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大书商 > 第四十二章 上市

第四十二章 上市(2 / 2)

好吧,这是被忽悠瘸了的。

队伍还没排到一小半呢,当当一阵锣响,然后新华书店的销售员那大嗓门就跟着响了起来:别排了,别排了,书卖光了!

“草,老子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呃,这不是真的。

真实的是这个:“草,丫眼睛长腚眼上了?没看老子排了都俩钟头吗?”

比他更愤怒的人还很多,前面的几位声音更大:“俩钟头,大爷都排了仨钟头!”

“你大爷,你TM当谁大爷呢?”

“你大爷!”

……

秋老虎还在咬人,这大热天的,火气都重。

“吵吵啥,要吵出门左拐,别在店里吵!”大嗓门的销售员出来了。

这下众人的目标总算找准了,火力全开,大嗓门也压不住。

只好搬来一个凳子,直接站上面喊:“都甭跟老娘废话了,已经打电话通知出版社了,就这几天,就几天时间,书就到了。各位老少爷们,店里还有其他书,《大阅兵》的录像带也出来了,看看去吧。”

“去你娘的,大阅兵大爷我在广场上都亲眼看了,还用看破录像带?”北都人民这自豪感,气势磅礴得很,人都跟小平同志远远照了面,还用花钱看录像带?

不过再怎么嚷嚷,书店说没书了,一下也不能变出来,等吧。

跟北都新华书店的情况差不多,全国的新华书店都被吊足了胃口的读者给围住要说法。

两万册书,不算给中央领导送的那一批500册,还剩19500册。平摊到全国4000多个新华书店网点,就只有不到5本。

实际不能这么算,新华书店也有效益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大城市的店,人均消费水平高一些,那发货的时候分配的量就大些,小地方的店,销售情况不好,那就分配少一些。

北都当然是占了大头,基本分配的量都是按照发货总量的10%,明珠稍次,6%,粤州这时候还没大规模发展起来,文化用品消耗不大。其他20多个省店,分剩下的84%,每个省拢共就只能分600多本。再分摊到省下面的店,就更少,偏远的甚至很多就不配。

新华书店原本还算做了充足的准备,毕竟谁都没碰上跟双江出版社这样的大手笔宣传。都这个时代了,尽管大广告时代还没来,但也初步感受到了广告的威力。每个省店都很配合,入库上架都很及时,货源相比其他非教材的图书,准备得充分得多。

但他们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小平同志的威力。

开始看图书定价35元,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还在嘀咕,尼玛这价格,都当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谁吃饱了撑的,来买一本书?

所以,面对突然而来的对《货币战争》的抢购热潮,各个新华书店都很是措手不及。狼狈不堪的被怒火中烧的读者给堵住店门要说法。

一面让人安抚读者,一面紧急向双江出版社添货。

接线员都要疯了,整整一天,就给一个单位转接。这个双江出版社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混蛋事,全国各地都找他们?

而接线员眼里的罪魁祸首呢?

正在痛并快乐着的接电话。

郝主任真是悔不该当初啊,要是听了尚瑞达的,加装几部电话,哪至于像现在这样。一部电话,全是紧急催货的。

话筒都已经滚烫了,还是不断有电话进来,不接还不成,换个人也不成,全是新华书店的大爷。这次你充大爷,那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合作了?

很是谦卑的承认错误,说考虑不周,给各位领导添麻烦了,正在抓紧时间加印,保证第一时间发货。

这话重复无数次,说了一天,口干舌燥,喝水都不管用,连声音都哑了。

一天下来,等到电话终于消停,赶紧跑社长那去。正好看到蒲清泉对宁长河递纸片交流,才明白社长大人跟他一个样,一整天就接电话了,嗓子受不了,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通过写字交流。

可别看人难受得要死,但脸上却是笑成了绽放的菊花,是真高兴啊,建社以来,什么时候有过这盛况?

见郝主任进来,蒲清泉朝他招招手,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写道:已经让印厂开机了,数量暂定的是10万,你那统计了数字没?

郝主任接过笔,在后面跟着写:10万远远不够,单北都就订了5万册。剩下的加起来,差不多有25万多。

最后几人一商议,第二次加印50万册吧。

最新小说: 四合院:家父姓赵,全院破防! 和钟小艾学外语,让侯亮平绿发光 精灵:人在恋综,搭档希罗娜 我,神豪,日常系!! 柯学:我真没想女装啊! 视频通万古:盘点历史,震惊诸皇 荒野西部:黑水镇的救赎 离婚后,女总裁老婆开始倒贴! 玄学姑奶奶下山卖符,全网争抢 大汉万年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