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一十六节 长安争夺战

第三百一十六节 长安争夺战(1 / 2)

? 李光弼成功的击败了叛军,受到这个好消息的鼓舞,唐肃宗李亨的希望陡然扩大,万丈豪情从地起,当即决定发动夺取长安的战役,从叛军手中夺回都城。[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叛军在长安集结了重兵,以逸待劳,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相对来说,唐军人心涣散,实力不足,不具备发动长安战役的条件,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长安之战都应该避免。然而,战争常常被该死的政治绑架,在政治的漩涡中,大唐朝廷急于发动夺取长安的战斗。

其实,有时候,政治并不复杂,因为政治家也是人,是人就得有人的思维。之所以做出了这样不合时宜的决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原因,一切都源于唐肃宗李亨的面子问题。

刚刚成为了帝国的最大的领导,唐肃宗李亨急于拿出成绩向全国人民证明,自己是称职的担得起万岁两字。而最能博取眼球的成绩,就是收复帝国的都城长安。

中国人向来是变被动为主动的高手,这句话如此冠冕堂皇,以至于经常因此惹祸。但是,李亨已经顾不得了,为了形势变得有利,他采取了复杂的行动,在这一局棋中,郭子仪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李亨觉得自己很高明,但是,他的进军方略遭到了谋臣李泌的反对。

李泌是长安人,自幼以才思敏捷、精明干练著称于世。他的祖上更是赫赫有名,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

在我们过去的思维中,李密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注定是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败类。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李密绝对够得上是历史中最为聪明的人之一的。

不过,祖上的荣光到李泌这一代时已经烟消云散,李泌登上历史舞台靠的还是自己。

李亨和李泌自幼就是好朋友,以至于李亨在当着窝囊太子的时候,李泌也跟着倒霉。让唐玄宗李隆基一脚踢到外地反省去了。在执掌天下权柄以后,李亨想起了老朋友,发布招领,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也就是皇家智囊、元帅府行军长史,亦即元帅府秘书长。

不过,李亨的热脸蛋贴到了李泌的冷屁股上。李泌拒绝唐肃宗李亨的认命,只答应以白衣进入朝廷。为李亨出谋划策。

从这点上看,李泌是真正的世外高人,让那些钻营官职,蝇营狗苟的人无地自容。

然而,李亨却不答应李泌的要求,坚持让他出任官职,在元帅府出谋划策。

李亨坚持自己的意见,李泌无可奈何,在功成身退的前提下接受了任命。

李泌虽然勉强赴任。但是,他的职业操守是无可指责的。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谋略家,他敏锐的发现了李亨进军方略的局限性,主张放弃收复两京的计划,而是要以主力断掉叛军的老巢,攻占范阳。这样,叛军失去了根本。就会不战自溃,唐军就能轻而易举的夺回长安,而不用付出异常惨重的代价。

李泌的策略很有操作性,和郭子仪以前的提议如出一辙。如果按他的计策行事,叛军的寿命很快就会完结,以后也就没有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因为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唐军无法承担失去长安的风险,叛军也一样承担不起丢失范阳的风险。既然唐军在失去长安后依然在战斗,那么,长安就不应该成为唐军的主要攻击目标。

可惜,李亨鼠目寸光,居然放弃了李泌的完美策略,因此也就放弃了大唐朝廷的未来。

似乎有理由相信。李亨就是一个弱智,或者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然而,这样说有失偏颇,对李亨是不公平的。不能不承认,或许是长期的生活在父亲阴影下的原因,唐肃宗李亨性格懦弱,但他不是傻子,他和李泌的出发点不同,对他的政治生命来说,范阳远远比不上长安。

因为只有拿下长安,人民才会承认李亨的权威。因此,李亨宁愿走这一步,哪怕这条路危险重重。

这一次,皇家的脸面打败了军事上的合理谋略。因此,必须得承认,要脸面的政治家,永远也成不了政治上的伟人。

战斗方略确定以后,剩下的就是具体的军事安排。为了统一指挥各地勤王部队,唐肃宗李亨任命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担任反攻长安的主帅。

郭子仪得到了任命,于是率军立即启程,直奔凤翔郡。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