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猫捉老鼠

第二百四十二章 猫捉老鼠(2 / 2)

这位老兄的名字有点奇怪,叫做左护法。

沈墨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觉得这位去白莲教混估计很有前途。

左护法人如其名,长得一脸凶悍,一看就是那种走旁门左道的社会大哥气质。

不过面对铁牛,社会大哥也变成了乖巧的小绵羊。

“给我说说,黔阳附近哪个地方适合打伏击,但是又不能太让敌人觉得适合打伏击。”

铁牛的话有点拗口,但是左护法很快就听明白了。

他想了想,指着一张简易地图上某个位置道:

“牛将军、这里有个地方叫做猴子岩。猴子岩是一处峡谷,道路狭窄,两侧岩壁陡峭,据说只有猴子才能爬上去,才得了这么一个名。但是猴子岩这个地方太明显了,清兵如果从这里过的话肯定会小心谨慎的。不过过了猴子岩之后两三里也有一段小峡谷,相对来说路更宽,也更短,两侧的山崖也矮了许多。如果将军想选择一个伏击的好地方,那这里就最合适了。”

“更重要的是,猴子岩的地形太适合打伏击,按照这支清军主将的风格来看,此人很有可能会避过猴子岩绕路而行。但是猴子岩后面这段峡谷却是必经之路,无法绕行的,而且敌人也会放松警惕的。”

铁牛闻言称赞道:“都说能当私盐贩子的果然都是有胆有识的,你倒是有带兵的天赋。以后好好表现,我会给你机会的。”

左护法大喜,急忙谢过。

既然有了新的作战计划,铁牛让部队略作休整后,就让左护法带路抄近路赶到清军前面去设伏。

左护法当年当私盐贩子,跟官府斗智斗勇,要想法设法避开官府设下的关卡,所以开辟了不少的路线。

现在正好都派上了用场。

有了左护法带路,荡寇军又都是精锐,虽然路线比来的时候还要艰险一些,但是却也顺利地绕到了清军的前面。

而江义清手下这两千清兵虽然也算是他精心训练过的,但是再精心训练,士兵的素质跟荡寇军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

江义清虽然想早点赶到黔阳,但是手下这些清兵每日能行五六十里山路已经是叫苦连天了。

若是他强行驱赶,恐怕还没等到黔阳,两千人估计能剩下五百都算是多的了。

江义清虽然之前说荡寇军不会在他们抵达黔阳之前攻占黔阳的,但是其实他心里也没啥底气。

那番话不过是用来稳定军心的。

带兵打仗学会忽悠也是一门必备的技能。

他现在其实很担心等他赶到黔阳的时候,看到的是城头上插满贼军旗帜的场景。

甚至他已经隐隐有些后悔这次带兵救援了。

虽然之前跟知府李慎猷说的头头是道,但其实内心真正的动机还是想借着这次的救援行动立功,好往上升一升。

江义清想的是,现在沈墨贼军的声势越来越壮,俨然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而如今朝廷大军在沈墨面前屡战屡败,清军之中已经有很多人谈沈色变,对沈墨生出了恐惧心理。

朝中他不清楚,但是他了解到的,地方官府和大多数的绿营官兵都已经畏沈墨如虎了。

最典型就是沅州知府李慎猷了。

贼兵还远在黔阳,就已经生出了畏敌之心,甚至还流露出了要跑路的意思。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自己能一战成名的话,将来一定能获得朝廷的重用。

就算到时候要跟知府李慎猷一起分享功劳,但是那也不影响。大家一文一武,各升各的官。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却很糟心。

看着身后那些有气无力拄着拐杖往前挪的士兵,江义清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这一次跑去黔阳到底是去立功还是给贼兵送人头去了。

但是事到如今,也只能继续往前走了。

若是就此下令后撤,等回到芷江,这两千兵能剩下一千都算是好的了。

这年头逃兵简直不要太多。

所以这一路上他不断用金银赏钱来刺激这些士兵,以保持他们的斗志。

这年代的士兵可没有什么家国情怀,尤其是这些绿营兵,跟他们如果讲信仰爱国民族大义,那是扯淡,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嘲讽。

对他们来说,最有效果的刺激就是金银财物以及女子。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打仗,将领总是许诺部下破城之后允许劫掠三日的主要原因。

当兵就是为了吃饱,吃饱之后就是捞钱抢女人。

其他的都是扯淡。

家国情怀,民族大义这些更高级的情感并不一开始就有的,真正形成的时间其实距离二十一世纪也就一百年左右。

庚子年的时候,给八国联军当带路党的百姓简直不要太多。

江义清一开始用金银来刺激效果还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刺激的效果就越来越差了,边际效应不断递减。

最后江义清又许诺等到破贼之后可以在黔阳周边自由活动三日。

自由活动三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让这些士兵打完仗后在黔阳周边可以自由抢掠三日。

到时候把责任都推到贼兵头上去就行。

这才让清兵们继续保持了斗志。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