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二十七节 母马计

第三百二十七节 母马计(1 / 2)

? 不过,史思明向来是有便宜就占,吃亏的事儿绝对不干,被李光弼给了一记耳光,这个仇放不下,决定报复。[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史思明想的不错,但是,唐军固守城池坚守不战,让叛军无机可乘。史思明无奈之下,想了一个鬼主意,让骑兵将战马放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散养,引诱唐军出城抢劫,然后聚而歼之。

史思明的主意可谓奸诈,看到这么肥的一个鱼饵,李光弼确实眼红了,想据为已有。不过,李光弼可看清了史思明的人品不好,知道这厮是有目的这么做的,因此只好忍住抢劫的**,命令唐军将士们坚守。

叛军每天都准时将战马撒到城外,城内的唐军将士们眼红了,纷纷要求出城抢劫。任何人也无法无视简单的民意,对于将士们的要求,李光弼无奈,决定将史思明的财产据为己有。但李光弼,没有忘记,那是史思明的鱼饵,他要做的,就是吞掉了鱼饵而不受伤。

李光弼想了想,决定从马的习性上打主意,他在西域长大,对付散养的战马,有的是坏主意。

李光弼命令在全军上下搜罗刚刚生过马驹的母马,真不错,唐军家大业大,刚刚生育过的母马有数百匹。

李光弼下令把母马和小马分开,小马统统拴在城中,母马统统赶到黄河北岸。

很快,李光弼的诡计见效了。

唐军将士拿着鞭子抽打着小马,城中的小马受了委屈,嘶叫不停,声音传到外面,黄河北岸的母马也嘶叫不停。

这一下,惊动了黄河南岸的叛军散养的骏马跟着嘶鸣。

春季,正是马群发情的时候,嗅到了母马的信息,公马就不安生了,也不知哪匹公马带了头。黄河南岸的1000匹骏马嘶叫着渡过黄河跑到了北岸。

骏马和母马厮混在一起,在城头瞭望的李光弼乐了,让士兵打开城门。

在小马驹的叫声中,母马掉头就跑,骏马紧追不舍,就这样,1000匹骏马就这样改姓李了!

消息传到史思明那里。他才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史思明长叹一口气。“既生瑜何生亮”!这个李光弼真够绝的,在太原就让自己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又这么干,给人家留点面子成吗?

史思明丢了人,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决定报复。

史思明的报复手段很简单,就是要烧掉河阳城外的浮桥,断绝河阳的后勤补给,困死河阳城守军。

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唐军控制了浮桥,在滩头建有营寨,陷坑、壕沟、梅花桩、拒马一应俱全,还有墙垛,墙垛后面当然还有弓箭手,这些家伙不是吃素的。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杀人。如果叛军要烧掉浮桥,唯有从河里想办法。

史思明有办法,派兵搜剿百姓的民船,很快组织了一支庞大船队。

拥有了庞大的船队,史思明进行了战术分工,第一队是火船。顺流而下,冲到浮桥边引爆烧掉浮桥。一旦唐军浮桥烧毁,第二队战船上的叛军立刻登陆作战,消灭滩头的唐军,继而完成对河阳的包围。

史思明的办法很毒辣,一旦诡计得逞,必然隔绝河阳和城外的联络。河阳的覆灭就指日可待。

史思明的计策不错,但是,李光弼也是剑术高手,在进入河阳坚守的那一天,他就预料到了叛军必然要打浮桥的主意,因此,早就做了预防准备。

唐军在李光弼的安排下,早早准备了数百根结实的竹竿,竹竿的根部插入埋在河床深处的巨木里固定,竹竿的头部则安上了锋利的铁头叉子。

叛军的火船冒着浓烟,顺流而下,迅速接近了浮桥。没想到,唐军预先设置的竹竿大显神威,顶住了火船。

火船顺流而下,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不一会儿的工夫,大火烧穿了船身,变成了灰烬。

火船**,叛军的兵船也遇到了阻碍。

战船顺流而下,先被竹竿上的铁叉子叉住动弹不得。正在叛军手忙脚乱的砍竹竿时,河阳城头安放的抛石机接连发射,磨盘大的巨石从天而降,叛军兵船沉入河水中。

落水的叛军刚刚在水中冒头,滩头大寨中的唐军将士不仅见死不救,而且砸一板砖,弓箭手万箭齐发,落水的叛军就长眠在滔滔的河水之中。

这一次,叛军再一次吃了大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一无所得,河阳城外的浮桥仍然横越黄河上。

史思明吃了李光弼的大亏,但是,他河阳是叛军夺取陕郡的障碍,夺取河阳的信心依然强烈。经过思考,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就使用主力夺取中阳城,然后向两翼扩展,夺取另两处地方。

从叛军隐蔽调动的蛛丝马迹,李光弼敏锐的发现了史思明的诡计,亲自率军修整中城,筑壁垒挖壕沟。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归藏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