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零二节 那一把刀

第三百零二节 那一把刀(1 / 2)

? 第二天的一早,潼关下着小雨,街道上人迹稀少,唯有城西传过来的军队操练的口号声,让人们觉得,这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军镇。[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在高仙芝宅邸的对面的一个酒肆,刘洛谷坐在二楼上一个靠窗的雅座,一个人点了一桌酒菜,在细酌慢饮着。

刘洛谷的心情似乎不在喝酒上,时不时的低头向下面的街道瞭望着什么。

街道冷冷清清,旅人稀少,唯有巡逻的军兵经过。

刘洛谷遗憾的回过头,不紧不慢的喝着酒。尽管他的动作很轻松,但是,紧锁的眉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虑。

似乎刘洛谷的胃口也不太好,鱼侩动了几口,其余的热菜变凉了,也依然维持着原来的形状。

太阳光照射的影子变短了,刘洛谷终于忍不住烦躁,站起身向外瞭望。在他的目光中,街道上的人流依然非常稀少。

刘洛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颓然坐在椅子上。忽然,街道上传来了隐隐的马蹄声。

马蹄声十分密集,刘洛谷从沉思中惊醒,马上探出头去。

刘洛谷的目光落到了街头,看到了一个乘骑在黑色战马上的瘦弱身影。

黑色战马被几十名白衣骑兵紧紧围裹着,向着刘洛谷的方向缓缓行进。

虽然距离不是很近,但刘洛谷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边令诚。

刘洛谷的眼睛放出了光芒,马上挺直了腰身,在窗口伸了一个夸张的懒腰。

随着刘洛谷的手臂放下,一个藏在高仙芝府邸拐弯处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夸张的拍打着门环。

这个年轻人就是高尚带来的那一个,他现在的装束变了,穿着挑夫的麻衣,嘴里用浓重的幽州口音喊道:“高元帅,俺是远道来的,给您送信的。快开门啊!”

在这个年轻人嘶喊的时候,恰好边令诚走到这里,他听到了幽州口音,顿时觉得疑惑,马上命令亲兵将那个年轻人拉过来。

亲兵跳下马,将年轻人推到边令诚面前,恰在此时。高仙芝的府邸的大门打开了,管家走了出来。看到了边令诚,慌忙下跪。

边令诚挠了挠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于是说道:“高元帅可在府中?”

管家站起来,恭谨的回答道:“元帅尚在城外练兵,不知是监军大人驾到,恕罪则个。”

年轻人刚要说什么,边令诚的亲兵捂住了他的嘴,将他拖到了一旁。

管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疑惑。

边令诚故作淡然的挥了挥手,说道:“既然高元帅不在府邸,我就不打扰了,走了。”

边令诚一摆手,亲兵们推搡着年轻人向前走去。

边令诚的宅邸紧邻高仙芝的府邸,看到边令诚宅邸的大门关上了,刘洛谷满意的踱出了酒肆。哼着“兰花花”,一步一晃的走了,仿佛喝多了一般。

边令诚走近了内堂,亲兵走了进来,将从年轻人身上搜出来的短刀和一封书信呈给了边令诚。

书信用火漆封着,写着“高元帅仙芝亲启”几个字。

边令诚放下书信。抽出了短刀,注意到了刀身上几个陈旧的字体:“高将军。”

边令诚和高仙芝搭班子十几年,从郑德全嘴里听说过,高仙芝曾经有一口家传宝刀送给了安禄山。

边令诚想到这里,浑身一激灵,放下了短刀,又拿起了书信。对着亮光处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边令诚很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是,私拆副元帅的信件,如果真的是家书,自己真不好解释,因此很犹豫。不过,这一把刀,加上可疑的幽州口音,让他不愿意就这么完了。

边令诚想了想,向一旁侍立的亲兵问道:“那人说自己是哪里来的吗?”

亲兵回答道:“大人,他说是高元帅在洛阳的舅舅派来的信使,只负责送信,什么也不知道。”

边令诚“唔”了一声,高仙芝的舅舅也就是他的老丈人,确实在洛阳居住,来信很正常。

边令诚忽然觉得不对,洛阳在安禄山控制之下,送信之人又是幽州口音,这件事透着蹊跷,一定要查查清楚。

边令诚下令,看住那个年轻人,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能放出去。

亲兵领命而去,边令诚打开了书信,信里的内容很短,就是几句话。大意就是他们一家在贼兵进入洛阳之前,先一步到乡下躲藏,一切安好,不要挂念云云。

边令诚极为失望,书信就是一封平安家书,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这一下,边令诚有些毛了,私拆高仙芝的家书,高仙芝就是脾气再好,也不会轻易完了,自己手欠,这下惹祸了。然而,那把刀是怎么回事,难道,高仙芝家里还有另一把?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