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十七节 突厥走私贩

第三十七节 突厥走私贩(1 / 2)

? 时间悄悄过去,秋高马肥之际,庄稼收获了,范阳节度使策划了对契丹的战争。[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称为柔然,后演变为契丹。

这里所说的东胡,并非仅指一个民族,而是当时人们对靠近匈奴东部各族的统称。“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由于在以后的岁月中,契丹族建立了强大的辽国,因此的名声远杨,国外俄语系国家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

据记载,契丹族最早出现在公元389年。当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柔然,造成了柔然分裂。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逐渐汇聚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帅哥骑着白马自湟河(今内蒙西拉木伦河)而来,也就是白马王子;一个美女骑着青牛自土河(今内蒙老哈河)而来。

美女一路短笛横吹,一不留神让王子看到了,于是疯狂的追求,美女应了。两人天地为穹庐,不分昼夜的干工作,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连续作战,生了8个儿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8个部落,这就是所谓的契丹八部。

奚族是一个很陌生的民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熟悉而否定它的存在,毋庸置疑,它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甲骨文中,奚字有时作奴隶的名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有用奚人祭祀的卜辞。奚族百姓在商代就已经成为奴隶被役使,或被贵族们用来当做祭祀的人牲。

后来,随着中央政府的更迭,奚族终于脱离了被宰杀的命运,获得了自由地位,是东胡系中的一种,在五胡乱华时期的鲜卑,就是奚族一支的后裔。

唐代,奚族比较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丽时,大酋苏支从征砍人有功,因此获得了朝廷的奖励。有唐一代,奚在人力、物力方面发展得都比较雄厚。他们的活动范围,北面与霫族相接,南以白狼河为限,东北与契丹相邻,西面与突厥相连接。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契丹造反,奚族也叛,与突厥相表里,号称“两蕃”。

契丹、奚族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等政治经济往来,也有战争和掳掠。

张守珪的目标很明确,攻击的主要方向就是契丹的政治中心黑城(宁城县甸子镇)。只有攻克了黑城,才为扫平契丹铲除了最大的障碍,因为此城一破,漠南将无险可守。

大军未动,情报先行。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命令捉生将安禄山,立刻率领军士,到边境地区抓捕几个舌头,了解契丹军情部署。

这是安禄山的第一场秀,因此,他很紧张,于是,他找到了张守珪,要求自己选择部属。

张守珪很奇怪,因为从事的高风险工作,守捉营的军士很强健,都是一等一的汉子,而且有经验。要知道,经验是能救命的,怎么安禄山竟然能不满意?

安禄山恳求说道:“大夫,因双方互有攻守,在边境上的契丹人很警觉,抓捕不易。卑职想带着兄弟们到契丹境内,活捉他们的大人。汉人脸孔易于引起怀疑,因此,卑职想找几个小时候的兄弟,一起跟着卑职冒险。”

安禄山说的是实情,边境上的契丹军人犹如惊弓之鸟,很少有单独行动的,偶然抓住几个散兵,也套不出重要的情报,深入敌后是正确的选择。在敌人纵深活动,汉人确实不适合,然而,张守珪依然不同意安禄山使用自己人的想法,提出了一个折中的主意,说道:“幽州军中,也有很多的突厥人,甚至契丹人。契丹人当然不适合,你可以在军中遴选突厥军士。”

安禄山摇头说道:“大夫,卑职此去,是拿脑袋冒险。军中的兄弟生疏,关键时刻未必拼命。而卑职要选的兄弟不一样,他们都是卑职的生死兄弟,关键时刻,一个眼神就够了。”

安禄山言辞恳切,张守珪一听有道理,于是写了一封军令,给了他一些银子,允许他返回营州,招募新兵。

不过,张守珪也信不过安禄山,严肃的说道:“大战在即,七日之内必须返回,否则以逃兵论处。”

安禄山拿到了军令,欢天喜地的往外走,心里高兴啊,张守珪智计百出,也终于受了自己的骗。

安禄山并没有背叛的意图,这些日子,让他深有感触,觉得还是在军队中能有出头之日。他的心思很简单,他在军营这些日子,深感汉人军士油滑,很难交往。战斗是要命的事情,如果手下的弟兄不和自己一条心,那么,一旦处在危险之中,自己的小命就交代了。相比这些汉人军士,还是自己的小伙伴保险。

安禄山回到了营州,马上找到了自己的狐朋狗友,他的想法一说出来,当时就有人报名参军,跟着他一起混社会。

安禄山带着安思顺等三个小伙伴,喝过了血酒,发过了有难同当的誓言,然后告别了家人,回到了军营点了卯。

第二天一早,冒着深秋的冷风,安禄山和几个兄弟化装成贩卖商品的客商,拿着节度使开具的路引,带着几匹驮马的货物上路了。

越过了永定河,进入了燕山山脉,燕长城横亘在茫茫的山岭之间,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到了天际。

这里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所筑长城遗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故事化为黄粱一梦,燕长城已经在山野中荒废一千多年了。

据史书记载,“秦开却胡”之后,“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