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二百六十二节 不请自到的安禄.

第二百六十二节 不请自到的安禄.(1 / 2)

? 来的人40几岁的年纪,年龄高仙芝大一些。.d.m不过,体态可大得多了,胖大粗壮,一身锦绣,脚踏质地优良的云头战靴,手拎着一根镶金嵌玉的马鞭。

这个人不仅分量重,而且他的气场很大,甚至满身杀气,让人靠近了觉得冷嗖嗖的。他一说话,当时吓得小二目瞪口呆,一溜烟的跑了。

此刻,这个人笑眯眯的看着高仙芝,笑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

高仙芝莫名其妙的看着来人,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因此,迟迟没有说话。

来人将马鞭子扔到了酒桌,前一步,按着高仙芝的肩膀亲热地说道“兄弟,结义以来,在庭州见过一面,转瞬之间,我们兄弟都老了!”

高仙芝陡然一激灵,马想起了他是谁,但他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激动,淡淡的说道“啊哦,原来是平卢军的安大节度使。”

“咋那么瞧不起哥哥?我的兄弟!哥哥混得不差,现在已经是范阳节度使了。”安禄山一屁股坐到了胡床。

关于安禄山的快速升迁,朝廷的邸报知会过,高仙芝是知道的,不过,因为鄙视他的为人,故意装作不知道罢了。今天有些怪,怎么这么巧,长安城犹如大海,人流如潮,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自己怎么会和安禄山撞到了一起?

安禄山生性机敏,看出了高仙芝的怀疑,于是狡黠的一笑,说道“这几日到宫公干,累了,闲着没事儿到处走走,觉得饿了,闯了进来,一不留神看到了兄弟。”

安禄山真话假话一起说,他到长安公干是真,不得不来,撞见高仙芝可是假的,不来不行。

相于在云头跌落尘埃的高仙芝,安禄山现在的日子可谓风生水起。

自从担任平卢节度使以后,成为了一方大佬,因此,安禄山也受到了朝廷的监视。朝廷相继委派御史丞张利贞等人为河北采访使,巡视平卢节度使管辖的州郡。

对于“纪委”的到来,这对于安禄山是一个压力,但是,他并不在乎这个,因为他是有钱人,有的是资源收买人心。对于每一名朝廷的“纪检”人员,安禄山都是“架炮轰”,糖衣炮弹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

世的事情总有不如意的,碰岳飞说过的“官不爱钱”的典范,安禄山也有办法,人有七情六欲,总有弱点,拿不下来那是没找准穴位。他让千娇百媚的胡娘穿着薄纱,怀揣着祖母绿,半夜敲门,投怀送抱,软玉温香的不说人话净“哼哼”,什么样的汉子最后都软了。

据史书记载,安禄山,“百计谀媚”,无所不用其极,对过往的使者,安禄山暗都加以贿赂,使者回朝后一再称赞他,逐渐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青睐。

因为到处都是吹喇叭的,杨国忠成了“一个人的战斗”,眼看着安禄山大红大紫而没有任何办法。这样子,安禄山成了朝廷重视的红人,能够经常入朝,唐玄宗李隆基倍加宠待,“谒见无时”。

安禄山性格狡诈,为了讨得玄宗的欢心,不惜赌人品,制造谣言,在高仙芝征战石国的那一刻,他谎奏说“去年七月,营州境内出现了害虫,蚕食禾苗,臣焚香祝天说‘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愿使虫散。’臣祈祷后,忽然来了一大群红头黑鸟,霎时把虫吃得精光。”

安禄山讲得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唐玄宗李隆基以为他对自己忠诚无二,心里高兴的乱七八糟,于翌年三月,命安禄山代替裴宽兼任范阳节度使。

因为安禄山成了最受宠的小弟,因此,朝廷的大臣们争相拍马屁。在他每次到长安觐见,离京还范阳时,唐玄宗李隆基特命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诸司侍郎、御史丞等群官于鸿胪寺亭子为他饯行,给以殊遇。

正因为朝廷对安禄山高看一眼,安禄山更有了表现的**。然而,范阳和平卢地面风调雨顺,没有人可砍,立功也没有了目标。

如果换了别人,只能喝闷酒,过一天是一天,但安禄山是谁呀,他可是买卖人出身,自有办法。

安禄山打定主意激化当地的矛盾,经常派出军队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巡视”,明火执仗的抢劫。北方的奚族与契丹的酋长忍受不过,举兵反抗。

安禄山早有准备,以大兵压境,要求各地酋长会盟。诱致奚族、契丹的酋长到来,在指天画地歃血为盟以后,大设宴会,端出毒莨菪酒,将这些人统统麻醉,“待醉后坑杀之,有时杀数千人,然后以函装其酋长之首献于朝廷。”

这些人一死,各族群龙无首,安禄山立刻派出主力部队扫荡,大肆屠杀当地居民,逼迫当地百姓逃走。

以前,大唐朝廷分别把公主嫁与奚族与契丹大佬,双方关系友好和睦,至此,各杀公主叛唐。

公主被杀,朝廷震动,奚族与契丹彻底背了反叛的罪名。安禄山趁机集结了全部军队,从东南两个方向进攻,接连血战,打垮了奚族与契丹的主力。

奚族与契丹无力抗拒范阳和平卢两大节度使府的主力,不得不放弃了肥美的草地,逃进荒漠躲藏。

安禄山获得了“反击战”的胜利,在进击契丹回军后奏“臣梦见先朝名将李靖、李绩‘向臣求食,乃于北郡建祠堂,灵芝又生于祠堂之梁’。”

安禄山这一手玩得非常的漂亮,李靖、李绩都是初唐名将,为大唐帝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宠信他们,为其刻碑立传。

李靖从小有“武才略”,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

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在李世民说情下幸免一死,于是随李世民,在征讨王世充的战争立下战功,被授为开府。

李靖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讨,击灭******、横扫吐谷浑、血战高句丽,为唐帝国的建立立下了累累战功。

李靖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著名的《李卫公问对》是兵学经典,被收录在《武经七书》,至今军校生奉为必读科目。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