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铁骑踏天下 > 第二十二章 归降?

第二十二章 归降?(2 / 2)

晋城距上党有三百多里,从榆次而下,只需五日时间,就能兵临上党郡境内。

数日行军,每日步骑行六十多里,日落而停,日出而行。

三日后,正准备一鼓作气攻下上党襄恒县的刘鹏,却接到了张杨的乞降信。

信中,张杨言辞切切,称大将军雄师到此,他自知不敌,便命人带上太守大印、还有一干人丁名册,向刘鹏乞降。

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攻取猎物之时,这封书信却让他停了下来。

帐中,刘鹏看完乞降书信,询问道:“子远如何看待此事?”

许攸凑上前,拿起案几上的书信,凝目观察,却见这信的笔迹有熟悉,再仔细一看,这笔迹他好像似曾见过。

“主公,在下与张杨昔年曾有数面之缘,其早年曾是丁原麾下的从事,笔迹粗略不堪;而这份书信的笔迹,却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故下在判断,此信非是张杨所写。”

许攸看完乞降信,上奏道,。

“那子远可认识这笔迹?”

这事有点不同寻常,刘鹏忙问道。

许攸轻轻一笑,得意道:“此人的书信,在下一眼就看出他是出自谁的手。”

“谁?”

“董昭”!

许攸微微一笑,自信的道。

董昭?刘鹏微微一愣,在脑海中快速翻转着对此人的资料。

“此人昔日与在下共侍袁绍,只是不满袁绍的优柔寡断,这才转投张杨。他的笔迹在下曾见识过,因此才能判断出非是张杨之文。”

许攸摸着小胡须,神色自得的说道。

董昭此人,刘鹏了解的不多,不过眼前有人了解,遂问道:“此人谋略比你如何?”

许攸虽然自大,但对于有才能的人还是非常敬佩的,因此他不加思索的回道:“此人若论行军打仗之能,则不如在下,若论治理政务,在下不如他。其身怀谋略,可堪大能之士。”

能得许攸如此评价的必不是凡人,刘鹏有点感兴趣了,遂问道:“子远对这封降书如何看?”

“董昭乃张杨谋士,既是他所书写,那定是张杨之意!依在下看来,主公兵不血刃,仅凭一封战表就得上党全郡,乃可喜可贺之事。”

许攸很是聪明,知道关于决定性的话他不言,只言诸人看到的。

张杨派人送来了太守大印,还有一些名册,刘鹏平时就对名册不喜,此时这么高一叠名册,让他无必厌烦,道:“这些名册就由子远来看,且将其全部手抄下来。”

“诺”!

许攸现在不放过任何功劳,得此差事,忙喜色上头领命道。

思虑一会儿,刘鹏亲自提笔,在竹简上飘飘洒洒的写下数百字,用蜡封好,派人回给张杨。

既然张杨投降,他也就不用再兵发上党,而是改用谋略,试探一下张杨是真降,还是假降?

刘鹏知道张杨麾下有个杨丑,便在信中大赞此人,让张杨将此人送入到燕军之中建功立业。

信中还言北方诸郡无有能之士管理,知道张杨手下有位大能之士,名曰:董昭!特征辟此人为大将军府从事,书信到日,速速前来燕军大营述职。

另外上党占据地形,仍由张杨镇守,其麾下兵马,也由张杨统领。

太守大印也随信使交还给张杨,至于名册等物,刘鹏没有提及,他相信张杨会明白其中道理。

这些名册关乎上党一郡的赋税、钱粮、人丁,刘鹏当然要有备份。

这一招釜底抽薪,就能看出张杨的真假。

若其真把杨丑、董昭二人献出,那刘鹏就会暂且罢兵,日后再想计策夺取张杨之权。

在刘鹏的地盘上,他是不允许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先前在冀州,韩馥麾下的那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给这些人高官厚禄,这些人却依旧心念旧主,意图推翻他。

而张杨此人更甚,他是一方诸侯,岂会长期以来甘居人下。

就在书信送出之日,刘鹏便下令,由大将高顺,率三万步军先行,屯兵襄恒,静观张杨动静。

他自己则率铁骑及部分步卒,留守军大营。

张杨若是聪明,当知道如何行事。若是敢反抗,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刘鹏在下令之后,便待在大营中,每日练习枪法,静等消息。

这段时间中,刘鹏下令,命军士持他书信,前去邳城找到田丰,将此书信交其手中。

邳城离此地不远,快马只需五六日就可到达,田丰接到他书信,便能快速作出反应。

并州一战事关重大,刘鹏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此事上,对关中大战也不怎么关注。

在他出兵这段时日中,也很少接到王成的探报,就是有一些消息,也是一些天下诸侯的动静,与关中大战无关。(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