整个人不由一愣——关于建立北方公司机械研究所的报告。

建立机械研究所?

对于研究所,管明棠并不陌生,甚至于可以说极为熟悉,后世的中国存在着大量的研究所,虽说那些研究所早就从“科学研究”转向了“官场研究”,如后世的大学如官场一般,但谁也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仿效苏联研究所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年苏联采用政府集中领导的研究所体制,既有继承传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外国科技体制的情况。一是他们认为西方科技体制存在着过于分散的严重缺陷,诸如由于商业保密使得各个工业集团守口如瓶,不相往来,造成效率低下,缺乏统一规划,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二是他们看到德、英、法、美等国正在兴起一种新型科研机构——研究所。它不是在大学或学院,而是在单个专门研究所进行研究。这是20年代苏联科学家考察西方国家后得出的结论,甚至当年苏联专家还曾断言20世纪正在成为研究所的世纪,从而苏联建立起一套以研究所为中心的科研体系。尽管后人总结,苏联发展成为科技大国,是研究所的功劳,同样苏联后来科技滞后于美欧同样也是科研与教学、科研与生产完全分割的研究所所导致,反正是是利弊双面。

翻看着手中的报告,管明棠不得不承认,吴子川的出发点是为了公司,他想要建立研究所的原因非常简单——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简单翻开一下报告,管明棠看着吴子川说道。

“还是你亲自口述一下,这样听的更直观一些!”

相比于报告,管明棠更乐意听他口述,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时间去考虑!

“公司想在未来发展成为中国机械制造业龙头,就必须要建立起技术研究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决生产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的同时,仿制外国先进机械设备,在积累经验、掌握机械设计思路之后,逐步改造、并最终自行设计先进机械设备,使中国机械制造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认真听取吴子川的汇报时,管明棠则靠着椅背思索着,不可否认,吴子川的出发点是为了公司好,可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真的有必要花费巨资建立这么一家机械研究所吗?

一个机械研究所带来的是公司的未来,有了这个研究所,公司才能够完成从“先进机修厂”到“机械制造厂”的转变,甚至到“机械设备研制企业”的转变,可……

“……在国内,因为我国工业落后,数十年来所培养之人才,最优秀者投身学府,优秀者或于国外从事研究,或为谋生计而被迫转投他业,人才浪费世所罕见,董事长,若公司未来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仿效永利公司,建立一家以机械研究为主的研究所!”

正是永利公司的河海化工研究所给吴子川带来的启示,才有了建立机械研究所的念头,而在他声音落下时,管明棠却再次陷入沉思中,他的心下在挣扎着,犹豫着,毕竟,毕竟……这,这里不是自己的家,自己只是一个过客,过……可内心里另外一个声音却不断的提醒着他。(http://.)。

“你是中国人,你是个商人,你是……”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归藏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