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星空漫步 > 五、东岳泰山 上

五、东岳泰山 上(1 / 1)

?

泰山并不高,海拔不过1500米,不光比起中国中西部巍峨的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差了很远,就是和同在五岳的嵩山、华山、衡山等比起来,也颇为逊色。然而要说起泰山文化,绝对是首屈一指。不说别的,光历代帝王的泰山封禅,就让它足以傲视群山了。泰山上有幅石刻,道出了人皆欲一登泰山的原因:

高而可登,雄而可视。松石为霄,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在泰山极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满足感,总会让人忘却旅途的疲惫,高声呐喊而至于欢呼雀跃不已。或许是因为距离并不远的缘故,我曾经三登泰山,最近的一次是去年,陪父母去爬山。这本是2003年的计划,却因为非典的缘故而搁浅。这天天气晴好,气压却高,因而绝不闷热,非常适合登山。

自岱宗坊进山,经过红门、斗母宫,来到万仙楼,茂密的丛林开始吸引旅游者。这是一处跨道式门楼,为泰山的门户。路的一侧是经年不断的山溪水,不时传来“哗哗”的水流声,与游人相伴。从此处开始,陆续出现的泰山石刻,成为泰山文化中的精髓。

我们首先去经石峪,这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石刻,刻于北齐时代。山路蜿蜒迂回,横向穿过山溪,不禁被清清溪水所吸引,掬一捧水,洗去满脸的灰尘,惬意极了。跨过一座石桥,经石峪就展现在面前。

虽然是第三次了,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面积达两千多平米的石刻,在一面山坡上斜斜的躺着,历经1500年的风雨而不坏,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字迹硕大而遒劲有力,笔法上以隶书为主,兼有行楷篆等各种笔意,使得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书法上具有很高的地位,素有“大字鼻祖”之称。只可惜由于流水的破坏,很多字迹已经不再清晰,甚至被擦去,但当我们静静的站在这里,依然在内心赞叹不已。

告别经石峪,回原路继续北上登山,沿途石刻接连不断。据统计,泰山碑刻总数达到800余块,而摩崖石刻也有上千处。这其中,既有达官贵人留下的感慨,也有平头百姓抒发的感叹;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索;既有对登山本身的描述,也有对未来的向往;既有慷慨激昂的豪情,也有淡泊名利的平静。而采用的笔体,囊括了真草隶篆种种,点缀在泰山各处,与山峰山景融为一体,引人遐思,令人忘倦。

汗水不断的涌出,浸湿了衣衫,也模糊了视线,但我们却不为所阻。就这样过了柏洞、四槐树,来到壶天阁。壶天阁也是跨道门楼,门洞中有自墙中横生的双柏,盘旋而上,别也有趣。阁名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明代时称为升仙阁,清乾隆皇帝拓建而改此名。山路到此趋于陡峭,所以清嘉庆年间崔映辰题联云:“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而现在则有联云:“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我一直怀疑此联中所谓“此山一半”的准确性,因为到壶天阁,也许路程有了一般,然而随着山势的陡峭,登山越来越困难,所付出的体力也会大大增加。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副对联有勉励行人继续攀登之意。不过我之登山,决不会半途而废,就算没有“福地”多多,我也会“造极顶千重”的。

稍北就是回马岭,石级骤然变陡。相传宋真宗走马至此,不敢往上,拨转马头,悻悻下山。一个皇帝,胆量和毅力如此,宋朝安得不毁在他手里?我走过此处时,正有一位老太太,白发如雪,满面风霜,却手执拐杖,正自攀登。人生百年,正如登山,要面对的困难多多,岂可半途而废?

两侧山峰高耸,攀登甚是费力。父母年龄已高,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我不断的招呼他们歇歇,于是就在此地稍事休息,恢复体力,再行攀登。因为,中天门已经在望了,仰望中天门,树木掩映着楼阁,恰如一道关隘,一道门户。我们并不多歇,补充点水分之后,立即起身,上午11点左右,我们终于登上了中天门。

中天门所在地名黄岘岭,是中溪发源地。此处峻岭阔谷,楼阁错落。东侧是突兀俏丽的中溪山,可观日出;西侧是蜿蜓绵长的凤凰岭,可眺群峰。我们沿小路登上凤凰岭,远眺傲徕峰雄姿,昂首天外,如同翠绿的屏障一般。而在中天门的石坊之下,北瞻巍巍岱峰,南天门清晰可辨;下望群峰拱卫,泰安城尽收眼底。

泰山海拔虽然不高,但由于地处鲁中山区的西头,鲁西南平原的北侧,自泰安市仰望,依然有拔天之势。故谢灵运诗云: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越过中天门石坊,直奔缆车索道。这也是我为这次泰山之行设计好的:由中天门做索道上山,欣赏泰山极顶的风光,再步行至中天门,坐车下山。这样既节省了体力,也走过了全程,留下充分游览玩味的余地。

坐在缆车上,下望山谷,铺着一层翠绿的地毯,清新宜人。缆车并不密封,山风过处,荡我心怀。从一座山峰的一侧滑过,绿色浓郁,好像要扑进缆车里来。才要去拥抱她,缆车走过,那绿色又荡漾开去,离的远了。

索道站在月观峰的下面,绕过月观峰,沿山辟出一条宽宽的石路,直通南天门。南天门是城楼式建筑,位于十八盘的尽头,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是泰山的门户。两侧有联云: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也许,从十八盘攀登而上的人,站在南天门前,眺望十八盘,有更深切的感受。

门内是小院,有正殿和东西配殿。正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铜像,东西配殿供奉着女神铜像。正殿后的观景台,平坦宽敞,石栏半围,由此观之,泰山后阴的美景尽收眼底,而桃花峪的索道,正好到达此处。

由此往上是一段平坦的路,人称天街,石坊上两个大字乃是武中奇所题。天街往南可以看到中天门和广阔的鲁西南平原,近处则是一个宽阔的大山谷,登山的阶梯即在此山谷之中。随处可见的石刻集中在天街北侧的悬崖上,刻在泰山的骨头上,也刻进泰山的血液里,成为泰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突然一阵云雾过来,半山的景色就隐入雾中。只有山下的城市还清晰可辨,这就是泰山云海了。泰山的云雾也是变幻莫测的。通常是雨后初晴的时候,大量水气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形成云雾。

于是大片云就会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如同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这种景况,令人叫绝。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平静无垠的汪洋大海,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盘”。等我们走到天街东头,云开雾散,那一阵雾气竟然似不曾有过一样!

从天街东上,过碧霞祠,就到了天下闻名的摩崖石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汉唐以后的历史,都在这里了。最大的摩崖石刻是唐开元十四年所刻,摩崖高12.3米,宽5.3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庄,气势雄伟,后人题“天下大观”四字于其顶端,因而此峰又称作大观峰。石刻的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登泰山封禅时所撰,记述了封禅告祭的始末,同时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该石刻的周围还有宋摩崖、清摩崖及明清时代的刻石多处。泰山唐摩崖利用自然崖壁刻石,巧借自然,洋洋大观,是全国帝王摩崖刻石中的杰作。

;

最新小说: 原神: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暗恋我 旅游被坑,意外绑定神级扫描系统 综视红楼:截胡华兰,替贾珠洞房 这位明星不太“正 抗战:魔都沦陷后,死守紫金山! 四合院:参加高考,我逆天改命! 九叔:开局挖出任太爷 幻梦中禁锢 人在影视写日记,开局潤了许红豆 四合院影视: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