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风1276 > 180章 风云变幻

180章 风云变幻(1 / 1)

?

汉风1276 180章 风云变幻

大宋景炎三年、蒙元至元十五年、大汉历二年七月初九。广东雷州湾外硇洲岛。大宋海上行朝的船只帆影重重。船板愈加破败、船帆愈加朽坏。海鸥在天空中凄厉的鸣叫。每只船上都挂起了白幡。从将军到士卒。无不大放悲声。

御舟官舱厅中。左丞相、知枢密院事陆秀夫。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刘黼。参知政事、广西宣抚使曾渊子。礼部尚书、直学士院邓光荐。吏部尚书、给事中陈仲微。工部侍郎马南宝等等一班文官站在左首;右丞相、枢密使张世杰。殿前司指挥使苏刘义。左军都统陈宝。右军都统凌震等等一班文官站在右首;国舅杨亮节、国丈俞如和几个天潢贵胄则站在玉阶之下。总共百十号人把官厅挤得满满当当。

文官武将们有的目眦欲裂。有的暗暗垂泪。正中椅子上杨太后已哭成了泪人儿。殿上愁云惨雾。真真王朝末世、惨不堪言。

半年前谢女侠一战。暴风雨中小官家就惊吓成病。不得上岸休息。一连几个月海上漂泊。船只颠簸风浪侵袭。一个长在深宫、不到十岁的孩子。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病情一日重过一日。两天前又是狂风暴雨。御舟颠簸摇晃。小官家本已病到了九分。这一番折腾下来。今天就龙御宾天了!

杨太后这一番哭。只哭得几个宫女服侍。足足半个时辰才止住悲声。抽抽噎噎的问道:“诸位先生。我大宋朝享国三百余年。传一十七帝至今。从来没有这般窘迫。奴家女流之辈。到此方寸已乱。下一步该怎么办。还请诸位先生拿个主意啊!”

众官面有难色。大宋到今天这个地步。真正叫做油尽灯枯了。本朝地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李庭芝战死扬州。陈文龙西湖殉节。陈宜中远遁占城。张镇孙广州自尽。时局到了如此地步。连小官家也一命呜呼。究竟是不是天道已移天命已改。大宋朝真的气数

“投降元朝。尚不失归命侯之位”这句话在不少人的喉咙口打转。不过都是世受国恩的人。就算憋得面红耳赤。怎么也不肯说出来。

此时不可迟疑了!陆秀夫站出来。神色凛然地道:“度宗皇帝一子。卫王赵尚在。何不立他为帝?昔少康以一旅而兴夏。肃宗以匹马而昌唐。今百官有司朝廷尚在。士卒数万、百姓十余万。天若未欲绝宋。今日便是中兴之始!”

陆秀夫说得慷慨激昂。把众官心头那一点血气激起。纷纷的说:“好。便请立卫王为帝!吾等敢不戮力效命。启一代之中兴!”

人心可用。事不宜迟。陆秀夫便请杨太后将卫王抱出。六周岁。点点大的一个小孩子。牵着杨太后衣角。懵懵懂懂地走上了皇位。

行朝诸事草草。事急从权也顾不得那么多虚礼了。陆秀夫领班。刘黼赞礼。文武百官三叩九拜就算是登基仪式。只陆秀夫每次叩拜。眼睛里都是热泪滚滚而下。把丞相的绯红朝服染得泪痕斑驳。

新帝登基的诏书发出。果然有提振人心地作用。官厅中人就听得外面兵船上传来一阵阵的欢呼。有了皇帝。士气沮丧的士兵们就恢复了几成希望。毕竟大宋绵延三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啊!

皇上登基之后。朝议的内容马上转向下一步地行动方向。

刘黼向来对陈宜中惟命是从。他一心希望行朝去占城。重新起用陈宜中。故而当先奏道:“当今虏势方张。蒙元铁骑纵横无敌。实不宜与他陆上争锋。前日陈丞相往占城借兵、借地未回。不若行朝直驶占城。在那儿立足。从广西、云南徐图进取。待克复成都。再联系东川合州重庆泸州一路。听说钓鱼城颇能坚守。到时候全据云贵川。再出夔门、顺江而下。取襄樊、剑指江南。亦可恢复祖宗基业。”

“不行。闽广、中原百姓南望王师。若行朝逃奔占城。则人心溃散。兴复无望也!”陆秀夫一甩袖子。斩钉截铁的反驳。知交好友。前些日子刚从雷州起兵。兵败后逃到行朝。拜为参知政事、广西宣抚使。他到行朝时陈宜中已经去了占城。两人并未会面。此时听刘黼的建议。立时明白了里面包含要朝廷重新启用陈宜中的意思。也跟着刘黼道:“臣以为。广东沿海距蒙元太近。为皇上千秋计。宜移驾占城。至于陆丞相说的嘛。以一员大将率水师在海上游弋骚扰。则蒙元必无暇南顾。沿海战事不绝。中原、闽广百姓希望不断。人心依然归宋。”

张世杰闻言心头咯噔一下。一员大将。说得不是苏刘义就是自己。不管留哪个。两边兵权分散。陆秀夫一定把不足权柄。去了占城还不被陈宜中重掌朝纲?此事断断不可行!

还没等开口反对。马南宝就附和曾渊子:“曾相公所言有理。臣附议。”

“臣何德附议。”

“臣许敬臣附议。”

“臣王政勤附议。”

朝中文官一大半是陈宜中地门生故旧。若是张陆二人能搞好倒也罢了。夺了陈相爷权柄。行朝的日子却还是一日不如一日。此时哪怕陈宜中真正昏蛋一个。他们也觉得姓陈的比张陆二位强得多。前面有刘黼曾渊子马南宝带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怕什么?一个个的跳了出来。嚷着要去占城。眼见形势不对。张世杰喝道:“才出广东洋面。就吓死了一位官家。从这里到占城数千里。风浪颠簸。再遇到风雨怎么得了?小官家若有差池。我等万死不能辞其咎!”

老丈人着急。女婿赶紧帮腔。苏刘义道:“士卒疲敝。万万经不起远洋漂泊。且这些士卒皆是闽广沿海之人。若要他们随行朝远赴海外。难免滋生抱怨。一旦有变。恐有不忍言之祸啊!”

苏刘义的话也不是危言耸听。大宋今日的威权还剩下几分?官员们心头有数。若是坚持抵抗鞑虏。有忠义二字的激励。士卒还能死战。若是远遁占城。便没有天子守土地大义。到那时。到底如何就难说

张世杰胸有成竹地指着地图:“广东新会以南八十里有天险。名为崖山。崖门对峙。内有海湾背山面海可以泊船。不妨船泊崖山海上。于陆地建宫室与官家居住。无海上风波之险。可保万全。”

广东梅州。文天祥拿着行朝的批复。一颗心沉了下去。李恒、阿里海牙、塔出、唆都。这几路大军地压力越来越大。若不是自己背靠着闽西陈淑桢。有她分担蒙元的军事压力。梅州早就不保了。

就是这么艰难的局面。为了取得行朝的信任。文天祥一女从琉球回归。忍受着令常人早已崩溃的压力。在梅州苦苦支撑。

但是。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

端宗忧疾而崩。卫王新立为帝。登基之后昭告天下。文书自然也发到了了梅州。文天祥以右丞相、少保、信国公、同都督诸路军马的身份上奏。要求行朝到潮汕洋面。和梅州兵会师。则必能力量大振。则进可攻广南腹地、赣南州县。退可和陈淑桢连成一片。攻守皆宜。

可惜。这样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再一次被行朝批驳下来。什么“广州坚城可守”。什么“行军海上神机莫测。敌不能料我”。呵呵。广州坚城怎么被唆都塔出打破。张镇孙自尽殉了国?若不是两月前塔出兵东进来打梅州。都统凌震、转运判官王道夫能重新收复广州?兵行海上就神机莫测。如何会被刘深追上。如何会有井澳、谢女侠的大败?

说到底。还是信不过文某。生怕我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啊!君实啊君实。世杰啊世杰。你们想想。文某是那样人么?即便文某是曹操。当今的局势。就算挟了天子。又令得动哪个诸侯?谁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降了鞑虏呢!

崖山。那地方是水军能去的吗?张世杰真真不通海战!听广东本地人说。崖山两崖之间为海门。涨潮时潮水从海门必然势不可挡;若是战局不利。敌人又能趁退潮。顺着海水退出海门。这样一来。攻守主客之势易位。敌人要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实在无险可守啊!

如此简单的道理。文某都能看明白。张世杰何以自履险地?文天祥一边挠头。一边提笔细细的写了一封书。劝张世杰移驻他处。

正写信间。文天祥突然想起了一月前寄到琉球的信函。妻子女儿不得团聚。两个儿子又死于敌人军中。真真是痛入骨髓。这些天背着人。文天祥不知悄悄哭了多少次。

大宋的忠臣。也是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啊!他也有亲情。只不过。他的感情更加深沉。文天祥望着东北面琉球岛的方向。轻声问道:我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