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六十一章 九五 下四

第六十一章 九五 下四(1 / 2)

?

第六十一章九五(下四)

靖康元年三月十五。辛巳。【西元1126年4月9日】

江宁。

玄武湖畔。

岳飞几乎被吓到了。或者说已经被吓到了,如果他的心理素质不是那么出色的话。

比预定中的要提前一天,他终于见到了即将登基的东海王。

单人孤骑面对数十名女真铁骑也毫不畏惧的岳飞,面对手握百万雄师,一言决断天下人生死的帝王,身子也不禁的有些僵硬。岳飞完全想不到为什么他只是上门答谢秦桧昨日相助之情,却会被强拉到玄武湖来踏青,又无巧不巧的正好碰上白龙鱼服的赵瑜!

岳飞虽未见过东海王的真容,但有王贵跟着,还会是谁?!

而在岳飞身边,秦桧虽然拥有同样多的震惊,但更多的还是发自内心的狂喜。他昨日确认了岳飞的身份后,便强拉着心目中的救命稻草去家中喝酒,等岳飞今日按礼节来回拜时,又拉着他到玄武湖畔游玩。正打算使劲浑身解数从岳飞这边钻营到陈伍面前,寻一个出身时——就像他那位作为庐州推官被陆贾推荐,而后被分派到刑部任员外郎的同学何若何任叟那般——却没想到,反而在湖畔茶社中,遇见了微服出游的东海王!

在那场献俘仪式后,赵瑜的相貌已经被不知多少观礼者所铭记,在场的秦桧当然不例外。

不约而同。两人跪了下来。

“臣岳飞(秦桧)参见陛下!”

赵瑜的心中惊异其实更胜一筹。岳飞、秦桧,怎么混到一起的?!也许是听错罢,又或是姓名同音。不过是乘兴出游,就遇见了两名互为死敌的千古名人在一起促膝品茗,这未免太巧,也太出离现实了一点。

不过,赵瑜回头看了看身后王贵的表情。

看来……这岳鹏举倒是真货!

短暂的惊讶一过,赵瑜旋又恢复平静。他为君多年,心机已是难测,城府更是深沉,只要愿意,一切情绪变化几乎都能收放自如,“平身!”

两人依言站起。岳飞身材雄壮,相貌精悍,双目神飞如电,虽然气势尚不及赵瑜帐下一班将帅,但那也是阅历地位不到的原因。

而一旁的瘦高文官,容貌平平无奇,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比起蔡京、蔡攸、童贯等人差了许多,如何会是比他们更胜一筹的汉奸权臣?权且丢一边罢!

“你就是岳飞?”

“微臣便是岳飞!”

“听闻你在天津城外,单人匹马阵斩十八名女真骑兵,可有此事?”

“此乃微臣所部协同之功,微臣仅是适逢其会。”

不贪功,但也不谦虚过度,说起话来不卑不亢,赵瑜不再是因为历史原因。而是当真欣赏起岳飞的性格来,“前日听说卿家兄弟因水土不服而卧床,今日看起来倒是大好了。”

岳飞却没想到东海王还能注意到一个没有参加献俘之仪的小卒,眼角瞥了下王贵,心中感激,却把功劳算在了他身上。

“病的是舍弟,但微臣因照料舍弟而不得分身,故而报了病。”

“原来如此!”

赵瑜自然想大力提拔岳飞,但他也知道,恩赏太重对岳飞来说并非好事。回头对王贵道,“王贵,你与岳飞多年不见,孤不耽搁你们,你俩兄弟自己找地方聊天去!”

王贵犹豫了一下,但立刻躬腰回道:“臣尚在值守中,依律不得稍离。”

赵瑜不在意的挥挥手:“这里围着百多人,也不差你一个。去陪你兄弟逛逛江宁罢,孤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

赵瑜都这么说了,若再坚持那岂不是以为东海大王是不通人情的主君?王贵哪敢再争,谢了恩,扯起岳飞。一起出去了。

待两人出去,赵瑜又转向那名瘦高文官,“秦桧?”两个字咬得字正腔圆。

“贱名有辱天听。”

“是做过太学学正的秦桧?”眉头微挑,赵瑜再次确认。

“臣本为太学学正,恰逢金虏入寇,因上书不可割地,被擢为兵部员外郎,司职职方。”

见赵瑜连他做太学学正的事都知道,秦桧更是大喜过望。一番话说得避重就轻,他当初的奏章却是可让燕山府,但三镇不可让。不过他很清楚,若是在当时靖康皇帝的文武百官中,这已经可以算是强硬派,但在赵瑜的朝堂中,却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所以投赵瑜所好,直接赞自己的不畏金虏的强硬。

“即是如此,秦卿你明日去兵部报道,孤自会给你安排。”赵瑜一挥手,示意秦桧出去。

秦桧一愣,他尚有一肚子的才学要在东海王面前表现呢,怎么问了两句就让他退下!?且从东海王方才的问话中,秦桧不难发现,赵瑜对他这个堂堂进士、七品文官,还不及那个尚不入流品的赤佬般看重。不过秦桧性子也算深沉,脸上带着毫无虚假的感动,高声叩拜谢恩之后,倒退着出了门。

“看秦员外的样子,他也许还以为陛下会再问问他天下大势,让他参赞军务呢……”

说话的人从一开始就站在赵瑜身后。比五尺出头的东海王还矮上几分。身材宽上少许,一张笑脸肥肥白白,一个肚皮圆圆滚滚。穿着一身月白色绸衫,远远看去却像一个雪人身上插了四支茅杆。陈秀安,赵瑜母舅家的族人,更是东海楮币局的总掌柜,东海国有实无名的计相,东南半壁的商人在他面前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陈秀安是赵瑜亲信之人,且不在官场,跟他说话,也可以放松一些:“孤用人不是看他能说什么,而是能做什么!战略布局,孤有参谋部,就算武侯再世,也难以拮抗。孤缺的是做实事的人。最近投来的那些文官,做事的能耐没有,就是一张嘴厉害!”

“陛下重事功,自不会看中那些一个个讲着微言大义,却做不来事的废物秀才。”

大宋的士大夫们最爱的是清要之职,其中以能亲近皇帝的馆职为上。喜欢在天子身边参赞军国大事,却都不愿下去去做实事。如王安石那般,多次拒绝馆职的任命而甘愿为官地方三十年的,百年来也不过一个。王安石为相前,天下人人夸赞,也是因为如此。

这十几年来,东海官场上的风气被赵瑜控制得很好,而出身浙东的文官们也都以重事功、做实事为上【注one'> 83K 83K 83K 83K 83K

故而面对的就算不是秦桧,赵瑜也一样没兴趣去听取他们的废话。又不是说书人嘴里的演义,他也不是颠沛流离半辈子的汉昭烈,就算是诸葛亮到了他手下,也得正正经经的做一阵子实事。近代化的参谋系统,早把古代的谋臣智囊扫进了故纸堆中。

不过赵瑜心知秦桧能力绝不会太差,能为大奸大恶,自有大智大勇。赵瑜带着一点恶作剧式的笑容:“孤看秦桧不似那般儒生,日后当有大用。”

对于秦桧的处理,赵瑜自有腹案,职方司不属于兵部,让他去兵部干最易得罪人的计功定赏的工作。若是过去,东海经历的都是很单纯的战斗,或是灭国,或是歼敌,对手高低分明,功劳易定。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