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十面埋伏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十面埋伏(2 / 2)

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到了北方,北方的局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恢复平静。

本来还有些惶恐不安的百姓们也很快放下心来,人们在腹中有食,身上有衣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楚王统治所带来的好处,于是纷纷自觉地宣传楚王的仁义,甚至许多人还主动跑到楚军大营里要求为楚军做工。

毕竟这不光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且楚军还给管饭。

西山的煤炭也被楚军组织人手大量的开采出来,一方面供给周边城池的百姓取暖使用,另一方面楚军之间也用来取暖。

甚至李彪突发奇想,虽然两军交战,围城正酣,但是城中的百姓却是无辜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煤炭取暖,城中的百姓必然会有许多人被冻死。

毕竟那些城中的权贵官员们大多数都是有门路的,不至于缺这点煤炭木炭。但是普通的百姓许多人家中甚至没有隔夜粮。

要是等到破城之日,恐怕许多百姓都不会等到那一天。

“老郑,北京将来是王上建都之地,是我们大楚的京城。这些百姓也都算是我大楚的子民。而且我们之前一直在宣传王上的仁义,承诺要善待每一个华夏子民。如果我们任凭这许多百姓被冻饿而死的话,那不仅会损伤我们的信誉,也会损伤王上的威信。若是满清朝廷因此将百姓们的怨恨归结到我们身上,那对我们是不利的。”

李彪坐在大帐之中,一边围着一个炭炉烤白薯,一边跟郑云龙商量着他的想法。

郑云龙穿着一身粗布棉袄,小心地捧着一个刚刚烤好的白薯剥皮,往嘴里小心地咬了一口吞咽下去后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的确不能坐视不理,毕竟城中大部分都是我们华夏子民。现在我们的物资也不缺,可问题是这些东西如何送到城中那些真正有需要的百姓手中去。”

“你的意思我明白。这个问题我早都想过了。这件事要办成,还得依靠城中殿前司的那些人。他们手中不是掌握着许多满清官员权贵的黑材料嘛,如果能利用一下的话,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彪兴致勃勃地说道。

郑云龙剥皮剥的有些不耐烦,索性也不剥了,直接将手中剩下的半截烤白薯一股脑地塞进嘴里。

“这个办法倒是可行。你回头问问殿前司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门路。”

郑云龙点头赞同,两人三两下就把这个事情给定下了。

若是换做其他人的部下,他们肯定不敢做的。因为这么做,无论你的动机是什么,都会被扣上一个资敌的罪名。

现在就是要把城中的敌人逼迫到山穷水尽,可你们倒好,反倒主动给敌人送物资,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但是他们两个却毫不担心这样做的后果。

一来他们知道就算是楚王亲自来了,也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二来是如今的北京城其实只要一击就能拿下,只不过大家都在默契地等待着楚王的到来。

其实城中的许多满清官员也在等待着楚王的到来。

大家都在等待那个男人的到来。

那个男人来了,楚军就能毫无顾忌地拿下城池。

那个男人来了,城中想投降的人也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这么做只会有功,不会有罪。若是不做,反而会得到楚王的责备。

其实这么做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历史上,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后期,对于日军的据点炮楼进行全方面的封锁。那些日伪军缺衣少食,缺乏各种物资,很多人为了活下去,甚至用手中的枪支弹药乃至于情报等跟八路军换取各种生活物资。

但是双方该打仗的时候照样打,该交换的时候就公平交易,彼此都很默契地不会破坏规矩。

甚至还有日军用手中的武器换取八路军发行的根据地军票然后又跟八路军或者当地的百姓购买各种物资。

因为当时日军发行的军票,还有国府发行的法币都已经变成了废纸,反倒是八路军发行的根据地军票成了硬通货。

作出决定之后,李彪就给城中的殿前司密探发去了消息。

得到消息的殿前司密探总负责人其实也在筹划这件事,看到军方大将跟自己不谋而合,也很兴奋,召集了几个骨干商量之后,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明珠帮忙。

明珠现在兼任九门提督,负责京城防务。这件事如果他能帮忙,将会变得很容易。

而且在围城的这段时间内,明珠跟殿前司的人合作的很愉快。

明珠接到了儿子纳兰性德的信之后,就更坚定了决心在这改朝换代的关头要立下大功,保全纳兰家的富贵。

这段时间,在他的帮助下,楚国殿前司策反了许多清廷有权有势的权贵。这些人已经悉数变成了楚国的内应。

到时候只要楚王沈墨到来,在明珠和这些人的策应下,京城会顺利地落入楚军手中。

很快,当夜明珠府上就秘密来了几位神秘客人,经过一番秘密交谈后,这几位客人又悄然而去。

第二天,东直门的一扇小门悄然打开,许多装满物资的大车从城外悄然进入城中。而城外的楚军好像视若无睹,城内的清军也好像根本没有看见,双方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这些运入城中的物资,由殿前司的主持发放,在明珠派出人手协助之后,从外城靠近城门的贫苦百姓开始发放。

每一家发放的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足够一个三口之家消耗数日。

这些百姓们本来都处在绝望的边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可是没想到却有活菩萨下凡给他们送来了活命的粮食和取暖的物资,顿时又惊又喜。

当他们得知这是还在路上的楚王殿下不忍心百姓受苦,所以派人给他们送进来的时候,许多百姓当时就跪地大哭,感激涕零。

如此数日,外城的许多百姓都得到了楚王殿下让人送来的物资,楚王爱民如子,仁义之名迅速地在外城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百姓们都开始盼望着楚王殿下到来了。

兴许这些百姓对于改朝换代,对于民族大义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于吃饱穿暖这件事却有着清晰的感受。

康熙让他们挨饿受冻,但是楚王殿下让他们能吃饱穿暖,该拥护谁自然一目了然。

在万众期盼之下,沈墨终于赶在十二月初十这天来到了京城之外。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