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历史意识决定着民族精神,对当今中国而言,要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就必须更新历史意识。笔者认为,中国历史教科书有必要作适当的修改,学了中国历史,使人非常压抑。

中国人思想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汉族的衰落和自卑,其直接影响到全体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史大体是以汉族为主线的,也符合历史史实,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汉族,使汉民族没有任何自豪感。

似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似乎历史上每一个北方少数民族都比汉族厉害,汉族似乎老是被动挨打,今天的汉族在国内都不能挺直腰杆,何谈全体中国人走向世界。

之所以给人造成这种错觉,很大原因是教科书不恰当编排的必然结果。

教科书中凡介绍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都有这么一段话,他们骁勇善战,剽悍无比,但却没有介绍当时汉族人的性格,尤其是秦汉隋唐时期,汉唐人的民族性与以后的汉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北方民族固然善战,汉唐人更是好勇斗狠,要不秦汉何以败匈奴?隋唐何以败突厥?这种省略的结果,导致了衰落的汉族以自己懦弱的民族性去推测汉唐人,结果辉煌的汉唐史也几近于耻辱史。

明朝建树不少,可中学历史教科书提到明朝与蒙古族的关系时,只讲土木之变以及两个皇帝一度被俘,结果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朝和宋朝没有多大区别,积贫积弱,这是违背事实的。

明太祖时,曾多次派大军出塞,给北元以沉重打击。明成祖更是五次亲自挥军出塞,跃马草原,史称“五征蒙古”,对于这样一件功及汉唐的大事,教科书中居然不提。要写土木之变,就要写五征蒙古,不写都不要写。元朝近百年的统治,已经给汉族空前沉重的打击,使这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一落千丈,其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而明朝前期的军事行动,正好可以使这个民族疗治创伤,找回自信。

而我们的教育精英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还要往那块没有弥合的伤疤上撒盐,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当今中国思想界“可为痛哭流涕者”莫过于此。

;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