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顺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通生意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通生意(2 / 2)

听到这五百两银子,高一功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拍拍额头说道:

“不瞒李大爷说,咱们手上银子不够,青盐倒是有些,可也就是六百担,折算银两才不到两百两,实在是不够,这批货物我们可是急需啊,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估计再有一个月,还会有一批盐到,您看?”

李孟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了,实在是有些瞠目结舌,面前这人也太不会做生意了吧?怎么一见面就把自己这边的底线全部交待了出来,这样就等于李孟这边占据了谈生意的全部主动,对方的本钱价格之类的已经是都知道。

从前济宁州和南北各个大城富裕之地,用青盐刷牙漱口不过是个日常的习惯,没有了青盐,用别处的精盐代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经过炒卖之后,这青盐赫然成了富贵人家的必备品。

开始时还能用普通精盐蒙混,后来就有那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辨别真假,还真别说,确实是有手段,李孟几次掺假造假,在发卖之前,都是专门请这些老师傅过来辨认,都是没有蒙混过去。

能辨识真假,又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必需品,价格呼呼的涨了上去,好在是盐商和商铺不愿意这个行市垮掉,都是在控制价钱,即便这样,每担盐,在济宁州的价钱是十一两,在扬州和苏州是十五两,在京师则是十八两。

可这高一功手上的六百担青盐,却说是不到两百两,就算不是青盐,这六百担运到洛阳开封去,李孟扣除船费还可以赚到三百两左右。

李孟的惊讶过后,打量坐在对面的高一功,对方的国字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不过倒不似作伪欺骗,莫非这便宜真是天上掉下来的,李孟呼吸了几下,平静自己的心情,若说是对面这汉子不会做生意,李孟也是二把刀,那些炒卖的手法不过是在现代时候耳濡目染的一些花样,真要到了面对面讨价还价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经验和手段。

对方把自己的底线交待的这么清楚,李孟反倒是有些不知所措,对面的高一功并不着急,双手拢着,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李孟。

李孟也是纳闷,对方的年纪应该和自己差不多,为什么有如此的静气,这年代的人早熟也许是原因之一,十五岁就已经是被认为成年,可以娶妻生子了,李孟这等二十五岁还是光棍的,也就是在灵山卫所那些穷军户里才不稀奇。

脑海里面转了几圈,李孟有些糊涂的脑子里,却突然想到了杂货铺的人,那天所说的话“青盐都在陕西那边过来,这么乱,怎么会有”,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之处,不是官兵就是乱民,这些人的模样明显不是官兵,那么……

李孟紧张的神色平缓下来,开口询问道:

“方才听兄台的意思,盐货卖银子倒是次要,关键是要我手上这批货吧?”

高一功木然的眼神中终于是露出丝惊讶,表情依旧是不动,缓缓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眼下河南物资短缺,豫西这边想买布匹和烧酒更是不容易,难得遇见李大爷这么大宗的货物,所以急着吃下来。”

物资短缺,那也要看什么地方,河南的几个大城,都是众商云集的繁华之地,靠着漕运和黄河的水路,没有买不到的货物,而且价钱也贵不了多少,何必这么碰运气的来找一个突然到卢氏县城的外来商人。

既然对方不尽不实,李孟想想自己,倒也没有好的手段和手法来继续深谈或者和对方打太极,索性是实话实说,当下开口朗声说道:

“高兄可能不知道,这青盐在运河连同的各处繁华之地都是价钱飞涨,兄台这六百担盐,若是运到济宁或者是南直隶那边去,少说也是六千两银子,这还是少说,兄弟我这些布匹和烧酒有的是在山东买的,有的是在开封洛阳买的,加上药材,也就是五百两银子,高兄说是那几百担青盐还不够数,这不是笑话吗?”

侃侃而谈的说完,李孟笑了几声,高一功在听到六千两银子这句话的时候,眼睛明显是亮了一下,不过随即是摇摇头,从和李孟见面,高一功都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下意识的摇头,这还是第一次。

“这盐价确实是不错,不过在下的盐肯定是卖不上这个价钱的,李大爷这么坦白,我这里不好瞒什么,把那青盐运到河南来,在下倒是有些门路,可运过来,也只能是卖给福王的盐店,一担五钱银子已经是不错的价钱了,拿了银子还有许多东西买不到,实在是憋气的很,今天才算是知道了门路。”

李孟的心情终于是放松了下来,对方终于是明白的说出了自己的本意,可以实实在在的谈了,高一功方才看着很木讷的模样,说起话来倒也是侃侃而谈,继续说道:

“一担青盐卖十两银子,在下是不敢奢望,倒有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不知道李大爷愿不愿意听?”

李孟笑着点点头,屋子里的气氛倒是温和了许多,高一功端起碗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李大爷要买这青盐,二两银子一担如何?”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