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YY在远古的年代 > 第九章 人才宗教及其他

第九章 人才宗教及其他(1 / 1)

?刘关张三人到达九江后曾经和刘毅有过一次谈话。二十二岁的刘备感觉在这个大他五岁的“哥哥”面前就如脱guang了衣服一样难受。刘备对刘毅称他为“吾弟玄德”表示愧不敢当,称自己“不过一浪荡子也”,刘毅说了一句颇有些犯忌讳的话:“查太史公言,先太祖高皇帝初不也为一浪荡子乎?”接着刘毅又好生抚慰了刘备一番,按照他的意愿,给了他一个团,人员具体由他自己安排,关张自然做了两个营长,刘备自己兼了一个,从涿郡跟着刘备来的十多个兄弟也做起了下级军官。在收矿山为国有的行动中。刘备处理问题相当出色,充分发挥了一代枭雄本色,软硬兼施,行动迅速。

刘备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刘毅手底下做事,乖乖的把他的雄心收了起来,说不准还有做一方诸侯的命,要是想做点什么其他的,估计半夜人头就没了,后果这能是把刘家的江山弄没了。后来在刘毅弹指间将一座山给夷平的传闻得到证实以后,加之同样是“神仙中人”萧军一直也对刘毅无论公私时刻都表现出来的敬意,让他最后一点不安分的心也平静下来,并且警告关张,千万不要给他惹事。即便这样,毛躁的张飞还是搞出事情来了。

王飞的年纪现在应该是二十二岁,比关羽还小一岁。其实王飞和张飞长得还是满像的,都是一国字脸,白净面皮,身高也相差不多,王飞只略微矮上一厘米。王飞初见张飞的时候的表情是非常震惊的,“这就是张飞,不但是不是黑脸,连一根胡子都没,整个一小白脸的莽张飞?”以至于盯着张飞看了半天,这一看就惹出了点事情来了。

张飞身材虽然比较高大(这时候才17岁,没完全长成),但生得细皮嫩肉的,在涿郡的时候,本来就因为和刘备过从甚密,被人讥讽刘备“有龙阳之癖”,耻笑过几回,纠集了关羽和耻笑他的人打过好几架,还差点出了人命。(“三国志”中说的“常与先主御侮”就是那么回事。)这样被王飞一盯,哪能不出事??

过了两天,军队的任命下来,王飞居然是他们的直属长官,张飞可就不服气了,论武艺他就佩服关羽一个人,要是他发了狠劲,关羽也抵挡不住,常常的认为是,关羽天下第一,他就天下第二了。这小子年轻气盛,当着不说,背后就给王飞下了战书,叫王飞输了改名字。结果王飞更绝,当时就把战书挂在了营寨大门口,回了一句经典:“你要战,便作战。”(成吉思汗的名言)不过那就个字就比张飞的差远了。(张飞的字这么好?又让王飞郁闷了一回)

张飞那小子对自己武功还是满有信心的,大校场上王飞问他使什么兵器的时候,他居然来一句,“样样会使,样样比你个小白脸强。”把以前旁人讥讽他的话拿来全送王飞了。

张飞的武艺确实不差,不过现阶段对付王飞还略有不足。王飞并不是很轻松的接了两百多招,就被前来观战的何平宣布打和了。何平当时是很有意思想和关于来上一场的,不过没有一个师长向一个营长挑战的理由而作罢。所以张飞还是叫张飞,不过从此也对王飞服气了。后来当他做到第五师师长的时候请刘毅跟他取字,“翼德”两个字说出口的时候。张飞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沉默了好久。

中平郡设立以后,刘毅表刘备为中平郡守,关羽为中平尉。以关羽第四师师长,张飞为第五师师长。到那时候,关羽也为刘毅“颇有识人只明,真为当时伯乐”所折服。刘关张三人才算真的真心实意为刘毅做事。

豫章郡在中平元年的时候真的算是人才济济了,不过大多被搞到仙庐山庄去学习了,从河北到江南,凡属后来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在野人物,在陈林的威胁利诱之下,几乎被搜罗一空。年纪大点就即时任职(例如诸葛玄,庞德公后来就分别做了中平郡丞和九江王司马),年纪轻点的就被送去学习(例如“颖川七子”)。在中平元年以后陈林组织的情报系统非常好招人,豫章境内两位神仙的文治武功都名震天下,南方士子一般都是举家来投。比如诸葛家,庞家和陆家(陆绩陆康,陆逊的长辈)搬迁到了豫章。

九江在光和六年的时候还做了一件大事,从六月征山越基本结束,“发民夫百余万人,筑九江新城,半年而就”(开荒面积怎么也跟不上人口增长,只好组织青壮年劳力做事,不然那么多游民可真要出事,还好粮食产量能够供应上来,工钱反正在铸新钱),新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有城墙的城市,“去仙庐山约五里,有九江国,长宽俱二十千米”,那是中原大地上第一坐现代化城市,城市用电全部由基地中核聚变电站直接送来,电缆走地下铺设。新九江城已经有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规模,可容纳两百万人以上居住。(居民区采用现代花园小区标准。)

梁汉唐进京以后,开始了一系列了的理论贩卖,皇帝正式给了他“国师”的称号,他开创的“仙道教”正式获得东汉政府的承认,其实在那时候,“仙道教”全体成员加起来也就是他们19个。

仙道教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中最重要的一条却是贩卖佛教的。(“天下众生皆平等”)除此之外,仙道教就只提出了一个所谓囊括天下众生的理想社会,提出“世上本无仙神,一切仙神都由人修得”。凡属生物,必先修得人身才得修道。仙道教提出的最不可让当时人理解的是“凡属修得人身,即视为人,天下本无妖之说,乃后人附会言之”。在这一点上,仙师梁汉唐举了个例子:“天地鸿蒙初开,世上本无人,亦无神仙,后有一猿患腰疾,不能四肢着地,只得直立而行,后来得道,为神仙之祖,号为齐天大圣。后众猿争而效之,皆直立而行,得道者遂为仙,不能得道者即为人。”

这番理论说出来惊天动地,京师士大夫不屑梁汉唐为人者皆以“猿妖”称之。后梁汉唐施展无边法力,摄来西域之人,皆碧眼金发白肤,称“此乃狼能直行者也”。又摄来极南之地之人,皆黑发黑肤黑眼,此乃极南之地异种猿名“猩猩”者所化,在我国自古有之,古人名“昆仑奴”者是也。又摄来猩猩,与众人观看。有人为难之,言此乃梁汉唐神通变化所致。梁汉唐言:“自古传闻,若妖死则回复原形,今另之死,明日复与诸君观”。乃药死白黑二人,明日观之,依然如故,开膛破肚,与一般人无异。乃信之。后梁真人使弟子复缝合肠肚,以药激之,二人复活,众乃皆言梁真人有“活死人而肉白骨”之力也。

梁真人又言,虽则人由万物演化而来,然由万物至人之演化非一代之功,众猿效大圣,前后五十万年方得脱猿身而为人身,五十万年乃数万代之力也。然则数万代来,此猿之一族并无第二者能成神仙,只因为仙求道之心不死,集数万代之功,终得人身。仔细思量,无论狼为人,猿为人,都非一朝一夕可就,偶有一二者得以为人,就如人中偶有一二者登仙,都是历尽千辛万苦,劫难重重,方能成功,若吾等以妖视之,神仙岂不亦以妖视吾等?

吾开仙道教,诱导众人向道之心愈坚,就如当初大圣后众猿诚心向道,众猿虽不得为仙,亦可为人,吾等不求天下众人都为神仙,能成“真人”亦是一等一的好事。

后十月十九,梁真人与十八弟子开坛讲道,观者数以十万计,洛阳城中万户空巷,盛极一时。仙道教并无当时教派各种繁琐仪式。“但求一生向道之心,虽我不能成道,后人必有因此而得益,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为今生今世计,但为子孙数万代计”。仙道教由是得以大盛。“凡仙道教中人,必须互济互助,互励互勉”。

仙道教提出的,并非什么真正的修仙法门,而是推出了一系列的为人准则,到后来,仙道教门弟子整理仙师语录,编辑出一套类似现时“圣经”一般的道德规条,为世人所信奉。后人称之为“大道经”。大道经的一般格式是:“仙师教导众人说XXXXXXXXX,否则道心灭,心魔起XXXXXXXX”之类。(开了伟大领袖一个玩笑,希望没公安找我)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