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大书商 > 第四十三章 隐忧

第四十三章 隐忧(2 / 2)

“草,大爷我要能念全乎,我还跟你一道在搬运组累死累活的?”

“那还要怎么着?你识几个字儿就得上天去啊?”

这个人多嘴杂,说着说着就歪一边去了。

“那还念不念了?”眼看几人说得热闹,一边的母秀才很是无奈。

“念!怎么不念,秀才你甭管老杨这老小子,咱们还得听听让当官都得学的,是个什么西洋镜呢。”

“那好吧,我继续。”母秀才见周围没人瞎叨咕了,就继续念道,“杨峥教授说,《货币战争》中的那些历史典故,且不管是否真实可考,但堂堂一国被少部分操纵,以一己之私,牟取暴利,进而窃取国器,就完全值得我当政者警惕。”

“慢着慢着,秀才,你别读原话,你得跟解释解释,咱们这糙爷们儿,可是不懂那些文绉绉的玩意儿。”

“呃……那我尽量。”母秀才给噎了一个大白眼,只好顺着众人的意思,接着说道,“大概意思呢,就是说国外的某个家族,用货币发行权,呃,也就是国家印钱,印多少钱,得这个家族说了算。”

“那可比沈万山厉害!”

“应该是吧,不过杨峥专家重点说的不是这个,重点是什么呢,就说咱们国家有通货膨胀的苗头,也就是说越往后,钱就越不管钱。”

“啊?还有这事?”等听得母秀才说到这,一院的人才真正感兴趣起来,先前只当这书是写给当官的看的,跟老百姓没关系,但现在一说钱不管钱,那还不要人命?性子急的就催母秀才,赶紧说后面的。

“是说有这个苗头,还列了些对比的数据,说国家要警惕通货膨胀,不能让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这就对了,明白人儿,秀才,啥叫通货膨胀?”

“我也只明白个大概,这个杨专家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去年你一块钱可以买5斤大米,如果通货膨胀了,那明年这一块钱,你就只能买4斤,或者更少。”

“这么说就明白了,听老人说,解放前,拖一板车钱,还不够买几斤肉,说的就这么个意思吧?”

“大概是这么说的,不过杨专家还说了很多,那个我也不是太懂。”

“不懂没关系,还有呢?”

“后面还说,咱们国家金融方面,也就是跟钱有关的行业,杨专家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银行、证券、保险、股市等等,都存在很大空白。这些东西,跟咱们国家发展实体经济,有很重要的关联。”

“银行咱们知道,不就是存钱,吃利息嘛。那个什么证券、保险、股市是个什么玩意?”

“这个……我也不知道,杨专家也没说。”

“那……报纸上杨专家还说了点啥?就给咱们过日子有关系的?”

“后面的我也不太懂,什么金本位,银本位的。哦,还说了一点,这是批评这本书的,说那个书的作者乱出主意,咱们国家本来就缺黄金,还让老百姓购买黄金保值。”

“人没说错啊,黄金啊,那朝那代,不是稀罕玩意儿?咱要有那钱,也得去买黄金藏着。”

等问清母秀才报纸上的那个杨专家说的都没了,一院的人就开始议论起这个物价来。老娘们儿尤其操心,谁家没个老小?这吃饭穿衣那个年月都是大事,都在讨论是不是得囤点东西了。

类似北都这个四合院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发生着。通讯再不发达,几分报纸还是可以看得到的。

包括《群众日报》在内,全国众多大报纸,都刊载了关于《货币战争》这本书的评论。这原本是尚文远安排好的一种新书推广方式。从蒲大伯反馈回来的意见来看,效果还都不错,至少全国新华书店蜂拥而至的订单,就很说明问题。

但出乎尚文远的意料的是,书眼看是畅销的节奏,看着50万册的销量,甚至更高都不是问题。但紧跟着这本书的,那些专家、学者关于货币的评议热潮,由此而引发的全民物资抢购、黄金抢购风潮,却是把整个双江社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把这本书的作者,山里巴人,推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

我本将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尚文远的一番善意,却被拐到另一个方向,惟能叹曰:时也!

;

最新小说: 杀猪娘子 养子养女 曝光动漫世界,从少年骇客开始! 同时穿越:我居然是被白嫖的那个 精灵:我的治愈系渔场! 人在大庆,悟性逆天,创核武长生 公关老公的马甲藏不住了 人在星际,我种土豆种出梦幻星球 四合院:垂钓诸天,权掌天下 食戟:开局截胡薙切蓟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