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2 / 2)

我从怀里掏出一个长条布包扔到他怀里。我眼见着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那脸色由红转青。也难怪啊,我给他的是我来之前特意从御膳房要的,驴鞭。

四宝攥着那东西,全身哆嗦起来,好半晌才恶狠狠地对我说:“东方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哦,没别的意思啊,你不是没有嘛,我特意从御膳房给你请来的,你可以粘上点全当自己的用。”我轻描淡写地说。

“东方大人,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四宝把驴鞭扔在一旁。

“说实话,这句话一直是我告诫别人的。这样吧,如果你非要向皇帝禀报呢,我不拉着你,我回家等着你带着人来抄家。不过还希望你能仔细掂量掂量,究竟是你的命重要,还是跟我赌气重要。”我头也不回的出了鹂妃的宫门口。

门外,引我来的皇帝身边的太监还在等着我。

“走吧咱们,去和皇上复命。”我跟那个太监说。

“东方大人,您这……”那太监支支吾吾的,嘟噜了半天也说不出来。

“我这招对你们这样的人太损了?”

那太监重重地点了下头。

“公公放心,我东方颢渊想来是与人讲人话,与鬼讲鬼话,公公与我并未做仇,又带我恭敬,我是不会对公公如何的。”我温笑着,“那个四宝说的话您都是听到的吧?”

“是,听到了。”

“其实啊,他如果真的捅到皇帝那里,我可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这脑袋一准搬家。不过我死不要紧。您可一定得把您听见的话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告诉皇帝,如四宝这样的太监若是不杀,祸起萧墙,早晚会祸乱朝政的。”

“东方大人忠君之心天地可鉴!”太监恭维着我。

四宝他没有这个胆子去告诉皇帝。这种事嘛,不挑明了,他还是可以继续干这个肥差,这要是捅出去,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身为首领太监,娘娘在里面跟大臣欢好,你居然在外面听声儿而不是进去护主,这说起来也是个该杀的罪过。当然了,被我这么一闹,提亚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赵誉也难免会受气。四宝这股子邪火不发在我身上,就肯定发在赵誉身上。至于提亚吗。也该让她长长记性了。再这么任性妄为下去,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若是牵连起来,连哈米斯都难逃一劫。也就是现在皇帝一心想着的是攻打倭国,不然早就把大军压到莫罗国城外了。

回到御书房,皇帝正在批阅奏章。其实他不算是一个勤快的帝王,尤其是现在这个年纪。听他身边的使唤人说,皇帝有时勤快起来一天可以批四五个时辰的折子,可真犯起懒来每天只看一个折子。

“臣东方颢渊前来复命。”我跪在地上。

“事情办完了?”皇上微微抬起头瞟了我一眼。

“臣把皇上的意思都告诉鹂妃娘娘了。娘娘是否听……臣……”

“难为你了,本就不是什么好办的差事。”

“皇上,臣……有罪。臣好像惹了大麻烦了。”

“东方颢渊为人谨慎,还能惹来什么大麻烦?”皇帝把笔架在一旁,合上折子,“只要你不去招惹别人,哪有什么大麻烦啊。”皇帝笑了。说来也是,我这个位分的人,只要不去惹事,轻易地没有事来惹你。“起来回话吧,你又给朕惹来什么麻烦了?”

“皇上。鹂妃娘娘思兄心切,久久不能释怀,于是臣在娘娘殿中耽搁了一会儿,想说通娘娘。也许是耽搁久了吧。娘娘宫中的掌事太监以为臣跟娘娘有染,于是在臣出来时要挟臣,说每月要给他八十两白银做封口费。不然就上奏皇上。他还说,若是交了钱。可以让臣假扮成太监,由他领进来。和娘娘……”我没再说下去,只是低着头等着皇帝的反应。

“鹂妃那的太监叫什么。”皇帝的声音沉稳着,颇有些风暴前的宁静的意味。

“鹂妃娘娘的掌事太监是四宝。”那个引我去提亚寝宫的太监一旁答话。

“你是跟着东方一起过去的?”皇帝问那太监。

“是。”

“东方说的,你都知道吗?”

“那时候奴婢正在门外等候东方大人,的确听见四宝向东方大人索要封口费,八十两每个月,还说可以接应大人进宫。”

“皇上。”我赶紧接话,“臣知道,此种情状臣是百口莫辩。如果皇上相信臣与鹂妃娘娘有私,还请皇帝治罪。可如四宝这类下人留在宫中,早晚会祸乱朝政的!也请皇帝定夺!”我重新跪下。

“你与鹂妃多年相识,若真有私,还会极力让朕娶她吗。”皇帝一把将我拽起来,“更何况,你若有私怎会直接向朕禀报?不怕朕一气之下真的砍了你吗?”

“因为臣知道皇帝是明君仁主。”

“来人,把那个四宝捆上,当街打死,以儆效尤。”

皇帝支走了身边的人,静静坐回书案前:“怎么样,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赵誉会扮作太监,宫门前四宝接应将他带进宫来。只要进了宫一切都好说了。赵誉是知道宫内巡逻换岗的规律的,想避人耳目很简单。”这就是皇帝吩咐我要查的事。其实一直以来也是我的疑惑。如今算是水落石出了。

“内外勾结,祸起萧墙。今日杀了四宝,想必会安生些日子吧。”皇帝叹着气。

“皇上,一个太监,闹翻了天也不过是蚍蜉撼树。最可怕的是太监和权臣勾结。赵誉虽然已不如之前得皇上信任,可毕竟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尉,掌全**权。真正该杀的,是赵誉。”

“朕知道。朕也有谋划。都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急这一两日。呵,朕也算是帝王之中的另类了。”皇帝颓然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摇曳阳光,却是无限苍凉。尤其是那双略浑浊了的眼睛。

“朕是皇帝啊,皇帝!”皇上没再说下去。

皇帝啊,皇帝,无非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无可奈何罢了。

“自从那次出城狩猎朕就知道他二人苟且。可朕必须忍。鹂妃是莫罗国的公主,朕为了安稳西北,不能杀她。赵誉是朕钦点的太尉,无人能代,朕也不能杀他。”皇帝突然坐起来看着我,像是看救命稻草一样,“颢渊,你说朕是不是很窝囊?”

“皇上,自轩辕黄帝起,凡三皇五帝、仁王明主,皆有一共同点。便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我顿了顿,“皇帝是明君。若不是皇帝能忍,西域不会如今安定,朝内也不会如此安宁。”

“这话帝师曾经跟朕说过。”皇帝重又靠了回去,“赵誉死后,谁堪当太尉一职?”

“臣以为,既然丞相已被废止,太尉一职,也可废止。此后兵权由皇帝掌控,其下将领只有带兵、练兵之职,调兵、领兵之事由皇上做主,私自调兵即可视为谋逆。另外,为防止统领、将军将皇帝之军变为自家之军,臣以为应该每隔两年调换一次统领将军,务必做到将不知其兵。”

皇帝寻思着:“倒是有理。只不过频繁调换统领不利于治军啊。”

“臣以为如果士兵真的能够完全服从军命,那么由谁来做统领,是没有差别的。”

“朕再想想。”

“皇上,臣还有一事。”

“说。”

“如果皇上要废止太尉一职,那便连御史大夫一职也废止掉。”

“怎么呢?”

“三公已废其二。没有丞相、没有太尉,那御史大夫便成了‘百官之首’,而不是‘文官之首’;更何况三公分立本就是为了相互制衡,好辅佐皇上,此时制衡之势已破,如果单独留下御史大夫一职,势必总览朝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之于皇权不利。于情于理,都还请废止御史大夫之职。”

“你可是御史大夫啊。”

“臣之所以请皇帝一并撤销御史大夫之职,就是因为臣是御史大夫,深知此职重要。臣需为皇帝计长远。此一官职,应当废止。”

如果刨去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话,我只不过不想成为那个领头拔尖的众矢之的罢了。(未完待续。。)

...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归藏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