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如画江山 > 互动书评

互动书评(1 / 2)

?

兄弟初次写作,还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捧场,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因为书评定期会被删除,所以我把其中一些精华内容集结在一起,作为和大家的交流,请继续关注本书,多提宝贵意见,独孤浪拜谢了!

这里的书评交流我会每两周更新一次,谢谢大家参与!

------------------------------------------------------------

□答我本风liu:关于西方科技,明末时候,中国老大帝国的龙钟状态已经初显,中国在科技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十六世纪末利马窦来华传教以后,耶稣会曾先后派遣教士上百人来华,翻译了一大批西方科技著作并带来了当时的世界地图,为迎合中国人认为中国为世界中心的观点,才把本初子午线左移170度,形成了目前中国世界地图排版的雏形.当时有一位名士我忘了谁,曾编写>介绍了不少西方机械知识,有人感慨:‘自鸣之钟,望远之镜,自鼓之乐,我中国不能也.‘可见当时西方自然科技和工程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关于天主教传播,利马窦来华传教后以圣经附会孔孟之道,默许祭祖祭孔,传教颇为顺利赢得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同,后接替利马窦之人改变了这种宽容态度,导致天主教被禁,后北边吃紧,徐光启等人建议引葡军助战,获胜,天主教又开禁.

关于英国,不列颠由由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构成,英国的国名是‘GreatBritishandNorthIrlandUnitedKindom‘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Britsh即不列颠,而Great就是‘大‘了.中国称之为英国,实际国际上的简称是联合王国.

谢谢你的意见.

独孤浪

□三点意见:1,明后期西方落后中国很多,火器威力也没你写的那么大,那个鬼子也没有那么好的见识,不必抬个西洋人来帮我们;2,应禁止洋叫传播,中国人的上天是中国人;3,英国应叫不列颠,没那个大字,就如小日本应为和族,大字是那些洋奴才加上去的,现在许多人都没这方面的常识

我本风liu

------------------------------------------------------------

□架空文章是有很多硬伤,有一点小心,就是王朝的历史资料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主要背景不能变------例如:官名,品级,俸禄,和历史人物的爵位。。。地名倒是可以用今天的或者杜撰的,写小说就是写这些人,如果这些人的背景被改的面目全非,将会严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架空是在历史中改变历史,但是要让人感觉不出了和真实的历史有太大的冲突。

jn

□jn兄,你说该如何修改呢?很多我胡编乱造的东西都是为情节服务的,只怕这一动,面目全非,反而不妙啊-----其实很简单,调整下官职就可,例如:赵总兵改为赵守备,何知府改为何知州,然后上调浙江杭州知府,加个干爹什么的是大太监王承恩(崇祯的贴身跟班,官大的通了天),那个巡抚改为按察使(手中有警察呀,可以干掉那个陈知府),那么王承恩答应提拔他干浙江布政使...

jn

□答懒散兄:明末中国确有火枪装备,但数量不多,普通老百姓应该很少见到吧?----不对!!!明代装备火枪,火炮是很多的,嘉靖年间为了对付'倭寇',南京的兵部侍郎曾经督造改进的火绳枪20000余只,在京师也有9个大型的火器制造厂,问题是皇帝知道火器厉害,平时不许官兵们碰,到了打仗才从军火库中拿出来,临时上阵,临时用,结果就可想而知,火器库的掌管权在监军的太监手中.打仗了要去领火枪,弹药还要向太监行贿.

jn

□真诚地要求作者:对你的作品进行重大修改!----------另外,还有很多我的意见和书评在后边,请作者将它们全部看完!谢谢!

jn

□布政使也算三品吧不就是个番台么-----不!明朝的官制和清代不同,我们现在看大辫子的电视看得太多,头脑被搞混了!封建时代的官制,清朝是完备和清晰的它发展于明代,继承了2000年中国封建朝代的所有中央集权的优点.明代布政使就是从2品,在《明史·职官志四》中有明确记载.

jn

□史迈斯用手中的刀在火枪的枪管上用力一划...一道浅浅的划痕。史迈斯..看看..说哈哈..炼出了刀具钢!...”刘林俊等人不知这刀具钢的真正意思,...而楚越却很清楚有了刀具钢意味着什么------老弟崇洋也不是这样呀!!明朝末年的1630年左右,欧洲在冶金学上竟然已经进步到知道钢?甚至还明白了如何检验和区分,连刀具钢这样的高碳钢一个传教师也是那么清楚?那么为什么1840年的鸦片战争,欧洲最发达的英国还是用着铜炮和铁剑?而不是钢炮,钢刀?这中间可是发展了200年呀?jn

□布政使也算三品吧不就是个番台么

刑天之天下无敌

□“下官童长青,台州总兵赵大人麾下副将,今次受了赵总兵和周知府差遣,特地押送这二十车粮食与你赈济灾民。”军官翻身下马施礼说道----------------作者同志,知道总兵在明代有多大吗?---在明代凡总兵、副总兵一职均须有公、侯、伯、都督爵衔者充任。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浙江小州何来总兵??总兵的官爵比知府知州不知道高了多少级.著名的大汉奸-平西伯爵吴三桂官职就是山海关总兵!!!

□前任知府何大人亏空库银...便将粮库内的粮食...。去年何大人升任吏部侍郎,?作者看来是'官盲'一个知府可以直接升为'侍郎'?且不说从正4品的大府知府(例如:杭州府知府)直接升到正3品在明代那时不可能的,而且还是升到了6部之首的'吏部'?除非这位何大人是皇亲国戚!,另外台州就是一个小州,怎么会有知府??文中还讲到'州府衙门'不知何解?州的主官是'知州(正6品)一次升到正3品想想可能吗?建议作者好好看看历史书再些历史故事!虽然是胡编,但是你这样编那叫乱编.

□幸好守城的千总和我相识,前日总算进到了城里见了知府------明朝有"守城的千总"这个官职???老弟,不要用清朝的官名乱扣明朝的官名!!!!你这样是'关公战秦琼'呀!!!----不懂我教教你!!!----听好了:明朝地方武官分为--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名目。《明史·职官志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使(多为太监),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

□那吏部侍郎何大人现在就掌管着官员的升迁贬谪-----晕死!!!一个小侍郎可以掌管大明王朝万千官员的升迁贬谪???---看来这个3品的小侍郎一定是内阁首铺还要兼掌'锦衣卫'和'东厂'还要挂着亲王爵,不知道历史上那个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答不答应.知道吗:就是吏部尚书也没有权决定一个地方官员的升迁贬谪!!!

□完成字数47067--本月点击18606--本月推荐411--本周点击13137--本周推荐314-----老弟,你这样的历史功底竟然可以搞到读者这麽些'推荐'票,不得不佩服你!!!你不觉得有愧吗???赶快修改你的文章,好好仔细地编故事!!!

□却说这台州府知府大人死于非命已经有十数日了,朝廷竟一直不能调来新任知府,---死了个知州,可是大事,按察司和浙江总兵要立即派人辑凶镇压暴动,巡抚立即600里奏报皇帝,奏折到京师先交通政司太监看看,然后转呈内阁,内阁看了杀官大事会立即上奏皇帝,然后皇帝内阁商量办法,新的官员内阁和地方的巡抚,总督(浙江当时属于南京总督马士英的管辖范围)协商后提出人选交皇帝裁决,定下来后才下旨给侯任官员和吏部,吏部安排通告地方和安排官员上任,没个1,2各月是见不到新官的.古代没有飞机,火车的.

□朝廷竟一直不能调来新任知府,这其中的原因和这吏部侍郎何大人有莫大的干系...左思右想之后,何大人便让人起草了一道公文,着浙江巡抚自行安派补缺.----再次严重晕倒!!!这个何大人是皇帝本人吗???还是当崇祯已经死了???吏部的公文可以代替皇帝的圣旨???恐怕公文一出,就是何大人的侍郎人头落地的时候!!!巡抚敢私自安排人补缺?除非这个巡抚也想人头落地了.

□浙江巡抚徐文东自台州出事后即调了兵马前去台州弹压,----明朝'巡抚'和'总督'不是固定官职这与清代不同,明代的督抚是个比较不确定的加衔,另外浙江是没有浙江巡抚的!!!那时的浙江和南京(明代的南京是很大的,不是现代的南京城)归并在南直隶范围内,设□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1员(当时就是马士英),在浙江只有: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为“浙江三司”

徐文东接过信,撕开信封抽出信纸,飞快的扫视过信上的文字,然后抬起头看了看送信的人。只见来人正在轻呷香茗,脸色并无变化,便飞快的把信放入了袖里的衣袋中,然后说:“请转告何大人,下官自当依照大人的意思办妥。------就是真的有'浙江巡抚'按官制巡抚为封疆大吏(浙江为政府赋税要地,浙江巡抚是正2品),不知为何好对一个3品侍郎称:"下官"---自贬官品,还是自贬身份???

□即使是:浙江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也是从二品,较侍郎的3品为高,也没有理由称'下官'

jn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归藏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