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风1276 > 527章 决战前一刻

527章 决战前一刻(1 / 2)

?

厚重的历史翻到了大汉八年四月的第一页。忽必烈集中蒙古帝国所有能集中的精锐:漠北各大营驻军、岭北诸王、四大汗国,合计八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意图一举消灭国势方张的大汉帝国。

楚风飞檄全国总动员,后方所有民用工业转产军工,钢铁厂铸犁为剑,纺织厂停下民用服装赶制军服,食品厂开足马力生产军用罐头……一切经济活动转到为汉军这部战争机器服务的中心上。

省、州、县、乡各级政府机构征兵入各地训练营后集中开赴二线为补充预备队,同时征夫征粮调运前线,长城沿线飞马传檄坚壁清野,兵民或入坚城固守,或入深山躲避。

辽东。

各部族的牧民百姓,扶老携幼退守东宁府、锦州、大宁、高州,填埋水井,拆毁毡房,用勒勒车运走酥油、黄饼、羊毛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哪怕一颗麦子、一粒盐巴、一滴水都不给敌人留下!

“这,这是汉人的城市啊!”辽东虽久为乃颜汗占据,沈阳、锦州、辽阳各地城市居民仍以汉人为主,各部族牧民常年游牧于草原之上,外敌来犯也是游走避让,并无守城之事。此次接天可汗楚风檄文入城坚守,不少人还是平生第一次踏足城市之中呢!

阔别熟悉的草原牧场,人人心头都有点忐忑:陌生的居民,陌生的城市,会怎样对待我们这群托庇于屋檐下的客人?

喷香的米酒,热腾腾的咸鱼汤,城市早已做好了接待准备,大汉帝国的官员们笑盈盈的打消了牧民的顾虑:“来吧,大汉的城市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辽东诸部的儿郎在汉军中浴血奋战,他们留在草原牧场上的老弱妇孺,大汉定要照顾妥帖!”

黄土高坡。

一户农家的女主人正在发愁:“柱子哥,这些坛坛罐罐可带不走啊!”

黄土高坡的地形支离破碎、沟壑交错,生活极其不易,这一家子的东西,无论水罐罐还是鸡笼笼,在女主人眼中都是珍贵的东西,哪一件她都舍不得;可退往山里的一路上,不是塬就是墚,不是墚就是峁(塬、墚、峁均为黄土高原被降雨冲刷形成的破碎地形),上坡下坡不停歇,就算有个鸡公车儿,咋个装得下、弄得走这许多东西嘛!

女人不禁抱怨起来:“这好日子才过了两三个月,大汉就又折腾咱,和蒙古人开仗,还不是俺们老百姓遭殃……”

“放屁!”出远门前,男人把硬邦邦的鞋底在门槛上磕得扑扑响。首发倾倒着钻进鞋里的沙粒、黄土,他头也不抬,闷声闷气的道:“婆娘甭瞎说,朝廷让咱们进山,还不是为了咱老百姓好,难道你不怕被鞑子掳了去?这嘛时候了,你还记挂着坛坛罐罐,莫不是等着鞑子兵把刀抹脖子上,才消停了?!”

女人想想鞑子兵的可怕,顿时打了个寒噤,前村的花花、后寨的六丫,那都是当年没跑得及,死在鞑子兵手里的!待鞑子走了,乡亲们回来,只见尸身光光的倒在村口,浑身上下布满了青紫的伤痕……

“走,快走!”女人催着男人快些离开,现在只有山里才保险了。

依依不舍的离开家园,女人长叹了口气:“唉~~这躲鞑子的日子,要等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快了,快了。”男人瞧了瞧女人略微有些隆起的肚皮。暗暗下定了决心:为了女人,为了女人肚里的孩儿,照顾小家伙生下来,就立马投汉军,揍鞑子!

大都南城。

刘老爹和张大娘收拾家当,装了辆太平车儿,小孙孙坐车上,老两口前头拉,儿媳妇后面推。

当年忽必烈建大都,南城是汉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且不说,连城防都基本上没有设置,和城墙高厚、巍峨壮丽的北城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即将到来的大战,按朝廷要求坚壁清野,所有百姓退入北城坚守,这不,刘老爹一家人就用太平车儿推着家当往北城去呢!

刚交四月天,华北平原上空的太阳还只是温温热,儿媳妇禾姑的脸庞却红得像熟透了的山东大苹果,额头、两鬓汗水涟涟。首发

大都地形平坦、街道平整,照说太平车儿推着该不怎么费力,可刘老爹的豆腐脑摊、张大娘的小面摊,全副家当都在车儿上,连磨豆浆的石磨子都舍不得丢下,这得多重啊!

老人家最是敝帚自珍,石磨子是他用了几十年的老伙计,想着大都南北城就这么几里平路,再累也有限。便装到了车儿上,哪晓得这太平车儿装了不下千斤,虽说平路,哪里推得动?

还没走几步,一家四口就累得气喘吁吁,本来坐车上的小孙孙甚是懂事,也下车帮着推起来,但车儿只减了小孩子几十斤的体重,下车推动的力量也没超过二十斤,走了半里路,渐渐又推不动了。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