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大书商 > 第七十三章 商议

第七十三章 商议(2 / 2)

“这是刊号申请?”不确定的问了句,宁长河也不问蒲老大了,直接改问尚瑞达了,“别卖关子了,老三,你来说,你看老大那得意样。”

“没错,就是杂志刊号申请。”尚瑞达笑着回答道,“这次到北都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了。”

“不是,你们就怎么想着要申请办杂志了?”宁长河越听越糊涂。

“哈哈,好了好了,等我慢慢给你说,看把你给急的。”蒲老大把那一叠表拿了回来,放办公桌上。

这才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说明白。说完了,才望着宁长河问道:“老二,这是不是大惊喜?哈哈,我跟你说啊,这次我和老三,是拼了老命,在老领导那立了军令状。要办不好这三份杂志,你哥哥我和老三,估计得被老领导抓北都去,晾前门楼子上风干,做成人肉干。”

“你这惊喜太大,容我缓缓,心脏受不了。”宁长河听得眉飞色舞,直接忽略了蒲老大后面的话。大口喝了两口茶水,才说道,“我的个天,我说老大、老三,你们是咋想到办杂志的?老领导就这么同意了?”

“我们怎么想起来的,后面找时间,慢慢再说。但现在你得听老三的,构思都是他在弄,他最清楚。”蒲清泉斯条慢理端起茶杯,一句话就把问题扔给了尚瑞达。

“好好好,先听老三的,我倒是对你们怎么唬弄老领导的,比较感兴趣。”

“咋就是唬弄,我们这是深思熟虑好不好?”尚瑞达笑着调侃了几句,这才把自己先前在北都给钟文龙的那些思路,完完全全的摆了出来。

宁长河听完,也是无语。

看来罗书林他们几个,给自个这三弟叫的“尚妖”绰号,还真是名副其实。

做好一份杂志,定位很关键。找不准在市场的位置,要么陷入同质化竞争,跟人刺刀见红,从血路中冲出一条道来,要么就是生僻冷门,无人问津。

而眼下听到的是什么?是基本完整的杂志定位阐述,而且还是三份!

宁长河暗自比对了一下目前市场内发展得比较好的几份杂志,对老三的钦佩之情更甚。不由很是期待,如果真的把三份杂志办起来,双江社又会是怎么一个光景?

尽管蒲清泉要求,三份杂志申请及相关计划书,宁长河要全力配合。但最终两位哥哥,还是觉得能者多劳,计划书还是交给老三尚瑞达来做,他们俩只负责申请资料准备和前期工作筹备了。

申请资料填写,这个费不了多少事,精力主要还是在前期工作筹备上。

首先当然是团队组建,三份杂志,必须要划分出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因内容定位的差异,编采、市场运营都会不同,人员要求也肯定不一样。

在不影响出版社主业的情况下,还必须让三个部门的人员,尽快到位,这工作难度不小。

什么人,有什么能力,放在什么合适的位置,这就是两位哥哥操心的事情。

其他包括办公场地,办公室设施,相对来说,还要简单些。

最麻烦的,还是申请单位的组建。

挂在出版社下面,还得是事业编辑,光解决这个编制就不是容易事。最重要的是,按照钟文龙的提醒,要解决尚瑞达的身份问题。

可能有钟文龙的招呼,双江省会卖他一面子,不会卡着不办或者拖延,但报批手续就很让人头疼。

这比尚文远预想的,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与出版社合作的模式,显然申办某某政策研究室这种要好些。

涉及公、私合营,不说现在的国情气氛,单单审批手续就很麻烦。

成立一家政策研究室,以这个研究室的名义,申办杂志,运营上,与双江社合作经营,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研究室的名字,三兄弟商量了一下,最后蒲清泉拍板:既然是改革么,干脆胆子大点,搞国字头的,就叫中国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研究室,简称国策室。

名字听着挺大气,也很符合目前的国内形势,宁、尚两兄弟也没意见,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还得确定合作模式,运营模式。简单点说,就是谁来操盘,利益如何分配。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现在一是一,二是二的说明白了,可以免掉后面的很多混淆不清,也可以把暗藏的矛盾化解掉。

蒲清泉就问尚瑞达,在运营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对这个问题,尚文远早在北都,就给老爸解释清楚了。现在蒲清泉问起,尚瑞达回答起来,自然是胸有成竹,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既然是以国策室的名义,申请的三份杂志,那么在明面上,就得是国策室独立经营核算。

按钟文龙的意思,国策室是不能享受相应的国家财政补贴的,给了你三份杂志,还要管国家伸手,那也说不过去。那就自负盈亏,法人、财务账户,一一比对公司化经营。

双江社作为国策室的直接领导机构,在国策室占30%的比例股份,在人事、财务和日常经营上,有建议及监督的职责。

股份制还是个新鲜事物,目前全国也就七月份,在北都新成立的那家北都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开了个先例,双江省这边完全还没听说过。

等尚瑞达把这种合作模式提出来,蒲、宁哥俩听着就挺新奇。

等尚瑞达把股份的涵义说清楚,蒲、宁二人就明白了,不过心下有点疑惑,为啥不是双江社占大头?而且只占了30%?

看着两位哥哥疑惑的神情,尚瑞达就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就把儿子的那套话拿了出来。

解释说,就好比一个家庭,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得有个说话做主的。都平起平坐了,那谁听谁的?还不得闹出矛盾来。

国策室作为三份杂志的具体承办单位,必须得自己说了算。如果出版社占了大头,那国策室就完完全全就是出版社的下属机构了,这在管理上是很不利的。

尚瑞达也把话说得很白,说你二位哥哥在出版社的领导位置上,不用说,肯定是支持小弟工作的,轻易不会指手画脚。但你们不能一辈子都占着这个位置,如果后来的领导,万一起了什么心思,那不得把国策室给折腾散架了?

至于30%的比例,尚瑞达又解释道,实际上国策室只占51%,因为涉及到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所以要占大头。至于剩下的19%,是想着万一有另外的合作伙伴,预留出来的。

看蒲、宁二位还不明白,就直说了,这19%,是给两位哥哥,还有钟文龙留的。当然不是直接给三位,而是挂在蒲清泉儿子蒲兴,宁长河儿子宁秋,钟文龙儿子钟道安身上的。

蒲、宁哥俩这才明白,相顾一看,俱都点点头,拿起茶杯,冲尚瑞达一举:好意领了,先干为敬。

;

最新小说: 裂缝 我开阴阳客栈,关你张麒麟屁事? 悟性逆天,开局研发爆弹榴莲 我:铁匠吊打大天使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综漫日常:超能力每月刷新 重生祁同伟,大狙崩亮平 华娱从代拍开始 糟糠妻穿书先退婚,权臣等着娶她 公关老公的马甲藏不住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