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箜篌(1 / 1)

?

箜篌(konghou):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现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文献记载: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送给前凉政权的一部伎乐中有这种竖箜篌。

竖箜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以及埃及、希腊等十分流行的一种叫做竖琴的乐器。现在,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

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二十三根、二十二根、十六根、七根等数种。

竖箜篌在隋唐颇为盛行,明末渐少使用。竖箜篌盛行于晋以后到隋唐时代,这是大型的箜篌,可说是现代竖琴的祖先。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小的箜篌,是左手托着箜篌,右手弹奏,多用于仪仗音乐中。竖箜篌一直在隋唐的宫庭音乐中使用,在民间也有流传。

唐代箜篌的演技很高,流传也较广泛,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誉为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唐代诗人岑参、顾况、元稹、张祜、李商隐等,也都在诗作中完美地表达了箜篌的演奏技巧和美妙音响。

竖箜篌也东传日本,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

箜篌在宋元两代继续流传,明末渐少使用,后来则更为罕见,甚至失传达3O0多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制作了大箜篌、小箜篌和凤首箜篌,但由于历年战乱或其他原因,都未能流传下来。

近年来。我国作曲家为箜篌改编并创作了许多乐曲,最著名的独奏曲有《高山流水》、《思凡》、《湘妃竹》、《梅花三弄》、《阳关曲》、《渔舟唱晚》和《二泉映月》等。箜篌重奏、协奏曲有《汨罗江幻想》、《孔雀东南飞》和《清明上河图》等。

经常会有书友留言询问箜篌是什么,故我在这里稍作摘录解释。中国历史上的箜篌便大致如上文所述,至于我书中的箜篌,则是作为绝世利器而出现。它将会在第五卷后露面,或许有些晚,但限于前期设定也只能如此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

最新小说: 洪荒:你才是王八,叫我玄武帝君 飘渺仙途·宿命之轮 异界人格:穿越之我是游戏小反派 梦魇迷途 洪荒:我!陨圣丹化形!以毒证道 修仙仅在一念间 玄幻:自杀吧!别连累你的九族! 万魂至尊 洪荒:开局差点弄死后土 盘古:统子们,我盘古来复仇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